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顿

- 姓名:赫斯顿
- 全名:佐拉·尼尔·赫斯顿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亚拉巴马州诺塔萨尔加
- 出生日期:1891.1.7
- 逝世日期:1960.1.28
- 民族族群: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7-1960.1.28),生于亚拉巴马州诺塔萨尔加的一个黑人家庭,卒于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3岁时随家人迁至佛罗里达州伊顿维尔。这是美国第一个完全由黑人自治的城镇,赫斯顿的父亲曾任镇长。赫斯顿在此度过了愉快的童年。1904年母亲因病去世,1905年父亲再婚,与继母不和的赫斯顿被迫转到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一家浸位于纽约的赫斯顿故居位于纽约的赫斯顿故居礼会寄宿学校,但不久因父母停止支付学费被学校驱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1919年就读于华盛顿的霍华德大学,1920年获大专学位。1925年迁居纽约市,成为正值顶峰时期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作家之一。同年秋进入巴纳德学院学习人类学。1926年与一批自称“新派黑人”的年轻作家创办了名为《火!!》的文学杂志。1928年5月获得巴纳德学院的学士学位。1937年获古根海姆基金会资助赴海地和西印度群岛研究伏都教。1948年后逐渐淡出文坛。1960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1921年赫斯顿以短篇小说《约翰·雷丁走向大海》开始文学创作之路,共发表了50多部短篇小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沐浴在阳光里》(1924)、《汗水》(1925) 、《镀金硬币》(1933)等。她的文学成就主要是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约拿的葫芦藤》(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山之人》(1939)和《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58)。1942年出版自传《道路上的尘迹》。她还撰写了戏剧作品,主要剧本包括赫斯顿参加纽约书展赫斯顿参加纽约书展《第一个》(1927)、与L.休斯合作的《骡骨》(1931)、与D.韦林合作的《波克县:锯木厂营地黑人生活的喜剧》(1944)。此外,赫斯顿还编导了《喧腾》(1931)和《伟大的日子》(1932)等音乐剧。1999年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汇编出版了赫斯顿的《散文全集》。
赫斯顿从小生活在美国南方的黑人社区,后又积极投身于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所从事的人类学研究及民俗野外工作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宽阔的领域,她对黑人语言、社群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亲身体验和深入研究直接影响了她的创作,成就了她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四部长篇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约拿的葫芦藤》依据赫斯顿父母的经历而写,借用圣经典故,描写了主人公皮尔逊与他自身和社会的冲突。《他们眼望上苍》借女主人公珍妮之口回顾了自己的三次婚姻生活,展示了黑人女性逐步觉醒的独立意识。《摩西,山之人》将基督教传统与非洲、美国和西印度群岛的黑人民间故事及黑人民俗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把圣经中希伯来人遭受的奴役与美国黑人遭受的奴役联系在一起。《苏旺尼的六翼天使》藉由美国南方穷困白人梅泽夫发现自我、寻求爱情的心路历程,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赫斯顿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已成为美国女性文学和黑人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斯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第三个女郎
第三位女郎【Third Girl】又译作:公寓女郎,第三个女郎。三个年轻女郎在伦敦城内合租一套公寓。第一个是冷静而能干的私人秘书;第二个在艺术圈里混事。第三个女郎在早餐时出现了,当赫尔克里·波洛享用着奶油蛋卷和巧克力时,她冲进来告诉他,自己是个杀人凶手——转而又消失不见了。波洛后来一步步探悉围绕这神秘的第三个女郎的种种传闻——她的家庭内幕,以及她的失踪,等等。然而,在伟大的侦探宣布这第三个女郎是否有罪,抑或是否精神错乱之前,他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抱朴子别旨
抱朴子别旨,原题晋葛洪撰,疑为后人所出。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作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附于《抱朴子内篇》之后。本篇论述导引行气之术。谓导引之术可以通不和之气,养生祛疾。分别人身之气为众气、粗气、元气三种。认为众气能举重致远运体,粗气可移山决海、制伏猛兽盗贼,而养生者应保养元气。元气至少而难散,故养之可以长生。
普贤观经义疏科
普贤观经义疏科,一卷,宋排。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揭示道教之说反于世有害。卷首冠有虞世南之襄阳法琳法师集序。
大乘破有论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别起。
大吉义神咒经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