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

- 姓名:刘凤
- 别名:字子威,号罗阳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凤,生卒年不详,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子威,号罗阳。刘梅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二十六年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翌年奏陈有司丈量诸弊,有均田之名,无平赋之实,江南田赋富者转轻,贫者益重,得诏禁止。三十三年谪福建兴化府推官。三十七年升浙江湖州府同知,迁广东佥事,丁忧未赴。四十年补河南佥事,折狱明允,四十二年以恃才忤上被劾归。罢归,以老寿卒于家。晚好禅旨,为吴人推服。家有清举楼、厞载阁、枞庑,藏书数万卷,皇甫汸赠号蠹鱼弟子。勤学博记,诗文词赋兼工,称文苑耆宿,与杨慎、王世贞称鼎足。力倡复古而反对拟袭,改造吴中虚浮文风,力开新体。为文刻意奥僻,自为一家,列名四十子。校刻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及自著《刘侍御集》《续吴先贤赞》等。与周履靖、屠隆纂辑《赋海补遗》,与魏学礼唱酬有《比玉集》。纂辑《刘子杂俎》。另著有《释教编》《续吴录》《刘子威集》《刘子威别集》《刘子威杂稿》《刘子威全集》等。
刘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句曲外史集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 (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 (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等所称道。“雨诗文豪迈洒落,体格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生平诗文,曾手录成帙,但未及刊版,不传。明成化间,姚绶购得其稿。嘉靖间,陈应符始厘为三卷,校雠付刊。附有刘基所作墓志,姚绶所作小传。崇祯中,常熟毛晋复取马程闵元衢所录辑诗,为补遗三卷。附以同时酬赠之作。毛晋又与甥冯武搜得雨集外诗若干首,续刊于后。即今《四库全书》本。另有明末虞山志氏汲古阁刊元人十种诗本。元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初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句曲外史贞后先生诗集》,共五卷。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张邦奇序,谓其本之《仪礼》经传,参之蔡氏之说,历考古今制度,辨正百家之得失,以求合乎声气之元。今考是书,大端不失古法。书中颇有杜撰无稽之处,然其中亦不乏可采者。如《左传》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蔡元定谓五声之后二变不容为调,朱熹谓蕤宾以下不可为宫,是书则谓朱熹之说与《礼记》所云似有未合,故从元定。是书于朱蔡异同之法能够并列,参互详审,颇为不苟。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平倭诏
1592至1598年(明神宗万历二十至二十六年;朝鲜宣祖二十五至三十一年;日本文禄元年至庆长三年)间,由于丰臣秀吉发兵入侵朝鲜、觊觎大明帝国而引起的东亚区域性战争。是役大明因宗藩关系军援朝鲜。明神宗平定倭乱后,以此诏告天下,由此奠定了东亚三百年的稳定格局。
北狩见闻录
杂史。宋曹勋撰。1卷。勋于靖康二年(1127)二月随徽宗入金营,后又从徽、钦二帝北行,七月初自燕山遁归南京(河南商丘),乃撰是书记途中见闻以进。凡4,000余字,起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迄同年六月,末附徽宗轶事四条。所记徽宗播迁情状及金营见闻多属亲历,较他书得之传闻者可信,故《三朝北盟会编》多采之。有《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龙文鞭影译注
中国旧时的蒙学读物。明萧良友始编《蒙养故事》,后由杨臣铮增订,分上下卷,改名《龙文鞭影》。李辉吉等续编《龙文鞭影二集》两卷。均为四言韵文。书中所述人物、事件、历史典故及自然知识,起自太古,断于明末,依据经史,旁及笔记小说,广采博撷,摘英选粹,“使团扇之上卷千里烟云,咫尺之中有万里之势”,以使儿童掌握历史典故与自然知识。因“龙文,良马也,见鞭影而疾驰,不俟驱策”,所以取《龙文鞭影》为书名,比喻可使受教育者迅速掌握知识之意。该书自行世后,由于内容翔实,行文简洁,故能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今人吕孟申、岳超、张秀凤据清道光庚戍铁笔斋藏版《龙文鞭影》和光绪二十三年益元堂重刊《校补〈龙文鞭影〉》两个版本对照核查,订正谬误,用白话文详作译释,编写成《〈龙文鞭影〉新释》,又名《历史典故一千例》,于1986年1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
念佛镜
凡二卷。唐即道镜、善道共集。全称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以对比方式提出念佛门与其他法门,而鼓吹念佛一行。题名念佛镜,意在照明念佛行人,增益信心,断除疑惑。内分十一门,阐释念佛之名义、体德等。依次为:劝进念佛门、自力他力门、念佛得益门、已得往生门、校量功德门、校量斋福门、疑谤得罪门、誓愿证教门、广摄诸教门、释众疑惑门、念佛出三界门。此外,有关道镜及善道之传历不明,一般推测彼等为本文中常述及之大行和上之门人,约为贞元、元和时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