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心源

- 姓名:陆心源
- 别名:字刚甫,号存斋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州市月河街
- 出生日期:1834
- 逝世日期:1894
- 民族族群:
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月河街(今湖州市月河街)人。天资聪颖,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精通九经,尤精于郑、许之学。先后拜名儒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为师。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苕上七才子”之称。清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按例以知府分发广东,随总兵刘长佑赴直隶镇压太平军,为刘长佑所赏识,并被推荐为道员。同治四年(1865),任广东南韶兵备道,六年调高廉道,送部引见。十一年,任福建盐运使,总办税厘通商善后诸局并海防事宜,后置粮盐道。因与上司不和,多次被诬陷、迫害,遂以母年高为由,请求归里。两年后,其上司仍以盐务损耗罪名参奏,终被削去官职。返归故里后,在城东莲花庄旁辟一小园,取名“潜园”。园中有“四梅精舍”、“五石草堂”等16景,以清旷雅致闻名。又独资建升山桥,修复安定、爱山两书院,修建仁济善堂,举办义学等,当地百姓交口称誉。光绪九年(1883),经山东巡抚张曜和直隶(今河北省)总督李鸿章保奏,得旨恢复原职,交军机处记名简放。十九年,光绪帝召见,褒奖“著作甚多,学问甚好”。归途中,路经天津时染疾,次年卒于湖州。
陆心源酷爱藏书,见异书必倾囊以购。尤其在削职家居期间,趁大江南北兵变纷繁,收购大量珍贵书籍,其中宋刻本100多种,元刻本400多种。建藏书楼三处,分别收藏: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一名“守先阁”,藏明、清刻本。一名“十万卷楼”,藏普通书籍。
陆心源学识渊博,著述甚富。古书源流、金石考证方面,著有《仪顾堂文集》、《仪顾堂题跋》、《续跋》、《金石粹编续》、《金石学录补》等。鉴别藏书画方面,著有《皕宋楼藏书志》、《穰黎馆过眼录》等。记述故乡风雅,补志阙遗的,有《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宋诗补遗》、《群书校补》、《吴兴诗存》、《归安县志》等。考证宋史繁衰、党禁始末的,有《宋史翼》、《元祐党人传》。合署《潜园总集》,计940余卷。刊刻《湖州丛书》、《十万卷楼丛书》,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颇有地位和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此书大旨,宗主北宋程颐“义理”之学;题为《翼传》,即“羽翼”《周易程氏传》之意。但书中亦有不取程氏之说,而别阐一理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国人之公毒
政论文集,黄远生撰,发表于东方杂志1916年,1916年年初,黄远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国人之公毒》一文,明确表示“搜求公毒为救国之第一义”,而所谓“公毒”,“一言蔽之曰,思想界之笼统而已”“中国今日之输入外国制度与学术也,一切皆以笼统主义笼统之”。在之后一期的《东方杂志》上,黄远生又发表《新旧思想之冲突》一文,强调“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本源所在,在其思想。夫思想者,乃凡百事物所从出之原也”忏悔录发表于1915年第12卷第11期,反省发表于1915年第12卷第12期,想影录1916年第13卷第2期。
梁公九谏
宋代讲史话本。今存《梁公九谏》卷首有一篇佚名序文,略云: “世有《梁公九谏词》者,即赵歧所谓外书也。传述既久,旧本多谬,与本传互有异同,观者不能无惑。今三复参考,订其讹而补其缺。”据此,知今传本《梁公九谏》是在唐五代以来流传的《梁公九谏词》的基础上改订而成的。当成于北宋仁宗明道二年 (一○三三) 以后。宋元以来向无刊本,公私藏家目录亦未见著录。清初钱曾《读书敏求记》及《述古堂书目》始见著录。讲述武则天废东宫太子为庐陵王,贬房州,欲立侄武三思为储君,诸大臣尽皆拜舞称贺,惟宰相梁公狄仁杰不图富贵,冒死直言,屡为劝谏,终于使武则天感悟,复立皇太子。所述故事与史书互有出入。今有《士礼居黄氏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守弱学
讲述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人生胜经)》。《守弱学(人生胜经)》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生动性、可读性等特点。
宗门拈古汇集
凡四十五卷。清代僧白岩净符编。康熙三年(166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编集自佛祖至南岳下三十三世、青原下三十六世诸师之拈提、机缘;系自宗门统要续集,集录宋、元以前者之拈提语,并补其机缘,对于‘统要’未载之宋、元以后者,则次第续列。其广搜各方语录、行状、碑铭,凡一拈一别、一代一征,皆依统要体例增订编列,得一七○○则,系公案之集大成者。
摩尼罗亶经
一卷,东晋竺昙兰译。陀罗尼杂集第八卷之别出。说除灾厄之法。摩尼罗亶之义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