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之

- 姓名:姚元之
- 别名:字伯昂,号荐青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桐城人
- 出生日期:1773
- 逝世日期:1852
- 民族族群:
姚元之(1773-1852),字伯昂,号荐青、荐青居士、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安徽桐城人。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充陕甘乡试考官,十四年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武英殿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因失审之责,降为编修。道光二年(1822)升咸安宫总裁,三年,充文渊阁校理,以纂修《嘉庆实录》告成,升右春坊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寻转左春坊左中允,升司经局洗马。六年,升翰林院侍讲,转侍读。七年,迁右春坊右庶子,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三年,升工部右侍郎。十八年,江西巡抚陈裕泰弹劾南京知府张寅一案,元之上疏言挟私嫌疑,并贬低陈裕泰政绩,诏斥冒昧,降二级调用。二十三年,以年衰归休。
工书善画,精隶书,行草书得法于赵孟頫。所绘人物、花卉、果品不落时趋,生平所见粉本甚多,故落笔别有机杼,可与恽寿平、华嵒争胜。《桐阴论画》称其“深得赵承旨神髓”。亦画山水,画近华嵒,寥寥数笔,精妙入神。善画白描人物,尝临摹赵孟頫《罗汉十六尊》。传世作品有嘉庆二十年(1815)《为石斋写花卉》轴,图录于《古今画萃》, 道光元年(1821)作《花卉清供》四条屏,每幅纵133厘米,横31厘米,标题隶书,分别为 《半榻茶烟》《天中丽景》《寿似金石》《南斋清供》,款署“道光辛巳初秋偶作,荐青姚元之时于寓庐”。画面活泼有致,繁中见简,清雅优美,功力深厚,现藏安徽桐城市博物馆, 道光二十八年(1848)作《设色多子图》轴藏安徽省博物馆。姚元之著有《使沈草》三卷、《竹叶亭诗稿》、《荐青集》、《竹叶亭杂记》八卷、《小红鹅馆集》等。姚元之生事载于《清史稿》卷375、《清史列传》卷42、《大臣传续编》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等书籍。
姚元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591年,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长度仅次于《哈姆雷特》。该作品用严谨的写作风格,逼真地再现了暴君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历史。玫瑰战争末年,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逝世后,爱德华四世的弟弟——理查三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用狡诈毒辣的手段杀害了本应继承王位的侄子爱德华五世,成功登上王位。在夺取王位的过程中,理查三世不惜一切手段,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魔。最后,部下叛变,他受到了正义的讨伐,死在了敌党的脚下,给玫瑰战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书法钩玄
元代苏霖编撰。全书共四卷,其内容辑录历代名家书学论著,如:杨子云书论、卫夫人笔阵图、王右军论书、欧阳询书三十六法、孙过庭书谱、李阳冰论古篆、苏东坡书说、永字八法、刘须溪评书等等共六十五篇。此为明嘉靖三十六年严嵩序刊本。本书例仿《法书要录》《墨池编》《书苑菁华》等书,收录内容也大都在以上三部书之内,其中论著作者最早为汉代的杨雄,最晚为宋代刘辰翁,全书不按时代编次。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报应,虽然大旨上是出于对人劝戒的用意,但还是语怪者太多。明万历己卯许琳刻本三卷附《碧里杂存》一卷,又《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
书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佛法在人间
惟贤法师的《佛法在人间》一书除了涵括长老北京弘法周的全部讲演、开示外,还辑录了长老其他时间来北京开会时在宾馆里给弟子们所作的方便开示,以及截至2008年7月所整理出来的所有问答。这些开示和问答,对于未入佛门、初入佛门、入佛门修行多年仍不得其要旨者均有指导意义。佛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见解才是佛法中的正见?什么样的修行才是正确的修行?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体悟佛法?细心的读者在本书中自会找到答案,因此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条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就了然于心。
法华经持验记
法华经持验记,二卷,清周克复纂并序及劝流通引,首题及卷上尾题上有历朝二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