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诒春

周诒春
  • 姓名:周诒春
  • 别名:字寄梅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汉口
  • 出生日期:1883
  • 逝世日期:1957
  • 民族族群:

周诒春(1883—1957),著名学者、教育家。字寄梅,生于湖北汉口,祖籍安徽休宁。曾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硕士,圣约翰大学名誉博士。曾任孙中山英文秘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首届董事,国民党政府农林卫生部长,1956年出任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周诒春从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17岁即担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数理科助教和英文教员。1910年自美留学归国后,参加了清廷留学生考试,授进士,点翰林。随即于1912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1913年出任清华大学第二任校长。


在其执掌清华数年间,因成绩卓著,建树极众,清华校刊曾如许评价:“历任校长无出其右”。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这是周诒春对清华乃至我国高等教育所作的一大贡献。他最先提出把清华改办成独立大学,一改过去那种“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一切”的做法,开现代中华民族高等教育之先河。


周诒春是清华“三育并进”的最早倡导者。他经常强调这样的思想:“今日之学生,宜着重德智体三育固矣。”他提倡和施行之德育,主要有以下数端: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鄙弃利禄观念;教育学生养成艰苦朴素,勤劳实干的精神;教育学生建立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精神。


在智育方面,除安排严整的正课外,周诒春还特别注意学生课外辅助性知识的训练和实际能力的提高。突出的是下列几项:(1)丰富多彩的演讲会和辩论会,包括学生自己的讲演比赛和请校外名人来讲演。梁启超、胡适、张伯苓等均在请之列。(2)创立会社。周诒春任职期间,清华各种会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3)刊物。当时清华出版之刊物,即使当今一般高等学校也难以望其项背。洪深、闻一多、梁思成等都曾发轫于斯。(4)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调查,这是他教育思想中心的创举之一,在今天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周诒春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的“强迫运动”就是他任内规定的,当时清华即建立了足球、篮球、手球、棒球、网球、长跑、游泳、武术等各种代表队。他不仅亲自主持每次全校运动会,还参加组织过三次清华运动会,两次全运会、一次远东奥运会。离开清华后周诒春曾一度去法国游览、随后连续四届被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1927年曾兼任燕京大学校长。1929—1939年被公推为北平协和医院托事委员会主席。抗战期间,在贵阳创办清华中学,该校很快便声名鹊起、遐迩闻名。1957年,周诒春病逝于上海。


周诒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东溪先生文集

东溪先生文集

二十卷,明徐霈撰。徐霈文集

台湾旅行记

台湾旅行记

本书(一册一一○面六六、○○○字)合刊三篇「台湾旅行记」,分由邱文鸾、刘范征、谢鸣珂撰着。按民国四年十二月间,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何缵(系甫)尝率领学生渡台旅行,辑有「台湾修学旅行报告书」一种,内载何氏「绪言」一篇及学生邱文鸾等「台湾旅行记」三篇。卷首并载有「参观要项」,计分农林行政、农林教育、农林制造、农林经营实地状况及渔业等。盖当时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已二十年,在日人殖民政策之下,各项建设发展甚速,颇为国人所注意;来台参观考察,时有其人。本书已略去原报告书之「绪言」以及卷首各项记载,易以今名,亦可谓民初国人来台考察报告书之一;诚如何氏「绪言」有云:「非徒骋游观已也」。

外科心法

外科心法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七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博览群书,善取众家之长,是书在广集诸家医论基础上,于嘉靖七年(1528)撰成。卷一至卷二集各家外科医论。卷三至卷六为治疗外科诸证医案,及外科针灸之法。卷七为各卷所用方药,并附验方。薛氏博采各家医论,不拘泥于成方、成法,有独到见解。书中所载医案,条分缕析,辨证准确,方药允当。有明嘉靖七年(1528)新书堂刻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贻经堂镌本(附外科选要)。

二十四赋品

二十四赋品

《二十四赋品》是清朝魏谦升仿照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创作的,是关于诗歌、辞赋创作的理论著作。《二十四赋品》对于诗赋的结构、声律、情韵、骈俪等方面逐一进行了阐述,涉及语言艺术风格,语法修辞等方面,对于诗歌、辞赋的创作和研究有指导作用。

申日儿本经

申日儿本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佛说德护长者经》同。而事稍略。疑是小机所见。与根本律部中同。此经与月光童子经共记德护长者经所说月光童子之事。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梵文Mahāvai-pulyamahāsannipātasūtra) 略称《大集经》。佛经名。大集部诸经的汇编。北凉昙无谶等译。六十卷。据称是佛陀向四方菩萨所说的大乘佛法,以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思想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密教说法,有些经包含陀罗尼和梵天等诸天护法的内容。全经有十七分,第一至第十一分(二十六卷)、第十三分(三卷)是昙无谶译;第十二分(四卷)是南朝宋智严、宝云译;第十四至第十六分(共二十五卷)是隋那连耶舍译;第十七分(二卷)是东汉末安世高译。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别行异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