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

陈鼎
  • 姓名:陈鼎
  • 别名:原名太夏,字定九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
  • 出生日期:1650年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鼎(1650年—?),清学者。原名太夏,字定九,又字九符、子重,号鹤沙,晚号铁肩道人。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现周西村人)。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现周西村人)。少年随叔父远至云南,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考察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对云南、贵州一带的地理、历史情况很有研究,后返归周庄故里定居,陈鼎到了晚年,倦游归隐,回到故乡周庄陈家仓,整理自己的著作,将之刊刻付梓。陈鼎活到60多岁。他的著述颇丰,可称著作等身。死后葬于砂山五峰顶北麓。


少喜任侠,长乃折节读书,留心史事,尤注意于乡邦文献。明亡后,虑史之失传,乃橐笔奔走海内,计二十余年。康熙四年流寓云南,游历云南、贵州,著《滇黔纪游》。曾采访死难死事忠臣义士事迹,得四千六百余人,著成 《忠烈传》六十余卷,但被人窃去。后寓无锡惠山倪高士祠,整理旧稿,仿《元祐党籍传》之例,著《东林列传》二十四卷。此书系据《东林党人榜》等篇所榜示人物纂辑而成,可补《明史》之缺。所著还有《留溪外传》十八卷,亦记明末清初之事。还著有《留溪草堂诗稿》、《黄山史概》、 《竹谱》、《荔谱》、《蛇谱》等。

猜你喜欢的书

嵩山集

嵩山集

宋代诗文别集。54卷。晁公遡撰。本集原刊行于乾道四年(1168),皆为作者守眉州之前的作品。据师璿序称:“尝窥公所谓《抱经堂稿》者,以甲乙分第,汗牛马而充栋宇,傅甫之所得殆管中之豹。”因而此集当非作者全集。其书卷1为赋5篇,卷2至卷14为古今体诗452首;以下诸卷为表、笺、状、青词、启、乐语、文、柬、札子、书、序、记、杂著、传、墓志等各体文章,其中启10卷、柬5卷、札子11卷。卷首载师璿序。序称其文章“雄深雅健,钜丽俊杰”。《四库全书总目》亦称:“王士祯尝评其诗,谓在无咎、叔用之下。盖体格稍卑,无复前人笔力,因由一时风气使然,而挥洒自如,亦尚能不受羁束。至其文章,劲气直达,颇有崟崎历落之致。以视景迂、鸡肋诸集,犹为不失典型焉。”北京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均藏有本集的清抄本。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唐史崇玄等编撰,一卷。简称《妙门由起》。前有唐玄宗《一切道经音义序》,《序》称命道士及两宫学士披考《玉篇》、《说文》等群籍,给现存的一切道经标注音义,凡一百四十卷,并不包括音义目录与经目。史崇玄的《妙门由起序》则说,据京中藏内见在经二千余卷,以为音训,成《一切道经音义》并撰《妙门由起》六篇;所音经目与旧经目录共计一百十三卷。据今人陈国符考証,此文实是史崇玄等奉旨撰《一切道经音义序》,而误题为《妙门由起序》。《一切道经音义》为道教字典,今佚。现存《妙门由起》六篇,节录道经分为六门,述道教与道经的源流,实为道教类书。所引用道经七十七种,对研究道籍有一定参考价值。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

绝海和尚语录

绝海和尚语录

凡二卷。又称绝海国师语录、绝海录。日僧绝海中津(1336~1405)撰,俊承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明僧道联所撰之序说惠林寺语、承天寺语、偈颂、真赞、自赞、佛智广照净印翊圣国师年谱等。

一向出生菩萨经

一向出生菩萨经

梵名Anantamukhasa^dhakadha^ran!i^ 。全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系佛对舍利弗说入无边门之陀罗尼。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之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为同本异译。佛将入涅盘,敕目连集一切声闻缘觉,又敕菩萨集十方菩萨,舍利弗请说法,佛为说陀罗尼,及修行种种四法,亦说过去然灯佛,阿弥陀佛,闻法得菩提事。

文殊悔过经

文殊悔过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说悔过之法。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狐疑所蔽,有如来齐光照耀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劝助,请法,兴供,回向,发愿,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劝助,即随喜也)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拿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拿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