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

文彦博
  • 姓名:文彦博
  • 别名:字宽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
  • 出生日期:1006年10月23日
  • 逝世日期:1097年6月16日
  • 民族族群: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天圣五年进士及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出为河东转运副使,迁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历知秦、益二州。庆历七年,召拜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五)。命为宣抚使,讨伐贝州王则叛军。八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御史唐介劾其以内庭进用,罢政,知许州,改知永兴军。至和二年,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嘉祐三年,出判河南府,封潞国公;改判大名、太原府,再判河南府。治平二年,自淮南节度使入为枢密使。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求外任。熙宁六年,出判河阳,徙大名府。元丰三年,除太尉,复判河南府;请老,以太师致仕,闲居洛阳。绍圣初,章惇秉政,言者劾奏其朋附司马光,降太子少保。四年卒,年九十二。崇宁间附元祐党籍;后追复太师,谥忠烈。彦博连事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退居洛阳后,与富弼、司马光等置酒赋诗相乐,谓之洛阳耆英会。喜为文辞,承杨亿、刘筠之后,诗学西崑体,有晚唐风韵,王士禛尝举其“云淡天迷楚,楼高地占秦”(《见山楼》),“杨柳亭台暮,梨花院落深”(《深院》),“小阁登临春暮时,绮栏飞闼映游丝”(《登通山阁》),“高楼闲背夕阳登,眇眇长怀不自胜”(《寓怀》),以为其妙处不减温、李(《池北偶谈》卷一四)。为文不事雕琢,通达晓畅,切于时用,叶梦得以为“未尝有意于为文,而因事辄见,操笔立成,简质重厚,经纬错出”(《文潞公略集序》)。集中有赋多篇,《鸿渐于陆赋》、《经神赋》用典精当,不露痕迹(《赋话》卷五),为时人传诵。文彦博原有文集藏于家,后经靖康战乱散佚,其少子维申复辑得诗文二百八十六篇,编次为《略集》二十卷(叶梦得《文潞公略集序》)。嗣后递有增补,南宋时有《文潞公集》四十卷、《补遗》一卷传世。《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艺文志》七称有《文彦博集》三十卷、《显忠集》二卷。现存《文潞公集》四十卷,有明嘉靖五年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诗》卷二七三至二七八录其诗六卷。《全宋文》卷六四一至六五九收其文十九卷。事迹见《文忠烈公彦博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三)、《宋史》卷三一三本传。

文彦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野鸭

野鸭

五幕悲喜剧《野鸭》发表于一八八四年十一月。早在这一年九月初,易卜生就在一封信中预告,这个剧本和他过去的剧本在许多方面不一样,很可能引起争论。它可能把年轻的作家引上新的创作道路,可以说这是件“很好的事”。这里指的是他过去所宣扬的缺乏理想的危险性,现在开始强调强迫别人接受不切实际的“理想”的危险性,还有他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一八八五年一、二月间,这出戏在挪威、瑞典、丹麦各大剧院上演,舞台效果很好。关于这出戏的评价,也如剧作家自己所说,有人赞叹不止,有人竭力反对,意见分歧是明显的。 剧情是在两个家庭间展开的,一个家包括工商业资本家老威利和他的儿子格瑞格斯,另一个家包括照相馆老板雅尔马,他的父亲老艾克达尔中尉,妻子基纳和女儿海特维格。启幕之前,两家已有一段纠葛。艾克达尔和威利曾合伙经营一家林业公司,由于非法交易而受到政府取缔,狡诈的威利说他什么也不知道,结果艾克达尔一人承担全部罪责。艾克达尔出狱时,一点办法也没有,威利让他在办公室抄写文件,报酬优厚。他还把自己玩弄过的女仆基纳许配给雅尔马,并资助雅尔马学照相,成家立业。充满幻想的格瑞格斯对父亲很不满意,长期在父亲的一座矿山工厂工作。

荆川先生文集

荆川先生文集

诗文集。明唐顺之撰。十七卷,外集三卷。顺之字应德,世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学问渊博,留心经济。天文、地理、乐律、兵法、数学等无不精研。晚年曾督领兵船在崇明岛抗击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是集为无锡安如石所编,王慎中为之序。其文章在明代中叶屹然为一大宗,风格平易,流畅生动,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号称“唐宋派”。与前后七子等拟古主义相对抗,辑有《文编》,选录左、史乃至韩、柳、欧、苏、曾、王等古文,由此可窥见其师承及文章法度。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万历元年(1573)重刻本。《四部丛刊》据万历重刻本影印。又有清康熙间唐氏刻本,光绪间江南书局刻本。

碎簪记

碎簪记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6年11月、 12月《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三、第四期。作于1916年,刊于同年《新青年》杂志。袁世凯复辟称帝时,青年才子庄湜因拒绝在为袁氏劝进文字上签名而被捕,后被杜灵远营救获释。庄湜在杜家与灵远之妹灵芳相恋,并缔结婚约。此事被庄湜叔父发觉,竭力反对其侄与灵芳的自由恋爱,并软硬兼施,迫使庄湜娶“工刺绣、通经史”的莲佩。但庄湜专情于灵芳,誓不从命,其叔将灵芳赠予庄湜的定情物玉簪击碎,并劝说灵芳与其侄断绝往来。最后,莲佩因不能获得爱情而自杀,庄湜因精神折磨而病死,灵芳亦自缢殉情。作品通过一桩婚事逼死三个青年的悲剧,猛烈抨击封建礼教虐杀人性的罪恶。结局虽写得过于伤感,但作者对庄湜反封建名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深表同情。

录异传

录异传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说钩沉》。该书产生的时代亦不能确知。据鲁迅辑本所录,有晋隆安中事,可以推知其成书约在东晋末或南朝。《录异传》属于杂鬼神志怪,所记内容起自周秦,迄于东晋的鬼神、妖异、奇闻、怪事之类的传说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凡三卷。东晋法显译。又作方等泥洹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佛陀入灭前后之情况。属小乘涅槃经。本经缺少大乘涅槃经所说之‘佛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等论旨。其异译本有三:(一)西晋白法祖所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二)东晋译(译者不详)之般泥洹经二卷,(三)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之长阿含游行经三卷。此外,今人巴宙亦译有大般涅槃经,系从南传巴利文经典译出。[开元释教录卷十三、出三藏记集卷二、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六、法经录卷三]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佛教著述。清续法集,法贤校。一卷。此书以莲花的开放、颜色和生长等为喻,讲述唐法藏的判教学说和华严宗的基本教义,故名。书中谓:“如来说经,《华严》为极;古德判教,贤首而极。今依彼教观,开合五位百法。若非大经莲花,无由取喻开悟。”“五位”即时、仪、教、宗、观,与《贤首五教仪》所述内容相同。“百法”是五门的展开,即“十时”、“十仪”、“十界”、“十对”、“十玄”、“十度”、“四法界”、“六相”、“三时”、“三觉”、“三观”、“十一宗”、“五教”等,再加上“四谛”、“三性”、“三空”、“二自觉”算为“五法”,总为“百法”。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