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杰

朱世杰
  • 姓名:朱世杰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燕山(今北京附近)人
  • 出生日期:1249年
  • 逝世日期:1314年
  • 民族族群: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元代数学家。燕山(今北京附近)人。他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民间职业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曾“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在扬州讲学时,“踵门而学者云集”。他的《算学启蒙》(1299)是当时较为完备的数学教科书,从基本的记数方法、整数及分数运算、面积与体积计算,到当时先进的天元术,均包含于其中。书中的 “九归除法”与珠算中的九归口诀已经一致。他的《四元玉鉴》(1303)系统地论述了四元术、垛积术与招差术, 代表了中国传统代数学的最高成就。


四元术是宋元时期天元术的重要发展, 是可以处理多至4个未知数的多元高次方程组的一般方法, 包括多元高次方程组的建立,表示和消元方法。消元法是四元术的精华与核心。在西方,多元高次方程组的消元理论直到1779年才由法国数学家贝祖(Bezout, E’.)正式发表。


垛积术即高阶等差级数术和, 创始于沈括的隙积术。朱世杰深入研究了三角垛与四角垛两个基本的垛积系统, 其结果可概括为两个基本公式。


书中还研究了由三角垛与四角垛衍生出来的其他垛积系统。这些研究揭示了贾宪三角形(二项式系数表)的许多内在性质,朱世杰的工作,使垛积术成为中国古代数学中最精彩的内容之一。


招差术即内插法。隋刘焯、唐一行、元王恂先后研究过二、三次内插法,朱世杰全面总结了以往的工作,把垛积与招差视为 一对互逆的运算, 利用三角垛的结果建立了四次内插公式。从他的全部工作可以看出,他已经掌握了任意高次的内插公式, 即牛顿前向插值公式。


《四元玉鉴》是中国传统代数学的登峰造极之作。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Sarton,G.)对朱世杰的四元术评价说:“他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或许是中国数学最伟大的成就”,同时认为,《四元玉鉴》“是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朱世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法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杜尔凯姆的学术论著之一。副题为“澳大利亚的图腾体系”。 1912年出版,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人类最初的理智生活形式,它是一种集体表象,构成了原始人的知识系统,是原始人的宇宙学、 自然科学、*伦理学和哲学,而且还包括了道德规范、法律条文、文物制度、理想的社会模式乃至日常生活的小常识和风俗习惯等。宗教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信仰和崇拜, 前者是一种*集体心理,后者是一种既定的行为方式。宗教的本质特征是把社会生活分解为神圣和世俗两部分,它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找到所谓神圣之物,赋予其某种超越个人力量之上的神圣含义,进而在神圣之物的名下将社会的道德权威、共同理想、集体情感等超越个人权能之上而为社会所必需的东西归纳在一起。因而,宗教反映的是理想化了的社会现实。社会将每个人置于宗教的理想和期待之中,只是要每个人都信仰并崇拜社会本身。所以,宗教中的神和天国,不过是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象征。此外,该书还涉及到巫术与宗教的关系。作者认为巫术缺乏对神圣的信仰和有着例行仪式的教会这种共同社会以及其中的信徒集合体,因而与宗教有别。

梁谿漫志

梁谿漫志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后5卷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末卷颇涉仙鬼怪异。《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持论具有根柢,旧典遗文往往而在。”如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即为本集所不载。今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此本是以影宋嘉泰抄本与明刻本比勘而成,过去较为通行。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夏敬观校《涵芬楼》本以及《说郛》节选本。今有一九八五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一书乃唐宋纳音论命法之经典,专以纳音取象再配以五行生尅论命,为虚中法遗存,《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兰台妙选》所用纳音论命与明清子平法迥异,属於古法论命体系。目前普遍流传的版本为古今图书集成版《兰台妙选》,题 明「西窗老人」著。开篇即点明「原出琴堂.此专以纳音地支取象」。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二十回。不题撰人,首有觉道人序,觉道人或即作者。今存嘉庆九年(1804)刊合兴堂藏板本,作者殆亦乾嘉间人。书藏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书叙白花蛇修炼成精,奸污妇女,遭雷神击。转生为犬,复转生为妓,以应果报。旨在劝惩警悟。

重订西方公据

重订西方公据

凡二卷。清代彭际清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九册。全书摘录古德之教示及其劝说念佛往生之行业,并叙念佛之利益。书名公据,本于苏东坡曾佩阿弥陀佛画像一轴而曰:‘此轼往生公据也’一语。旧本仅一卷,略见杂乱,彭氏予以订正,加为二卷,而题曰‘重订西方公据’。计分起教大纲、净业正因、净课仪式、西方境观、往生功行、莲宗开示、往生现果等七章。其中之第四西方境观揭列接引、见佛二图,以助观力,并以九莲华标示九品往生之机类。第五往生功行,亦绘四莲华,以记诵经、忏悔、作福、普度之行业。第六莲宗开示,收善导之专杂二修说、临终正念诀、永明之禅净四料简等十一条法语。第七往生现果分为集验、书证二项,记录作者当时之见闻。

北山录

北山录

中国佛教论著。又称《北山语录》、《参元语录》、《北山参元语录》等。唐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十卷。神清(?—820),俗姓章,字灵庾。昌明(今四川彰明)人。少年时习儒典,多闻强记,工于诗文。年长投绵州(今四川绵阳)开元寺出家,致力于佛教经论史传的研究。后以辞章仕于大内,备受礼遇。晚年辞归故山,住梓州(今四川三台)慧义寺,以讲说著述为事。元和十五年(820)示寂。著作除《北山集》外,尚有《法华玄笺》、《释氏年志》等十余种。因寺居城北的长平山阴,故名“北山”。博综三教玄旨,而为著录,故称“参玄”(清初避康熙之讳而改“玄”为“元”)。为论书体,似周、秦诸子,以三字或二字为题,如“天地始”、“圣人生”、“异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