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默

- 姓名:孙默
- 别名:字无言,号桴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休宁籍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孙默,清诗人。字无言,号桴庵,又号黄岳山人。安徽休宁籍,客寓江苏扬州,终身布衣。性好结交四方文友,尚名义而鄙荣利。事迹见汪懋麟撰《孙处士墓志铭》。有诗作《留松阁集》行世。词亦有集,今不传。而其辑刊之留松阁版《国朝名家诗馀》,规模宏伟,为现存清代最早之词总集。此书康熙三年(1664)刻邹祇谟《丽农词》、彭孙通《延露词》、王士禛《衍波词》,名《三家诗馀》;康熙六年续刻曹尔堪《南溪词》、王士禄《炊闻词》、尤侗《百未词》;康熙七年续刻陈世祥《含影词》、陈维崧《乌丝词》、董以宁《蓉渡词》、董俞《玉凫词》;康熙十六年又刻吴伟业《梅村词》、梁清标《棠村词》、龚鼎孳《香严词》、宋琬《二乡亭词》、黄永《溪南词》、陆求可《月湄词》;合称《十六家诗馀》。外加程康庄《衍虞词》,共计十七家四十卷。另本附孙金砺辑《红桥唱和第一集》、《广陵唱和词》各一卷。全书自康熙三年至十六年陆续刊行,藏书家收存多寡不一,著录不同,故有名《四家诗馀》、《六家诗馀》、《十六家诗馀》等。
孙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竹西花事小录
笔记,一卷。约成于清同治七年(1868),为记载太平天国后扬州青楼歌妓生活之笔记。书中记扬州歌姬舞妓之事,重在品评技艺,不在渔色,并追述了扬州秦楼楚馆的繁华及其变迁情况。举凡名家妓馆地点名称,名妓姓名及装束、品性及声名轶闻等,皆有记述。其中少数轶闻稍有故事性。如记陆素香被嫖客藏匿,伪造婚券,借官压制等,反映妓女的屈辱地位。但多数记载平实乏味,小说性远不及史料价值。本书未见著录。《中国丛书综录》列于小说家类。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词莂
清朱孝臧编选,张尔田补录。一卷。是编为朱氏客寓吴中时,与张尔田“恒共商略去取”选成。后朱氏移居上海,与况周颐踪迹日密,又补选入况词。最后由张尔田补入朱氏自作十阕成编。朱氏卒后,始付梓,刻入《彊村遗书》。全书录清人毛奇龄、陈维崧、朱彝尊、曹贞吉、顾贞观、成德、厉鹗、张惠言、周之琦、项廷纪、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凡十五家,词一百三十七首。有清一代词坛名家略已备具。有民国十年(1921)季夏张尔田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清通云说,行正等编。十五卷。卷首有序。卷一收住台州灵鹫禅寺语录、住天台景星岩净居禅寺语录、垂问,卷二至卷五收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语录,卷六收住兴化普润禅院语录、住慈水香山禅寺语录、住永嘉头陀山密印禅寺语录、住娄东南广禅寺语录、小参,卷七、机缘上,卷八,机缘下、代,卷九卷十收法语、颂古,卷十一至十三收偈语、雁山杂咏、歌咏,卷十四,题赞,卷十五收佛事、行状、塔铭、后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
佛家名相通释
熊十力(1884~1968)著。熊十力,原名升恒,字子真,湖北黄岗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曾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2、3、4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家名相通释》、《破破新唯识论》等。本书著于1937年,共分2卷,上卷基本上依据《大乘五蕴论》的内容而加以增广,以解释佛教基本概念的形式,综述佛教法相学体系,并对数论、胜论等印度佛教之外的哲学派别的思想内容进行略释。下卷以《百法名门论》为主,兼取《成唯识论》的佛教名相概念,详为疏释,叙述了佛教唯识学的思想体系。在本书前言“撰述大意”中,作者提出“今日治哲学者,于中国、印度、西洋三方面,必不可偏废”,强调博学的学术功底。在治佛学方面,提出“分析与综合,踏实与凌空”的读佛“四要”,以分析理解名相,以综合寻其系统,此时须要踏实,终则凌空,无所执著。本书取名名相通释,为研究佛学的入门读物,且自成体系,为研究佛教法相唯识学的典籍,在近代佛教研究史上有一定地位。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一卷,失译。说宝藏天女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