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清

- 姓名:赵一清
- 别名:字诚夫,号东潜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仁和(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709年
- 逝世日期:1764年
- 民族族群:
赵一清(1709年-1764年),清代学者、诗人。字诚夫,号东潜。仁和(浙江杭州)人,赵昱之子。国子监生。曾受学于全祖望。赵一清自幼博览群书,尤嗜地理。郦道元著名地理著作《水经注》自宋以来的研究,错讹甚多,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水经注释》、《水经注刊误》的撰写。他旁征博引,钩玄发微,作了大量订讹辨误工作,使这两部书成为当时诸多《水经注》校本中最为详实的版本。他有关历史地理方面的著述,能循流溯源,提出颇有见地的观点。他的诗作带有较为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如《会稽道中》:“收拾棋枰与酒铛,溪山到处眼偏明。雨来梅子黄时候,人在山阴镜里行。款款行舆经野渡,朦朦云气抱孤城。何缘得遂田居约,草服黄冠作耦耕。”写得清淡、超脱,明快流畅,富于情趣。著有《东潜诗稿》、《东潜文稿》。
赵一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龙传
叙述刘墉之孙参劾国戚黄士功兄弟,道光帝微服私访的故事。
黄氏补注杜诗
唐诗别集。36卷,外集2卷。杜甫撰;宋人黄希集注,黄鹤补注。又名《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或《集千家杜诗补注》。黄希字仲得,又字梦得,号师心,宜黄人。乾道二年(1164)进士,曾官永新令。黄鹤字叔似,号牧隐。黄希之子,布衣。《四库全书》收录此书,其《总目》说:“希以杜诗旧注每多遗舛,尝为随文补辑,未竟而殁。鹤因取椠本集注,即遗稿为之正定。又益以所见,积三十余年之力,至嘉定丙子始克成编。”收诗1400多首,“按年编诗,冠以年谱辨疑,用为纲领。而诗中各以所作岁月注于逐篇之下,使读者得考见其前后出处之大致。”书中所列注家姓氏,实际只有151人。注中征引则以王洙、赵次公、师尹、鲍彪、杜修可、鲁訔诸家之说为多,其他亦寥寥无几。当时所称“伪苏注”,书中也加以采掇,说明它是在原有的坊间千家注本的基础上广而补之,因而往往有牴牾不合,穿凿附会之处。但不失为现存宋人注杜中之较为存真者。《四库全书总目》说:“然其考据精核者,后来注杜诸家亦往往援以为证。故无不攻驳其书,而终不能废弃其书焉。”现存有宋刻本,前载宋人吴元集录传、序、碑、铭、诗、记及黄鹤自订年谱、辨疑等。元刊有至元十九年(1282)麻沙翻刻本,至元二十四年(1287)刻本。宋元以后,未见印本。《四库全书》收录时题名《黄氏补注杜诗》,只36卷,卷前无吴元集录的传序碑铭诗记及年谱序跋等。
清波杂志[四库本]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周煇撰。十二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续古逸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常见本有《笔记小说大观》本。因为作者当时寓居杭州的清波门,故名其书为《清波杂志》。作者自序中说, 这些“杂志”是晚年回忆年青时的见闻的产物: “煇早侍先生长者,与聆前言往行有可传者,岁晚遗忘,十不二三,暇日因笔之。”故所记多为北宋末、南宋初的事。内容很杂,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艺术、 建筑、 衣饰、名胜、民风等多种方面,而以政治人物的言行所占比重最大。书中所记苏轼材料既多,评价也高,对王安石则颇多微词,可见作者的政治倾问。与作者同时代的张贵谟序中称赞此书“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遗者”,章斯才的跋则说:此书“议论所到,有前辈不曾言”,当为“不朽”。可能指的是他对项羽、唐太宗的批评(卷四)等事。
诗演义
梁寅撰 梁寅 (1309—1390),元末明初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字孟敬。世业农,家贫力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在礼局中以讨论精审为众所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曾谓“清、慎、勤”为居官三符。著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周易参义》、《石门集》等。其《诗演义十五卷》推演朱子诗传之义,故以演义为名。前有自序,称此书为幼学而作,博稽训诂以启其塞,根之义理以达其机,隐也使之显,略也使之详。其书浅显易见,切近不支。元儒之学,主于笃实,犹胜虚谈高论,横生臆解者。今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诗类》。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一卷,曹魏康僧铠译。
阿毗昙毗婆沙论
凡六十卷。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异译本。依道挻所作之序载,本论旨在注释八犍度,初译成百卷,惟以北魏太武帝攻破北凉之故,经书、什物皆烧毁,其后零落收拾而仅得六十卷。六十卷中唯注释杂、使、智等三犍度,其余五犍度均已逸失。后世称此论为旧婆沙。新译本则为唐玄奘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清波杂志[四库本]](/d/file/books/d4db54ac8afc250aefa958ed18dd657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