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

- 姓名:李珣
- 别名:字德润
- 性别:男
- 朝代:五代前蜀
- 出生地: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 出生日期:855
- 逝世日期:930
- 民族族群:
李珣(855-930),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其祖先为波斯人。妹李舜弦,能诗,为前蜀后主王衍昭仪。但李珣未曾做官,故《花间集》卷十称他为“李秀才”。《十国春秋》有传。李珣精通医理,兼卖香药,著有《海药本草》,已佚,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加引用。亦有诗名,《鉴诫录》说他“所吟诗句,往往动人”。著有《琼瑶集》,已佚。《花间集》收其词三十七首,《尊前集》收十八首,王国维辑为《琼瑶集》一卷,凡五十四首。其词有较广阔的内容,词风也比较朴素。《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写行旅的愁思,可说是花间词中的别调。《南乡子》描绘南国风光和劳动妇女的生活情趣,饶有南朝乐府民歌清新的风味。《浣溪沙》、《渔歌子》表现词人隐沦之情和故国之思,也不同于一般花间词秾艳之作。况周颐云:“李秀才词,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五代人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惟李德润词,有以清胜者。如《酒泉子》(秋雨联绵):‘秋雨连绵,声散败荷丛里。那堪深夜枕前听,秋初醒。’《酒泉子》(秋月婵娟):‘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纹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所云下开北宋体格者也。有以质胜者,《西溪子》(马上见时如梦):‘归去想娇娆,暗魂消。’《中兴乐》(后庭寂寂日如长):‘忍孤前约,教人花貌,虚老风光。’宋人唯吴梦窗能为此等质句,愈质愈厚,盖五代词已开其先矣”(《历代词人考略》卷五)。
李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反叛者
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乍看之下小说的主题是关于战争、死亡、友情、成长;然而,父亲也许缺场,阶级永不缺场,在小说的最后,马洛伊还是回到他所有小说中最重要的母题:阶层差异,即便是战争和死亡也无法填平阶级这道鸿沟。诗意的文字、完美的细节描写,令这部小说就像夜幕降临前最后一刻的风景画。 1918年5月,战争席卷整个欧洲。几近荒芜的城镇上有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他们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战争和死亡每天都在上演,背叛与阴谋也在悄然酝酿,暴风雨终将来临,他们所保守的秘密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围困他们的陷阱。
长腿叔叔
美国作家简·韦伯斯特创作于1912年的脍炙人口的巨著,一经推出即获得不同凡响的轰动,长期以来畅销不衰。其语言文字的曼妙可爱、简笔画的趣味勾勒、情节的丰富流畅奠定了此书的不可替代的文学成就,一度被媒体喻为“一本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书,内容胜过《小妇人》”。主人公乔若莎·艾伯特在走廊里碰巧看到了最后离开的一位理事,也就是后来资助她上大学的人,当时的感觉是此人很高大。恰巧车灯把他的影子投射在大厅的墙上,影子把手脚都滑稽地拉长了,看是去就像是人们俗称的“长腿叔叔”——一只硕大的蜘蛛。因为资助女主人公的理事希望当一位无名氏,所以他要求女孩每月写信告知其学业和生活时,可以署名给约翰·史密斯(这个名号是美国社会通用的匿名)。但是,可爱的女孩觉得这个名字太没有个性了,于是联想到她对理事本人所知的微薄信息“有钱”、“讨厌女孩子”和“长得很高”,别出心裁地想到了这个标新立异地称呼。“Daddy-Long-Legs”巧妙的使用转喻,即以人或事物的显著特征来替代人或事物本身,从修辞效果上把人物的形象生动地尽显在读者面前,其幽默可爱的称谓彰显了一个少女俏皮舞动的青春活力。
康熙蓬莱县志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 (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康熙六年 (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岗掌蓬莱第五年,时天下郡邑,皆奉敕修志。高岗于是请邑中耆旧总其事。正好蔡永华闲居邑中,因与其商议,始设馆创修,旁搜掌故。历一月而成。《蓬莱县志》康熙十二年 (1673)刻本。全书八卷,分二十七目,为: 卷一星野,废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祀典、武备;卷二户口、赋役、起运、隅社、物产、风俗;卷三职官;卷四辟举,科贡;卷五武科、封荫、人物、节烈;卷六流寓、仙释、古迹、寺观;卷七至卷八艺文。此志门类纷繁,内容贫乏,且分门多重复,未能详征博采。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元明本说,卷上内题天目中峯广慧禅师语录,卷中下内题天目中峯普应国师法语,附淨土诗、梅花诗、一花五叶集跋。广录见碛韩弊烦函。又称《中峰和尚杂录》。收录《中峰和尚广录》所未收的示众、法语、偈颂、头陀苦行歌、托钵歌等,卷末附日本僧人此山玄的题跋,约编成于日本明和六年(1769)。收入《续藏经》。
时非时经
一卷,西晋若罗严译,记时念非时食之法。分别十二月,各有时与非时。
禅行三十七品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品,亦非愚痴食人信施,何况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