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

谷崎润一郎
  • 姓名:谷崎润一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人
  • 出生日期:1886年7月24日
  • 逝世日期:1965年7月30日
  • 民族族群:

谷崎润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Tanizaki Junichiro,1886年7月24日~1965年7月30日),日本小说家,东京人。出身于富商家庭,后渐没落。青少年时期曾接受汉学教育,写作散文。 高中时期开始写作小说。1908年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后中途退学。在校期间与小山内薰等人复刊杂志《新思潮》(第二届),先后发表《文身》、《麒麟》(1910)、《帮闲》、《飙风》《秘密》(1911)等小说,以追求官能刺激和享受的唯美主义特色而进入文坛。有“恶魔主义”之称。早期虽然曾在《鬼面》(1916)和《小小王国》(1918)里,描绘了穷苦的教员和学生的遭遇,但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主题的作品为数极少。后来的作品发展了他颓废的唯美的倾向,着力描写女性的魔力,变态性欲生活和被虐狂等背离通常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男女关系。日本的评论家认为“他把颓废的美当作道德价值的标准”,并将此标准“限定在身体丰满的女人的肉感美上”。另一方面,他成功地描写了风习人情,表现了日本民族的美的情趣,在语言技巧等方面颇见工力,但作品的内容却空洞颓废,思想影响上是有害的。主要作品有《异端者的悲哀》(1917)、《痴人之爱》(1925)、《卍》(1928)、《春琴抄》(1933)、《少将滋干的母亲》(1949~1950)、《细雪》(1942~1948)、《疯颠老人日记》(1962)、《各有所好》(1928~1929)等。战前,他两次(1918、1926)到中国游历,曾与郭沫若,欧阳予倩等交往, 作有《苏州纪行》(1919)、《上海交游记》(1926)等。战时,他摆脱了军国主义者的支配, 完成了古典名著《源氏物语》(1934~1941)的口语翻译。潜心写作的长篇小说《细雪》,连载中曾遭到法西斯当局的查禁。战后继续写作,风格没有根本变化。1949年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顾问。

猜你喜欢的书

沪游梦影

沪游梦影

余在台湾之明年二月,有闽客招饮,召歌姬侑酒。酒半,客问曰:“子久沪,能为予谈沪之胜乎?”余曰,‘今日之饮乐甚,沪亦不过是,奚必沪哉!”既而客醉,余亦醉,仿佛身在海天龙电间,忽然珠环翠绕,忽然杰阁层楼.既醒而叹曰:‘嗟乎!世之游沪者,何一而非梦哉!然予之梦久矣,今曷为有是?夫物在彼而影生焉,游于昔而今梦焉,兹之迷离变幻,是殆梦中之影也欤?!”酒毕,即以平日闻见所及为客陈之。

文则

文则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二卷。南宋陈騤(kui)著。《文则》所谓的“文”,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包括诗在内的文学与应用作品,狭义则指文辞。它虽可宽泛地列入文学理论著作,但所论着眼于句法、修辞、用语、文体等细处小处。共六十二条,显得比较烦琐,体例也比较杂乱,有时则不乏精辟见解。所论的依据及举例均本之于先秦诸子与六经。《文则》论及为文的一般原则,如主张语言协调,简洁,不可强搜古语以叙今事,以意为主,等等,都较为允当。其论句法,如助词的作用,倒装句法的功能,以及文辞的上下相接、彼此交错等等,都较细致,为过去所少见。在修辞方面如论比喻以达其情,罗列了直喻、隐喻、类喻、诘喻等十种方法,可谓辨析细微,发前人所未发。最后论“序”、“说”、“问”、“记”、“传”、“解”、“辩”、“论”等近二十种文体,都从六经、诸子中寻其渊源所自。这种各类皆备于先秦之说,上承刘勰,下启章学诚之论。《文则》的弊端,一是过分琐细,二是多为“死法”,但毕竟是古代句法、修辞学较早、较集中的探索,对后人有启发意义。要重视作品语言文字的提炼、修饰、安排,以便更好地达意抒情,这是我们应予把握的精神实质之所在。至于书中所讲的种种方法,既不必一意遵循,亦不必一概否定。

女子丹经汇编

女子丹经汇编

男女金丹地不同,(男子所观之地,与女子所观之地,初功本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男女都要炼成纯阳,其实理一而已。)清心寡欲为根本,筑基先要斩赤龙。(赤龙,月信也。炼去炼来月信不潮,两乳自缩如男子缩龟一般,则丹基始成。)

石鼓文

石鼓文

春秋时期秦国的刻石文字。因刻于十件顶圆底平形近鼓的石头而得名。唐初发现于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南三畤原,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每鼓刻四言诗一首,十首一组,记述秦国君的游猎情况,故也称“猎碣”。石鼓上原有六百馀字,因几经搬迁磨损和风化,现一鼓上字已磨灭,其馀九鼓也有残缺,合重文及合文计算,不过三百二十一字,而现存的宋拓本上全字也仅四百六十五字。字体属大篆,有的结构繁复,像《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有的结构简单,接近小篆,为从籀文演变到小篆的过渡形态。石鼓近人始考证为秦物,但其确切年代,从唐至今一直没有定论。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献公等不同说法。

隋唐五代史讲义

隋唐五代史讲义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隋唐是我国历史从分裂到统一以致全面繁荣的重要时期,作者从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解剖隋唐五代兴亡之迹,分析其得失利弊,援证充分,原原本本,以宏观见微观,立论精当,要言不烦,是同类著作中的上乘之作。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十二卷,唐阿地瞿多译。大神力陀罗尼经,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一卷。一切佛部一卷内有阿弥陀佛大思惟经(十纸欠应流通)大轮金刚陀罗尼,诵三七遍,即当入一切坛,不成盗法。金刚杵功能法相品。般若波罗密多部一卷。观世音部三卷半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千转观世音菩萨心印咒。观世音毗俱知菩萨三昧法印咒品。马头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诸大菩萨法会印咒品半卷。金刚部三卷。诸天部二卷摩利支天经。功德天法。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诸佛大陀罗尼都会道场印咒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