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东平

丘东平
  • 姓名:丘东平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陆丰人
  • 出生日期:1910.5.16
  • 逝世日期:1941.7.28
  • 民族族群:

丘东平(1910.5.16—1941.7.28),现代作家 。原名潭月,字席珍。广东陆丰人。1924年考入陆安师范,参加晨曦社的文学活动。翌年加入共青团。后参加中共海丰党委主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任海丰青年工农俱乐部秘书长,负责出版《海丰青年》、《红旂》等刊物。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海陆丰人民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九· 一八”事变后,参加十九路军。由于与长官冲突而离开军队返香港,与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发表第一篇小说《梅岭之春》。不久,刊物遭港英当局禁止,到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1932年其成名作《通讯员》(小说)发表。1936年赴日本参加《东流》、《杂文》的出版工作。1937年回国,在上海与邵子南等办《小说家》月刊。这期间写了不少小说。抗日战争的形势推动他转向报告文学的创作,成为报告文学园地较早的耕耘者之一。其报告文学主要写抗日的血与火的斗争,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工作。后发起成立了鲁迅文艺社。1940年在苏北解放区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任教导主任;还成立了苏北文化协会,任理事。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为了掩护鲁艺的文艺战士突围而牺牲。他是“七月”派创作成就突出的小说作家,其小说刚健、粗犷,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茅山下》(因战事影响,只完成了前五章,收在小说集《茅山下》中),作品在反映根据地新四军军民对敌伪斗争的同时,还正面描绘了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和工农干部之间的思想性格矛盾。此外,还有短篇小说集《沉郁的梅冷城》、《长夏夜之战》、《红花地之守御》、《第七连》(内收有散文)等,中篇小说《火灾》、《给予者》(集体创作、丘东平执笔)。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出版了《东平选集》。

猜你喜欢的书

七真年谱

七真年谱

《七真年谱》,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谦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七大弟子马钰、谭处端、王处一、丘处机、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人年谱,八人合为一编。据卷末所载至元辛未年(1271)李道谦后序称:作者「遍考师真文集及诸家所撰传记,起重阳祖师降世之岁,讫长春真人升仙之秋,一百一十六年之间出处事迹。详节编次,通为一谱」。按王重阳降世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在八人中出生最早。丘处机卒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在八人中去世最晚。本书概要记述此一百一十六年间重阳祖师七大弟子生平事迹,创教弘道活动及其主要著述,是为研究早期全真道教史之重要资料。

海燕的歌

海燕的歌

现代新诗集。王亚平著。上海联合出版社1936年10月初版。收新诗27首。前有王统照的序言,后有作者的跋语。这是诗人继《都市的冬》之后的第二本诗集。王统照对这本诗集的评价很实在:“他不逃避现实也不强作无病的呻吟,勤勤恳恳去歌唱出人世的苦辛,尤多以北方的乡村生活作背景。”诗篇反映了苦难的时代,灾荒的岁月:“大道上奔涌着饥饿的群”(《农村的夏天》),“农民咆哮着饥馑”(《虹》);他们离乡背井,组成流民大军,流向城市,也流向死亡。但“隆冬的寒柯里孕育着新生”(《生命》),诗歌礼赞坚定的信心,憧憬光明。比起《都市的冬》来,诗的手法有了变化,对于时代精神的认识也更加明晰,他“不居心夸张,不油腔滑调,不过于装点,朴厚而有热诚,‘诗如其人’”(王统照《序》)。

辟支佛因缘论

辟支佛因缘论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说八位辟支佛觉悟因缘

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全一卷。唐代澄观撰。又作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华严经七处九会颂。收于卍续藏第四册。本书乃总合颂分、释分二部分而成,以五言六十八句之颂,叙述八十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之要义。本书虽仅一万三千余言,然已将华严经要义揭示无遗,且其文辞平易,实为华严教海之入门书。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明代禅宗典籍。明无异元来撰,成正编。一卷。此书为揭举参禅中常犯毛病,指导参学人如何做工夫,发疑情,参公案的专书。中收“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内容。全书阐述直截简当,义理精明,切中肯綮,被认为是禅门的“切要新书”,是能禅做工夫求大悟门的必读书。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对此书评价甚高,在其论著中多所引用。

灯指因缘经

灯指因缘经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记述王舍城长者之子‘灯指’出家修道,证阿罗汉果之因缘。提示众生对殊胜福田种下少许善根,即能享人天之乐,进而入于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