宗白华

宗白华
  • 姓名:宗白华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常熟虞山
  • 出生日期:1897年12月22日
  • 逝世日期:1986年12月20日
  • 民族族群:

宗白华(1897年12月22日—1986年12月20日),中国现代美学家、哲学家、诗人。近现代常熟虞山人。原名之櫆,字伯华,以笔名行,雅号“佛头宗”。宗嘉禄子。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发表首篇研究叔本华的哲学论文,参与筹建少年中国学会。次年当选评议员,编辑《少年中国》月刊,发表《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并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编辑、主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工读互助团,并与郭沫若、田汉合著文艺通讯集《三叶集》,后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学习,次年转入柏林大学,主修美学、历史哲学,参与发起中德文化研究会。1923年出版新诗集《流云》获盛誉。1925年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哲学院副教授。1928年改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30年兼任系主任、中央大学训育委员,并被教育部聘为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肄业生甄别试验委员会委员、哲学系课程及设备标准起草专家,还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国际笔会中国分会。1932年参与发起成立教育部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任执行委员,次年被《中国电影年鉴》编纂委员会聘为特约编辑,为中波文化协会会员。曾与周辅成合编歌德系统研究论文集《歌德之认识》,被誉为歌德研究专家、美学权威。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德学会,次年兼任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美术研究会专门委员。1937年当选中国哲学会常务理事,兼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编辑委员。抗战爆发后随校迁至重庆,1939年与商承祚、梁思成等组织中国艺术史学会,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任教。1952年自南京大学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学会理事。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美学大师。早年与邓以蜇有“南宗北邓”之称,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与朱光潜齐名。曾与洪谦等合译《感觉的分析》。译有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海涅生活与艺术》等。著有《艺境》《美学散步》《宗白华全集》等。

宗白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漂泊的记录

漂泊的记录

短篇小说集。胡也频著,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旧中国一切愚昧、落后、野蛮、残杀的社会生活图画。这些作品的可贵在于尖锐地提出并揭露了畸形社会中的严重问题,为旧中国的畸形面作了真实的写照。有反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于中国人民的残酷的剥削和血腥的镇压的;有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对于人们思想的毒害的;有揭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国民性”的堕落的;还有从病态人物的变态心理去写出社会的畸形的等等。

原幼心法

原幼心法

《原幼心法》共3卷。上卷主要论述孕产及小儿养护所应注意的问题,中卷及下卷以证为纲,将小儿病自幼及长分成27门,每一门又分别论述病因病机、四诊用药、治则治法,并据证定方。书中还采用诗歌、赋形式,并附有图谱,使全文形象易懂,便于记诵。全书方论证治完备,广征博引,间述新见,于治则治法论述颇多。该书具有下述特色:推原本始,重视胎教;以证类方,论述颇多;治法多样,重视外治;广征博引,图文并茂。

悟真篇正义

悟真篇正义

道教内丹修炼典籍,清董德宁对宋张伯端的《悟真篇》所作的注,三卷。民国守一子《道藏精华录一百种提要》对该书非常推崇,其言:《悟真篇》是张伯端所著,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后人纷纷释注,遂致惑乱真机、邪说横行,世传有薛(道光)注者,也总是伪诧,故著者数十家,尽是求明反晦,迨至清乾隆戌申元真子董(德宁)君,始将所得玄秘,详注于《悟真》之中,而阐其幽微,咸归正道,名曰《正义》,乃专言内丹之道,与《参同契》互相发明,斯张君(伯端)之本旨以显,学者宜精究而熟研之,则自可达其真际而不致认贼为子。该书的结构为:卷上对《悟真篇》中的十六首七言律诗进行注解,卷中对其中的六十四首七言绝句进行注解,卷下对其中的一首五言四韵、十二首〈西江月〉、又一首〈西江月〉、五首七言绝句及几首歌赋进行注解。注者董德宁认为:五言四韵一首乃总述药物作用,以及结丹功效;十二首〈西江月〉多是对修炼金丹进行注解;又一首言金丹的〈西江月〉之文气与《悟真篇》不同,且在张伯端的原序中,只言〈西江月〉十二首,今有其十三首,疑是后人所添;五首七言绝句虽言旁门之学,以及修性之徒,但无甚深奥之义。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叙述传授洞神经箓之科仪。书中首先论述洞神部经箓源出始末,并列举其篇目,据称洞神部经箓包括《大有箓图三皇文》、《八帝妙精经》、《玄变经》、《神化经》,以及《三皇斋仪》、《三皇朝仪》、《三皇传授仪》等书,共十四卷。本篇即洞神部第十四卷《三皇传授仪》。书中又详述传授洞神部经箓之仪法,包括开真官箓、授法位、师称法位、十二愿、复炉、吟游神颂等程序。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诗话。北宋王直方撰。六卷。此书名称各家称引颇不一致,或称《王立之诗话》、《归叟诗话》、《兰台诗话》、《诗文发源》,此外尚有称《王子立诗话》、《王子直诗话》者。多杂录北宋苏、黄、王等人作诗佚事及论诗之语。郭绍虞《宋诗话考》云:“书中述事处多,论诗语少。即论诗之语,亦以转述他人者多而自得者少。”其中误漏者亦在所不少,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赵令畤《侯鲭录》、张邦基《墨庄漫录》、吴曾《能改斋漫录》、洪迈《容斋随笔》、陈鹄《耆旧续闻》、陈岩肖《庚溪诗话》于其皆有纠补。然是书在宋诗话中为较早出者,直方所交游,又多当时名流,故其所录,亦有足资参考者。初著录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为六卷;《遂初堂书目》亦著录然不言卷数。明以还,已不见诸家著录。考宋曾慥辑《类说》所收是书仅一卷,已为删节之本,知是书早已遗佚。郭绍虞乃从《类说》、《苕溪渔隐丛话》、《诗话总龟》、《修辞鉴衡》等书中辑出凡三百零六条,收入《宋诗话辑佚》中,可见其貌。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