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东平

丘东平
  • 姓名:丘东平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陆丰人
  • 出生日期:1910.5.16
  • 逝世日期:1941.7.28
  • 民族族群:

丘东平(1910.5.16—1941.7.28),现代作家 。原名潭月,字席珍。广东陆丰人。1924年考入陆安师范,参加晨曦社的文学活动。翌年加入共青团。后参加中共海丰党委主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任海丰青年工农俱乐部秘书长,负责出版《海丰青年》、《红旂》等刊物。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海陆丰人民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九· 一八”事变后,参加十九路军。由于与长官冲突而离开军队返香港,与人合办《新亚细亚月刊》,发表第一篇小说《梅岭之春》。不久,刊物遭港英当局禁止,到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1932年其成名作《通讯员》(小说)发表。1936年赴日本参加《东流》、《杂文》的出版工作。1937年回国,在上海与邵子南等办《小说家》月刊。这期间写了不少小说。抗日战争的形势推动他转向报告文学的创作,成为报告文学园地较早的耕耘者之一。其报告文学主要写抗日的血与火的斗争,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工作。后发起成立了鲁迅文艺社。1940年在苏北解放区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任教导主任;还成立了苏北文化协会,任理事。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为了掩护鲁艺的文艺战士突围而牺牲。他是“七月”派创作成就突出的小说作家,其小说刚健、粗犷,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茅山下》(因战事影响,只完成了前五章,收在小说集《茅山下》中),作品在反映根据地新四军军民对敌伪斗争的同时,还正面描绘了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和工农干部之间的思想性格矛盾。此外,还有短篇小说集《沉郁的梅冷城》、《长夏夜之战》、《红花地之守御》、《第七连》(内收有散文)等,中篇小说《火灾》、《给予者》(集体创作、丘东平执笔)。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出版了《东平选集》。

猜你喜欢的书

久堂先生集

久堂先生集

诗文集,二十四卷。朝鲜朴长远撰,由其子朴镔,朴铣编纂,出版于 1730 年。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

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

真仙直指语录

真仙直指语录

古代内丹术书。元玄全子集。二卷。收集道教全真派多位大师的语录,阐述修心养性、内炼丹道的道理。上卷五章,分别为:《马丹阳语录》、《刘长生语录》、《谭长真语录》、《丘长春寄西州道友书》、《郝太古语录》;下卷只有《尹和清语录》一章。收入《道藏》第九九八册。

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易学著作。又名《毗陵易传》。宋苏轼撰。全书共九卷。苏籀《栾城遗言》载:苏洵晚年作《易传》未成而卒,命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由此可知苏轼这本书包含了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的《易》解成果。苏籀《栾城遗言》:“苏洵作《易传》未成而卒,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今‘蒙’卦就是辙解。”书为苏氏父子三人所著,成于苏轼之手。解《易》近于王弼,但王弼惟畅玄风,此书则切于人事。文辞博辨,足资启发。《四库全书》作九卷,《直斋书录解题》作十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作十一卷。

味雪诗存

味雪诗存

味雪诗存,清朝陈钟秀(临谭东路梨园村人,生于1800左右,1876年卒)所作之诗集,原四卷,现仅存第三卷 。又有部分佚文出现于《洮州厅志•卷十五•艺文下•诗》与《临潭县志稿•第五册•艺文志》,共244首。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

三卷。又作《曹洞五位显诀》、《重编曹洞五位》。宋代慧霞编。全书收录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广辉的《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拣语》并序、《洞山五位显诀》、《天童四借颂》、《逐位颂》、《宝镜三昧》、《汾阳广智歌》、《曹山三种堕四种异类》等。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