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懋建

- 姓名:杨懋建
- 别名:字掌生,号尔园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嘉应(今梅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懋建,字掌生,号尔园,别署蕊珠旧史、仰屋生。广东嘉应(今梅县)人。十七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受知于阮元。道光十二年(1832)恩科举人,入都,官国子监学正。十三年会试,本已中会魁,“以其卷字多写《说文》违例,填榜时撤去其名”(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著者事略》)。其后屡试不中,羁留京中数载。名园古迹,日涉成趣,并与名士、贵人游。放浪形骸,流连于酒肆歌场,结交戏曲艺人。“每于观花听曲之余,则撰笔记,多芬芳悱恻哀怨之思”(李柏荣《魏源师友记》)。十六年,出居保定,十七年,以科场事获罪入狱,十八年春,遣戍湖南辰溪,二十二年犹在戍所,著《梦华琐簿》。晚年归粤东,主讲于阳山书院。其人学识渊博,“自天学、地学、图书、掌故、中西算法、历代音乐,皆精工焉”(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著者事略》)。工诗文,喜填词,尤擅笔记散文。所著《长安看花记》为当时名伶作传,自言当时诸艺人“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踵武相接也。于时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丁年玉笋志》)。著有《辛壬癸甲录》、《长安看花记》、《丁年玉笋志》、《梦华琐簿》,记叙道光间北京梨园概况,于近代戏曲研究甚有价值。诗词作品有《留香小阁诗词钞》。生平事迹见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著者事略》,杨懋建《丁年玉笋志·自序》、《梦华琐簿·自记》、《辛壬癸甲录·前记》等。
杨懋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哥白尼式的革命
杜威将康德的以自我为中心代之以自我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为中心时,他赋予这种相互作用以极为广泛的含义。他认为除了主客、心物等的相互作用外,人的全部生命、生活、行动都包含着不同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意义就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都具有实践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由自我中心论到相互作用中心论的转向实际上就是由主体性形而上学到实践的转向。这可以称为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个人
在《一个人》这部作品中,作者虚构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个人,只有集体,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一个口号加一串数字来加以区别,人甚至不知道我这个字眼,但凡要表示我的概念,都用复数的我们来代替。 主人公平等7-2521与众不同,虽然自出生起就被灌输集权的思想,人身自由完全被剥夺,也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研究机构,反而被判定做终身的清道夫,但他依旧凭借直觉与天赋,追求着知识和理性。 聪明的主人公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下发明了电灯。可是专家学者们欣赏了他发明的电灯后,胡乱给他扣上一项罪孽的帽子,想要置他于死地。愤怒无奈的平等7-2521只能落荒而逃,逃入原始森林,等待被野兽吞噬的命运。 而在这里,他发现了我这个词的存在
蓓根的五亿法郎
《蓓根的五亿法郎》(Les Cinq cents millions de la Bégum)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和安德烈·洛里共同完成的一部小说。全书共20章。《蓓根的五亿法郎》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本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两个学者的形象阐明了两个科学家的道路。印度贵妇人蓓根的一笔五亿法郎的遗产,三十年后终于找到了继承人:一个是法国的善良的医生沙拉赛恩;另一个是德国化学教授苏尔策,这两人平均分得了这笔遗产。沙拉赛恩医生用他分到的遗产建设了一座理想的城市。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居民们过着劳动、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苏尔策教授却相反地建立一座军火工厂,生产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器,其目的是屠杀人类,破坏和平居民的幸福生活。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人类的理想,他深入虎穴,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粉碎了苏尔策的阴谋。最后,苏尔策教授终于被他自己发明的冷气弹炸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兵工厂也就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而制造为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了。
注解大六壬指南
《大六壬指南》成书于明末清初,着录于《清史稿·艺文志》,由[明]陈公献、程起鸾、庄公远等数人编撰而成,最后由清陈公献定稿。全书共分为五卷,立意高远,举重若轻;理论简约,言简意赅;课例精妙,字字珠玑。是书乃是继宋代邵彦和《六壬断案》之后,又一部集六壬学大成之巨著,乃六壬学者之圭臬。学者深入研习,自有所获。
般若心经讲义
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夫实相般若,即自心之理体;观照般若,乃自心之妙用。体用不离于一心,迷悟自隔乎千里。迷者,非失似失;悟之,无得为得。但能回光返照,何难即相成空。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
六卷,卷一收上堂、小参、夜参、普说、示众、示语、禅净玄昌,卷二收室中语要、书、答语、天童上堂,卷三收像赞、佛事,卷四至卷六收偈。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