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恩

- 姓名:米尔恩
- 全名: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2
- 逝世日期:1956年
- 民族族群: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年),英国幽默家、剧作家、四本著名儿童作品作家。四本名著是诗集《我们正年青》 (1924)、《现在我们六岁》 (1927),两本故事书 《温尼·普》 (1926) 和《普屋角边上的房子》 (1928)。
阿伦是最小的孩子,在他孩提时,父母就感到他在童话方面最有作为。小时候,阿伦爱读《列那狐》、《雷摩叔叔》、《朱迪婶的杂志》。他和哥哥给《好朋友》和《儿童报》写稿。他们都获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学校奖学金。阿伦当时只有11岁。这是空前的。他们在为威斯敏斯特学校杂志撰写诗歌方面进行合作。
在威斯敏斯特阿伦开始写一些轻松的诗歌和幽默散文时,他受到伦敦《笨拙》的一位编辑人员的注意。他决定从事写作事业。
他的第一篇被采用的文章是一个滑稽剧《谢罗克·霍姆斯》。这给他带来了希望。24岁时《笨拙》杂志聘请他当编辑助理,他的宿愿实现了。他说:“我非常年青,非常快活,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我喜爱我的工作;我不喜欢干活……我喜欢听到有某位态度严肃的伟人喜欢读我的上次写的文章。”他为《笨拙》工作了四年之后,晋升到颇有名气的编辑职位。在那,他一直工作到1914年战争爆发。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他所崇敬的巴里的鼓励,米尔恩开始抽空写剧本。1916年他和妻子合作写成儿童剧《从前》。该书仿照萨克雷的《玫瑰和指环》和兰的《普利基欧王子》的笔调,写得幽默、精细。该书最初于1917年发表,于1925年再版。1920年他的剧本《皮姆先生由此经过》在伦敦获得成功。
后来罗斯·法尔门—— 《笨拙》的投稿人要求米尔恩为她还在编辑的新儿童杂志《逍遥游》写些东西。他躲进一个亭子用12天的时间写儿童诗,每天写一组。回到家乡,他又增加了许多诗,足够一本诗集。并允许一些诗歌提前在《笨拙》上发表。《笨拙》的经常插图者E.H.谢帕德作为最佳人选被挑选为该书的插图者。该书一出版即在英美成为畅销书。《我们正年青》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之后的十年里销售了50万册。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米尔恩的一些单篇童话在一些杂志上发表。《兔子王子》发表于1924年,《不能笑的公主》和《绿色的门》发表于1925年。同年发表了《儿童画廊》。第一本故事书《温尼·普》于1926年出版。接着他在1928年出版了《普屋角边上的房子》。在这期间,他又出版了诗集《我们现在六岁》(1927)。
1928年之后,米尔恩就没有再创作儿童书。他不能重复自己的东西。1929年他把格雷厄姆的始终是处于一流作品地位的《柳林风声》改编成儿童剧,取名《癞蛤蟆厅里的癞蛤蟆》。他还创作了两本小说《两个人》(1931)和《奇洛·马尔》(1946)和许多杂文及序言。后来他把这些东西汇集成书。但是自从《普屋角边上的房子》之后,他没有什么名著问世。
米尔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木片集
《木片集》为周作人后期散文的代表。题材上延续之前怀人忆旧、名物风俗、草木虫鱼等主题,忆《语丝》成立因缘,蔡孑民、钱玄同等老友故事,谈希腊神话、南北点心,分析农历与渔历、避讳改姓,甚至蝙蝠和猫头鹰、乌鸦和鹦鹉这样的题目也能惬意谈来。但不再作长篇大论,也减少了对古文的大段抄引,仅以短章,娓娓道来,简洁明快,时有谐谈。一如其在八十自寿诗中所言:“剧怜独脚思山父,幻作青毡羡野狸。对话有时装鬼脸,谐谈犹喜撒胡荽。”
云烟过眼录
又有作《烟云过眼录》。书画著录。四卷。宋元间周密撰。考其所收之人,当成书于入元之后。该书杂记撰者所见古器、书、画等,其中又以书画为多。不记时间,各以藏家为纲,纪其品目,又偶有简单之说明,如“智永真草千文,徽宗题,有‘宣和’、‘政和’印,‘永兴军节度使”印,‘韩侂胄’印。”“王右军与桓温荐谢玄帖真迹,用茧纸书,字轻清,不类右军,后有驸马崔璀跋,杨和王故物也。牡丹锦标首,俨然着色画,盖宣和法锦也。”这些记录不仅对研究当时所见书画、古器有极重要价值,也说明了当时绘画、落款等的具体情况,且为鉴定古代文物提供了参照。又记焦达卿敏中所藏“唐孙过庭《书谱》上下全,徽宗渗金御题,前后‘宣和’、‘政和’印”,可推知当时《书谱》存有的现实情况。书中所记除“宋秘书省藏”一节外,多为入元后私家所藏,计有书画收藏者三十五家,所录各家画计五百四十九件,书法碑帖三百七十六件。于当时著录书画之风气倘未盛行时,该书当有很大的资料性价值。《四库提要》曾谈及其中不足在于物件只略甲乙,而无甚考证。周密另撰有《志雅堂杂抄》,也为书画著录著作,多记年月日,是其自至元廿六年(1289年)至三十一年(1294年)间所见藏家古物书画,两书体例不一,但所记之物件大致相同,可资参校。该书有《学海类编》本、《十万卷楼丛书》本(作二卷)、《美术丛书》本与《画品丛书》本等。
海内十洲记
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材料,其中对于绝域异物,也不无生动有趣的描写。《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托名为朔作品。
明诗综
明诗总集。一百卷。清朱彝尊编纂。此书辑录从明初到明末(包括明遗民)三千四百馀人的作品。明代诗歌创作凡三变:永乐前后的台阁体;正德、嘉靖、隆庆之间的前后七子;此后的公安、竟陵二派。明末清初明诗选本往往出入三派,有所偏袒,而此书之编纂意在纠正其谬,取材广泛,“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期不失作者之旨。明命既讫,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焉”。“庶几成一代之书,窃取国史之义,俾览者可以明夫得失之故矣”(见自序)。书中涉及明代政治、社会情况的作品收录了不少,可是在收录明末抗清烈士富于战斗性诗篇时仍有忌讳,瞿式耜、张煌言、夏完淳的代表作品都未录入。另外朱氏对后七子及公安、竟陵二派贬斥太甚,李攀龙只选了十八首,其七律七绝佳作多未采录,徐中行、吴国伦律绝俱佳而入选更少。袁宏道佳篇秀句,多有刊落,钟惺、谭元春竟目为“妖孽”,全没其真,有失公允。其他如误收、失收,失于考订之处亦屡有出现,还有任意删削原作、为古人改诗之处,这些皆为此书之病。但此书仍是大醇而小疵,它基本上反映了明诗概貌和各个诗派发展变化情况,入选作品也以佳作为多。有康熙白莲泾原刊本和乾隆六峰阁刊本。
春秋长历
十卷。陈厚耀撰。杜预作《春秋长历》,陈氏认为杜书疏失过多,固作此书以补杜氏《长历》。此书共有四部分。一是《集证》,备引《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元史》之《律历志》以及《左传》孔疏、赵汸《春秋属辞》、徐圃臣《天元历理》、朱载堉《历法新书》诸说,以证推步之异,其中引《春秋属辞》载杜预论日月差谬一条,为杜注孔疏所无,亦不见《永乐大典》;又引《大衍历义·春秋历考》一条,亦为《唐书·律历志》所无,皆为珍贵资料。二是《古历》,以古法十九年为一章。一章之首,推算周历正月朔日冬至。前先列算法,后以《春秋》十二公纪年,横列为四章,纵列十二公,作成年表,以求历元。陈氏发现,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之差别主要在岁首确立之月份不同,而年月日之规定与划分却基本一致,皆是一年日,一月29日,十九年置七闰,同为古四分历。据此推得鲁所使用之周历,以冬至为正月朔日。陈氏按四分法列出年月日,为鲁国十二公排出一清晰之年表。三是《历编》,依据杜预《长历》之佚文,列出《长历》所推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四是《历存》,依据其对古历之考证定出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与杜说两相对照。陈氏推得鲁隐公元年正月庚戌朔,与杜氏《长历》所推算之辛巳朔相差一月。杜氏以经传干支排列推算,得出隐公元年之前一年失一闰之结论,陈氏认为杜氏所推与《春秋》经传之干支及日食不合,考证隐元年之前一年非失一闰,而是多一闰,因而退一月,定隐公元年庚戌朔。杜预《长历》所使用之方法是以干支排列,比较原始,而陈氏精通历法,又能参考前人之研究成绩,故所推较杜氏精密,不仅能补杜氏之阙失,亦能正其讹舛。陈氏此书所使用的考据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其后研究《春秋》历法之学者,如成蓉镜《春秋日南至谱》、罗士琳《春秋朔闰异同》、王韬《春秋历学三种》、盛百二《春秋日食考》等皆受其影响。现存《续经解》本,孔氏微波榭刻本。
大乘方广总持经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佛将涅盘,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量,因说弥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国净秽之别,又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萨不得谤他菩萨,其罪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