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龚诩
  • 姓名:龚诩
  • 别名:字大章,号莼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382
  • 逝世日期:1469
  • 民族族群:

龚诩[xǔ](1382~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莼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其父龚詧明太祖洪武(1368—1398)间官兵科给事中,以言事忤明太祖意,籍其家,谪为五开守卒。诩遂隶军籍,年十四补为戍卒,调守金川门。朱棣率燕卒南下篡位,破金川门,翊大哭遁去,夜走任阳,寄于马、陈二氏之家,藏匿二十馀年,遍读二家所藏书。禁稍解,则卖药授徒,颇有名于时。巡抚周忱两荐为学官,坚不应,有田三十亩,艺豆麻以自足,咏歌适志而已。卒年八十八,门人谥曰“安节先生”。龚氏非词章之士,其诗以直摅胸臆为主,诗风介于长庆、击壤之间,便于诵读,伤于浅易。如“远慕渊明自把锄,从渠时辈笑迂夫。生怜花鸟如儿女,酷爱溪山似画图。不饮幸然无酒债,好吟常自负诗逋。年来尚觉疏狂在,折简应知未易呼。”(《漫成》)由此可见其诗风一斑。其诗文收入《野古集》,此集乃其八世从孙龚挺所刻,刊于思宗崇祯(1628—1644)间,收入《四库全书》。其裔孙龚绂为撰《安节先生年谱》一卷,《明史列传》卷二○有传。

龚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五峰集

五峰集

宋代诗文别集。5卷。胡宏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载此集5卷,又称有“别本不分卷”。清代修《四库全书》辑入1种5卷本。卷1为诗106首,卷2为书78篇,卷3为记、序、行状、墓表、墓志铭、哀词、题跋、札子、祭文、上梁文、论史等杂文44篇,卷4为《皇王大纪论》80余条,卷5为《易外传》、《语指南》、《释孟疑》3种经义之作。卷端载其门人张栻序。据张序说,此5卷本乃作者季子胡大时编集,“先生非有意于为文者也。其一时咏歌之所发,盖所以纾写其性情。”而其他述作“又皆所以明道义而参异同,非若世之为文者徒从事于言语之间而已。”《四库全书总目》则称他“能萧然自远,蝉蜕于权利之外,其书词婉而意严。”除5卷本外,北京图书馆尚藏有清抄3卷本。

外科传薪集

外科传薪集

外科著作。清马培之撰。一卷。培之有《纪恩录》已著录。是书载方二百一十余首。皆述其主治、药物组成、剂量、药物炮制和用法。所载方剂,除马氏自拟方外,兼采成方及民间秘方、验方。末附“许恒君传用法”。培之医学造诣颇深,内外俱精。所载方剂,疗效颇佳,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有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留东外史

留东外史

章回小说。近代向恺然著。十集一百六十章。叙湖南湘潭人周撰,幼失怙恃,为叔父收养。早年骗得同学杨某推荐信,成为官费留日学生。回国后,任岳州镇守府副官。由于不务正业,被镇守使免职。周设计再次以官费留日,结识一伙歹徒无赖,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后投靠袁世凯,充当特务。同乡会憎恶其行径,议决并报湖南留日学生监督处,取消其公费,勒令回国。周回国后作恶多端,被程潜以间谍罪枪决。作品意在“与恶党宣战”,在同类题材中,实属罕见。为鸳鸯蝴蝶派社会小说代表作之一,与李涵秋之《广陵潮》同负盛名。有民国五年(1916)上海民权出版部初版铅印本,至民国十三年,已印至第四版。近有1988年岳麓书社排印本。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秦翰才著。写成于1949年初,历时十几年,四易其稿,是首部系统研究左宗棠的专著。为撰写《全传》,作者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前人著作,引用书目多达360余种,在已有的左宗棠研究著作中,无能出其右者。为了查找史料,有一段时期,秦翰才先生在上海鸿英图书馆将《申报》从创刊号始至左宗棠逝世止十多年的报纸逐日翻阅一过,而书中引用的《申报》材料不过十数条。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极可称道的。总之,《左宗棠全传》足可作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的基石。《左宗棠全传》以治军理政为中心,全面评述了传主的一生事迹。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李净通编,全一册。此书为李净通居士,虽忝立大师门墙而未获亲炙,乃取大师《文钞》昕夕披览,惟词丰义博,未易猝解。乃掇其至精至粹之言,或意义同而下语殊胜微妙者,提要录为一编。惟所取者只限于文钞正续两编。后编者之友唐慧峻见稿,犹嫌未足,乃商请妙真和尚,取《文钞三编》之稿本,再采妙文,遂成全集文钞之精华。是集综《文钞》正、续、三各编,共得精要333则,按正编《嘉言录》编次,分立十科。并遂句详加标点,名为《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是书出版之前又经灵岩山了然、德森两法师遵照原著,详为鉴定,是书可为修净业而不克通读文钞者之良导。1952年冬圆瑛老法师为作《序文》,其中有:“师之《文钞》,虽处处指归,而人事倥偬,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则以李净通居士所编《文钞菁华录》尚矣。是书都三百三十三则,理显真常,语无重见,至精至粹,世解其俦。而居士重道尊师之心,尤所难能。吾知一卷风行,万流蒙益。正人心而辅郅治,其在斯乎!”可见圆老对此书评价之高。其编目可参见《印光法师嘉言录》条。

伏淫经

伏淫经

全一卷。西晋法炬译。此即中阿含行欲经。内容记述给孤独长者分别说明求财与受用之胜劣不同。此处之‘淫’,非指色欲,而指非法求财,荡然无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