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杨维桢
  • 姓名:杨维桢
  • 别名:字廉夫,号铁崖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96
  • 逝世日期:1370年
  • 民族族群: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后号铁笛。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享年75岁。少时,其父杨宏修楼铁崖山,藏书万卷,将杨维桢送到楼上,关了五年,使他博览群书,增长了知识,从此自号“铁崖”。杨维桢于元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出任天台县尹。后改任钱清盐场司令、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浪迹浙西山水间。张士诚多次召请他,但他屡招不赴,徙居松江。“笔墨纵横,铅粉狼藉”,与一批文人墨客,共沉于声色之中。明朝立国后,朱元璋多次召他前去修礼乐书,他却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嫁者耶”为由,拒不奉招。赋老客妇谣以进。后来朱元璋满足了他提出的条件,用安车接他到南京,便主持制定了《礼乐书》,叙例毕即请回山。他在南京总共停留110天,还家后不久即卒。


他一生著有诗文集《东维子》30卷,附录1卷,《铁崖古乐府》10卷,《乐府补》6卷,《复古诗集》6卷,《丽则遗音》4卷,以及《春秋合题著说》、《史义拾遗》等并传于世。他一生的赋作颇多。一是载于《丽则遗音》,共32首;“皆其应举时私拟程式之作” (据《四库提要》);二是存于《铁崖赋稿》,共48篇,为“未刻稿”(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三是《铁崖文集》中有《土圭》、《莲花漏》、《记里鼓》三篇(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代赋汇》收其赋33篇,虽然不是其作品的全部,然而其辞赋创作的成就已经相当耀眼了。


从思想性上说,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讽刺性是铁崖赋的最大特点。如《些马赋》,从马的沉渊,联想到知识分子的苦闷,至于民众的疾苦,可想而知,它虽是一篇抒情小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后期深刻的社会危机,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他如《承露盘赋》批判神仙的迷信;《乞巧赋》揭露人情的虚伪;《忧释赋》刻画世途的艰险等,都有鲜明的针对性。尤其是《骂虱赋》中把那些剥人及肤,残人致命的贪官暴力比作大“大毒大臭”,这是作者及广大民众对元末黑暗统治的激烈怒吼。而《怀延陵赋》以委婉的笔势揭露了元朝宫廷内部的夺权残杀,从而反映了元朝的统治已经到了腐朽反动的尽头了。因此,铁崖赋从总体上说是一部深刻地批判现实之作。


从艺术性上看,他的赋作形式较呆板,缺少创新;但笔力雄健,语言简明,是元末赋家当中的佼佼者。


他不但是元代的辞赋大师,而且是元末的诗坛领袖。他的诗纵横奇诡,独具一格,人称“铁崖体”,影响深远。其散文虽较平顺,但亦不乏佳篇。

猜你喜欢的书

雅堂文集

雅堂文集

近代文集。4卷。连横著。初版本未见。1964年12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该集成稿于清末民初。共收文104篇。其中卷1收论说18篇、序跋31篇。卷2收传状12篇、墓志6篇、杂记17篇、哀祭7篇、书启7篇。卷3收笔记4篇。卷4收笔记2篇。其论说文几乎全是考证、诠释、论辩性的文章,学术性很强。序跋、传状、杂记文记叙生动,感情真挚,文学色彩甚为浓厚。笔记文大都记载台湾风土民情及历史掌故,颇具台湾地方文献价值。据其子连震东所藏《雅堂文集》抄本及其他若干手稿整理而成。有1987年台湾大通书局印行《台湾文献史料丛刊》本,收入第八辑。另《雅堂先生文集》、《雅堂先生余集》,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本。

经济类编

经济类编

《经济类编》100卷。明人冯琦编撰。冯琦未编完即去世,由其弟冯瑷和弟子周家栋、吴光仪等稍加排纂,删定而成。《经济类编》全书分为23类。其性质、体例,大致与《册府元龟》相近。但《册府元龟》只录事迹,此书兼收文章;《册府元龟》仅据史传,此书则诸子百家,无所不包。虽兼容并收,内容略嫌庞杂,但征引材料丰富而又谨严。其体例、内容,均比一般明代类书为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曰:“史称琦明习典故,学有根柢,此亦可见一斑。惟此书既非琦手校,其间所录诸条,瑗等有所损而弗能益,故或详或略,不尽均齐;又离析合并,未必一一得琦本意,故分隶亦间有参错。然网罗繁富,大抵采自本书,究非明人类书辗转裨贩者比。惟编内所收皆义属正大。而道术类中有神妖诸琐说,物类中有宝鼎琴酒诸琐事。概以体例,颇属芜杂。是则尺璧不免于微瑕,大木不免于寸朽,分别观之可矣。”全书分为23类,即帝王、政治、储宫、宫掖、臣、谏诤、铨衡、财赋、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刑罚、工虞、天、地、人伦、人品、人事、道术、物、杂言,可谓“采摭繁富,颇为赅洽”。[改]

饮食须知

饮食须知

八卷。元贾铭撰。贾铭,自号华山老人,海宁 (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时曾任万户之职,入明时已经百岁,太祖召见,向他询问养生之法,贾氏把养生之法规之为 “慎饮食”,并献上自己所撰写的《饮食须知》一书给太祖。是书主要内容记载食用食物的用水、火候以及各种蔬菜、果品对人身体的作用。书中特别注明各种食物的反忌,其说绝大部分都是从各家本草中摘录而来。正如贾氏自序中所说的:物性有相反、相忌,本草对各物的注疏皆损益相半,使人无所适从,所以自己专选其反忌汇成一书。但究其内容仍没有超出本草之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列为存目。现有《学海类编》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等。

草山残梦之一:退守台澎

草山残梦之一:退守台澎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第一集《退守台澎》主要讲述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溃败后,带领残余势力退守到台湾、澎湖等地,为在台湾立足进行一系列部署,包括军事防御、政治安排以及人员调配等,同时也展现了其面对失败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未来局势的担忧和企图东山再起的幻想。

诗话后编

诗话后编

清江杜作航(苇如),馆选后居忧。光绪丙申,予北上,遇于汉皋,见橐中诗,取而论之,亦话之亚也。苇如不作诗,仅于此得其二首,久存之箧,不忍终弃,并箧中旧有及近所得,次为《后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演培法师讲述 释宽严记,法华经的观音普门品,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界流行最为普遍的两品,而普门品的读诵弘通,尤为普遍盛行!原因观音大士慈悲心切,而与娑婆因缘最为深切,所以虽则遍入十方佛国,而常在此娑婆化度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