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杨维桢
  • 姓名:杨维桢
  • 别名:字廉夫,号铁崖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96
  • 逝世日期:1370年
  • 民族族群: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后号铁笛。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享年75岁。少时,其父杨宏修楼铁崖山,藏书万卷,将杨维桢送到楼上,关了五年,使他博览群书,增长了知识,从此自号“铁崖”。杨维桢于元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出任天台县尹。后改任钱清盐场司令、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浪迹浙西山水间。张士诚多次召请他,但他屡招不赴,徙居松江。“笔墨纵横,铅粉狼藉”,与一批文人墨客,共沉于声色之中。明朝立国后,朱元璋多次召他前去修礼乐书,他却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嫁者耶”为由,拒不奉招。赋老客妇谣以进。后来朱元璋满足了他提出的条件,用安车接他到南京,便主持制定了《礼乐书》,叙例毕即请回山。他在南京总共停留110天,还家后不久即卒。


他一生著有诗文集《东维子》30卷,附录1卷,《铁崖古乐府》10卷,《乐府补》6卷,《复古诗集》6卷,《丽则遗音》4卷,以及《春秋合题著说》、《史义拾遗》等并传于世。他一生的赋作颇多。一是载于《丽则遗音》,共32首;“皆其应举时私拟程式之作” (据《四库提要》);二是存于《铁崖赋稿》,共48篇,为“未刻稿”(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三是《铁崖文集》中有《土圭》、《莲花漏》、《记里鼓》三篇(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代赋汇》收其赋33篇,虽然不是其作品的全部,然而其辞赋创作的成就已经相当耀眼了。


从思想性上说,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讽刺性是铁崖赋的最大特点。如《些马赋》,从马的沉渊,联想到知识分子的苦闷,至于民众的疾苦,可想而知,它虽是一篇抒情小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后期深刻的社会危机,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他如《承露盘赋》批判神仙的迷信;《乞巧赋》揭露人情的虚伪;《忧释赋》刻画世途的艰险等,都有鲜明的针对性。尤其是《骂虱赋》中把那些剥人及肤,残人致命的贪官暴力比作大“大毒大臭”,这是作者及广大民众对元末黑暗统治的激烈怒吼。而《怀延陵赋》以委婉的笔势揭露了元朝宫廷内部的夺权残杀,从而反映了元朝的统治已经到了腐朽反动的尽头了。因此,铁崖赋从总体上说是一部深刻地批判现实之作。


从艺术性上看,他的赋作形式较呆板,缺少创新;但笔力雄健,语言简明,是元末赋家当中的佼佼者。


他不但是元代的辞赋大师,而且是元末的诗坛领袖。他的诗纵横奇诡,独具一格,人称“铁崖体”,影响深远。其散文虽较平顺,但亦不乏佳篇。

猜你喜欢的书

罗马爱经

罗马爱经

本书一译《爱的艺术》,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的 诗作。写于公元前2年,由我国已故诗人、翻译家戴望 舒根据昂利·包尔奈克教授纂定本、盖依巴黎图书馆藏 10世纪抄本及牛津图书馆9世纪抄本译出。1932年曾 由上海水沫书店初版印行过,改名《爱经》。《罗马爱经》是古罗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命运多舛的旷世奇书,一部探索男女情爱的经典之作,通篇洋溢着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情爱的浪漫气息。作者引用大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以其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文学造诣描写男女情爱,语言精雕细琢、委婉细腻,对韵律和辞藻的运用登峰造极。即便涉及男女之事,也决不伤风败俗,给人以唯美的艺术享受。第一部分《恋情集》,诗人现身说法,歌咏了对情人科琳娜的爱情;第二部分《爱的技巧》,分别向男女宣讲恋爱的技巧和艺术;第三部分《情伤良方》,诗人列举各种方法帮助情场失意的男女消解内心的郁闷和痛苦。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袁世凯复辟,9月3日,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风行一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是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决裂,并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该文对杨度等鼓吹的君宪救国论提出了批驳。认为“国体一更,政制即可随之幡然而改,非英雄欺人之言,即书生迂阔之论耳”。文中引证大量史实说明共和制代替君主制之不可逆,指责帝制复辟派“无风鼓浪,兴妖作怪,徒淆民视听而贻国家以无穷之戚也”。该文坚持共和制,坚决反对帝制,给帝制复辟派以有力打击。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

清道乐说,德晋记录。卷首收序、行由;卷一收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南隅里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严禅寺语录;卷二收小参、机缘、拈颂;卷三收单颂、杂著、印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黄龙庵主语录、晦堂和尚语录。宋代晦堂祖心(1025~1100)撰,子和录,仲介重编。神宗元丰元年(1078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卷二。本书系辑录上堂语、室中垂问代答、室中举古、偈颂等。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十卷,唐义净译。揭受戒说戒忏悔等诸种所关之一一羯磨法者。其事数多,故曰百。就其事为一一之羯磨别,故曰一。梵EkaśataKarman。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仰山寂禅师语录、智通禅师语录。唐代僧慧寂(840~916)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崇祯三年(1630)成书,康熙四年(1665)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御选语录卷四。仰山之语录早有成稿,然始终乏人整理。直至圆信等人编辑五家语录时,始将其稿集录成书。内容系行实、法门之机缘问答、示众、游方语要等,计七十余项。其法门提撕之精神,皆系举扬沩山之宗风,故世人常将沩山语录与仰山语录合称父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