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览

- 姓名:高云览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厦门
- 出生日期:1910.5.14
- 逝世日期:1956.6.13
- 民族族群:
高云览(1910.5.14―1956.6.13),现代作家。笔名健尼。生于福建厦门。父亲是荷属安 汶的老华侨,早年以开小酒店为生。酒店倒闭后,在商店 当小帐房,家庭生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十三岁毕业于青 年会小学,无力升学,1926年到上海,在同乡会馆办的无 需缴费的泉漳中学念书。在教师陈三民的教育下,对革命 有了认识,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时他热 爱普罗文学,并开始接触社会科学,写了一些文艺批评文 章发表在《申报》上。中学一年后,辍学回乡。后当记者 和教员。1927年至1932年,先后在厦门、漳州教书;由于 政治迫害,一再失业。1930年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震 动全国,作者当时和许多党员有来往,以此为线索,以地 下斗争为背景,写成中篇小说《前夜》(上海湖风出版社)。 1932年夏重到上海,在公时中学教书,并参加左翼作家联 盟。在白色恐怖年代,曾一度退居回乡,脱离革命组织。 1937年底开始华侨生活,到马来亚麻坡中学任教务主任, 经常为《南洋商报》写稿,还参加过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 抗敌后援会活动,其间曾参加南洋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组 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访问了祖国很多战地。返新加坡 后,发表许多报导抗战的游记和杂文。日本帝国主义攻陷 马来亚后,他和一些文化人撤退到苏门答腊,以经商为 掩护,继续进行抗日斗争,在流亡中写了小说《春秋 劫》,发表在马来亚横城的《现代周刊》上。日本投降后, 回到马来亚,这时东南亚华侨开始了反内战的民主斗争。 1946年在马来亚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被新加坡英当 局以“红色商人”之名加以逮捕,驱逐出境。1950年回国, 居住在天津。在历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思想有了很大提 高。1952年后,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始写反映1930年震 动全国的厦门大劫狱事件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直至临 终前一小时还在写作。《小城春秋》,是一部用生命写成 的书。“把你手里的红旗交给我,同志,如同昨天别人把 他交给你。今天你挺着胸脯走向刑场,明天我要带他一起上 战地。让不倒的红旗,象你不屈的雄姿,永远鼓舞着我们 前进,走向胜利”。这是他最喜爱的主题歌。作者努力塑 造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富有乐观主义和坚贞不屈的英雄主 义精神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作品富于传奇色彩, 引人入胜。
高云览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趵突泉志
任弘远撰,康熙五十二年(1715)成书,乾隆七年(1742)刻本。上下两卷。上卷首记宸游,次志图经、源流、基趾、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下卷则为艺文、碑版、额联诸志。该志系在历城县志有关趵突泉的记载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其体例则仿虎丘、罗浮、嵩山、天台诸志,条目清晰,图文并茂。惟人物一志,仅记朝游夕去之过客的字号爵里,作为本泉人物,似为不妥。
针经节要
针灸著作。佚名撰,元杜思敬辑。一卷。思敬有 《针经摘英集》 已著录。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医书丛书 《济生拔粹》中。本书系录《针经》(后世传本即 《灵枢》 中十二经脉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故名。书分四部分,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继之第一节为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图,第二节为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第三节为十二经穴治证,叙述十二经中五腧穴等 (共六十六穴) 部位、主治及灸刺法。由于五腧穴临床效果显著,诸穴至今仍广为医家所常用。本书对学习和研究针灸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涵芬楼影印本,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元刻《济生拔粹》 本影印本。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丹诀于南北朝行世。述烧炼外丹、服药、求芝诸法。
本命延生心经
全称《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老君述斗姆尊号及化生九皇神话,劝人大定存神、顶礼真形。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劝修练大丹者尊奉斗母元君。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人境庐诗草
诗别集。清黄遵宪撰。十一卷。遵宪字公度,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光绪举人。先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曾任使馆参赞、总领事、署按察使等职。维新运动重要人物之一,戊戌变法失败,罢官归故里。长期外交生涯,使其接触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科学文化,力主变法图强。曾考察所在国家政治制度。为“诗界革命”重要创导人之一,主张:“我手写吾口”,“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力图摆脱传统诗歌束缚。此集冠作者小像、手迹,附本传、墓志铭、年谱等,收同治三年至光绪三十年(1864—1904)诗作六百余首,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深刻。或较完整记叙戊戌政变(组诗《感事》),或反映鸦片战争,抨击清政府割地求和,讴歌抗英殉难将士(《香港感赋》、《羊城感赋》等),或写甲午战争,赞颂中国人民维护主权之正义行动,谴责顽固派屈膝投降(《逐客篇》、《哀旅顺》、《马关纪事》、《冯将军歌》等),故有“诗史”之称。艺术形式“不名一体,不专一格”,长于古体,形式多变,语言通俗,影响很大。诗中改良主义色彩较浓,受“同光体”影响,用典过多。有一九一一年日本排印平装本、一九三○年再版线装本行世。今人钱仲联编《人境庐诗草笺注》及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代诗研究小组编《人境庐集外诗辑》可供参考。
文摘
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人则仁义,仁义则人。不人不仁,不人不义。不仁不人,不义不人,人亦禽兽也。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必以仁为广居,而又必广其居以象仁。自旦至昼,必好仁,必为仁,必恶不仁,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仁。必以义为正路,而又必正其路以象义。自旦至昼,必好义,必为义,必恶不义,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义。人之情则然也,人之才则然也,人之良心则然也,人之远于禽兽则然也。斯仁人也,斯义人也。自旦而昼,自昼而夜,气自冲然而广,气而仁也。气自毅然而正,气而义也。非禽兽之气也,气而人也。气以充乎其才者也,才以干乎其情者也,情以畅乎其心者也。心以宅乎仁,由乎义,以仁义乎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