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子

王申子
  • 姓名:王申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元邛州今四川邛崃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申子,原名王申,字翼卿,号秋山。元邛州今四川邛崃人,在南宋中过进士做过官。一生大部时间隐居慈利州天门山, 授徒讲学。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南宋末年到元中后期。关于王申子,《明一统志》王申子,本邛崃人,号秋山。元季隐居慈利,注《大易辑说》《春秋类传》。言王申子号“秋山”,与《周易折中》同,他处未见。且一言王氏隐居之时当元朝末年,与下文考证元朝中后期,大体一致。《湖广通志》“直隶澄州志”袭《明一统志》旧说王申子,《明一统志》“本印峡人,隐居慈利,注《大易辑说》、《春秋类传》。”《元史类编》王申子,字翼卿,邓州人,寓居慈利天门山着《大易缉说》十卷。……皇庆二年,征为南阳书院山长,尚有《春秋类传》、《周礼正义》等作。言王申子尚有《周礼正义》,为其它史料未见,存疑。


朱彝尊《曝书亭集·王氏大易缉说跋》“《大易缉说》十卷,元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邓州王申子粪卿撰。康熙庚申借无锡秦氏本绿而藏之。”朱彝尊《经义考》卷四十四“王氏申子大易缉说十卷,存。”其后,《经义考》对《大易缉说》做了较为详尽的引述。包括卷首王履序、程文海序,卷末李琳跋、田泽《续刊大易缉说始末》,此外最有价值之处是有吴澄的评价,不见于他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易缉说》,元王申子撰。申子字翼卿,邓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剳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其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

王申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洞真安灶经

太上洞真安灶经

太上洞真安灶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炊母神母向太上元始至尊请示安灶之法。至尊宣称灶君主镇中堂,唯好清净,若犯忌讳,则令家宅不安,人口暴病。应于每月祭灶吉日良夜,以锅安净水,列案焚香,供奉酒果,召请五帝司命之主、六癸神女之灵,宣示咒文,转诵此经。如此则能保佑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恭弟顺,尊卑有序,家道昌隆。篇末附五言偈文一首。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题称「翼真坛副演教师何守澄撰」。何守澄即南宋净明道道士何真公。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南宋绍兴辛亥年(1131),许真君(许逊)降临江西西山(今南昌新建县)玉隆万寿宫,「发明道要,说〈气镜〉、〈神印〉二篇」。何守澄据真君所说,编成是书。书分二篇:〈神印〉篇叙说净明教义及用神印伏魔之法,内载伏魔神印图式及用印口诀;〈气镜〉篇言服气炼神之法。

江湖异人传

江湖异人传

这篇记事的材料,十成中有两成是我亲目所见,八成是得之诚实可靠的友人,于今将它详细写了出来。在看官们的眼光看了这一篇满纸荒唐神怪的文字,未必不存一个“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和看《封神传》、《西游记》一般的念头。但是此刻的我,在提笔记述这一回事,脑筋中觉得有三种缺恨。三种甚么缺恨呢?第一、是恨我自己的文笔太恶俗,每次提笔作文,词不达意的地方太多,有许多曲曲折折的情事,我这恶俗的文笔不能描摹尽致,不能使看官们对于文字上发生一种美感。若在平日,作那些不相干的小说和种种消遣的小品文字,却妈妈糊糊地胡诌一会子所记述的事,半是空中楼阁。文笔所能达得出的,就写了出来;达不出的,便不写它也罢了。文章对不住事实的时候还少。惟有记这一篇的事,不能由着我这枝笔乱写。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二卷,明大佑集,德海音释,德祥跋,允中跋。

宝行王正论

宝行王正论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 )所说之政道论,故甚受一般人所重视。第一品说佛教之世界观,复批判外教,并述及业及缘起之教义。第二品列举善恶之行为,以劝善诫恶。第三品说明由于善行即可成就伟大王者与佛之功德,王者必建寺塔、佛像,以奉献社会。第四品详述王者之道。第五品述菩萨之十地思想,并说佛道修行之道。

阿耨颰经

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与中阿含经之阿奴波经同本。说提婆达多,断善根堕于地狱,及说如来大人之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