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德祥

萧德祥
  • 姓名:萧德祥
  • 别名:名天瑞,号复斋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杭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萧德祥,名天瑞,号复斋。杭州人。《录鬼簿》将其归入“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一类(见天一阁本、曹本,《说集》本、孟本未录其人),则他的生活年代,与《录鬼簿》作者钟嗣成大致同时,具体生卒年已不可考。他在从事戏曲创作的同时,还以医为业,其他事迹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曾引元代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六《读书堂记》并王礼《麟原后集》卷六《存竹堂记》,二记均言及萧德祥从医之事,尤以后者言之甚详,云德祥五世祖萧子信以医为业,淡然于世,而“德祥又能继其志,明于医理,远近疾病者咸归之。……初仕广州惠民药局提领,迁韶州医学教授,以寿终于家。平居惟延师教子为先务,世虑淡然。虽出入权贵之门,未尝干以私”。但此萧德祥系庐陵人,与《录鬼簿》所载“杭州人”有出入,与曲家萧德祥是否一人,尚存疑问。又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元代曲家同姓名考》引《苏平伯文集·翰林应奉唐君墓志铭》,元至正年间有萧天瑞,任都事。但也不能确认即曲家萧天瑞。萧氏生活在元后期南方地区,不仅创作杂剧,还开始创作南戏,天一阁本、曹本《录鬼簿》称其“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戏文”,贾仲明称他“武林书会展雄才”,透露了他曾加入撰创南戏剧本的书会组织,当是较早参与南戏创作的一位较有影响的剧作家。曹本《录鬼簿》于其名下录《小孙屠》一目,《永乐大典》又存有同名戏文。所以,现代研究者对《录鬼簿》著录的他的剧目是杂剧还是戏文意见极不统一。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不载萧德祥,而以之入《宋元南戏全目》。王钢《录鬼簿三种校订·前言》认为:“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位南曲作家,所作剧目五种是戏文而非杂剧。”徐调孚《现存元人杂剧书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则均归于杂剧。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认为:尚无确实的证据,证明此五剧确是萧作南戏;《录鬼簿》所列剧目有许多与南戏同名,但一般都认为是杂剧,此处似应也不例外;钟嗣成破例的可能性较小。其戏曲作品今存杂剧《杀狗劝夫》一种,戏文《小孙屠》一种。萧氏散曲,今亦不存。

萧德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吴朝请集

吴朝请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吴均撰。《梁书·吴均传》称,所著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吴均集》二十卷,两《唐志》并同,似唐前犹完好无损。其实不然,《郡斋读书志》(衢本)卷一七著录《吴均集》三卷,谓“唐世搜求,止得十卷,今又亡其七矣”,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据此判断晁氏所见《唐志》作十卷,今本作二十卷乃后人依《隋志》妄改。北宋《崇文总目》著录《吴均集》正作十卷,可为唐本十卷佐证。《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此又说明南宋郡斋所见三卷本亦当有诗无文。宋本已不传,今存明人辑本,主要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三卷,不过抄撮《艺文类》、《初学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成为一编。又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合燮辑为一卷,凡赋和杂文十三篇、乐府三十首,诗六十七首。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书中有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时所作诗60余首,对研究其时西域情况和成吉思汗西征之事,具有参考价值。有《四部丛刊》影元钞本、《渐西村舍》本、中华书局版谢方点校本等。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照耀幽夜」。修持孝道者,可离生死、暗障、饥寒等怖畏,即身成道,升入无形;而不守孝道,则沦下地狱,轮回不已,永无出期。又称下世明王以孝治天下,可使家国太平,八表归一。乃至于百病不生,众毒不害,草木不枯,风雨以时。田蚕丰收,诸瑞呈祥。

世无匹

世无匹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分风、花、雪、月四卷。无名氏撰;题“古吴娥川主人编次”。每回后有题“古吴青门逸史(或青门逸客)”的点评。又有学憨主人的《世无匹题辞》。有坊刻本流传。此书为《生花梦》的二集。第一回有类似话本入话的一段文字,写江宁秀才权一庵忘恩负义,终遭报应的故事。正文则叙述明初干白虹救危济困和陈与权以怨报德的经过。广东南雄干白虹性格豪迈,仗义疏财。一日雪中救活冻馁几死的淮南书生陈与权,并供他读书,成家,为他花费万金捐买监生、举人,又因替他报仇而自遭流放。但陈与权不思报答,反而趁干白虹流放在外,赶走其妻金丽容和幼子干浚郊,侵吞了干家的全部财产。浚郊成年后千里寻父,在京应试,进士及第。又赖干白虹义弟曾九功之力惩办了陈与权。干氏父子得以还乡,合家团圆。作品通过干、陈二人的恩恩怨怨直写人心善恶和世态炎凉,以达到“使人勇于为义,速于去非,知善之可嘉,恶之当改,人人做个忠厚长者”(第一回)的劝戒醒世目的。尽管小说对世情的描写还失之肤浅,但在艺术上确有可观之处,尤其在人物刻画上,时有生动、形象之笔。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全书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组成。内容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荟萃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1592年被译成西班牙文,手抄本于1595年被带回西班牙献给王子斐利三世,现收藏于马德里西班牙国立图书馆。后来《明心宝鉴》又流传到中国近邻国家,6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在韩国,它是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大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接受医女训练的时候,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明心宝鉴》。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三卷,梵字,汉文标题,日本本初密门题记,亮瑞题记,编号九八三B。至元作唐梵相对孔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