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佩克

恰佩克
  • 姓名:恰佩克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捷克
  • 出生地:马莱·斯瓦托尼奥维采
  • 出生日期:1890年1月9日
  • 逝世日期:1938年12月25日
  • 民族族群:

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1890年1月9日—1938年12月25日),捷克作家。生在马莱·斯瓦托尼奥维采一个医生家庭。哥哥约瑟夫·恰佩克(1887~1945)是画家兼作家,后来被法西斯关进集中营,惨遭杀害。卡莱尔·恰佩克在故乡中学毕业以后,到布拉格大学攻读哲学,后又去巴黎和柏林深造。1915~1920年当图书馆馆员、家庭教师和新闻记者。在中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 1908~1913年间写的作品,后来编成短篇小说集《克拉科诺什的花园》,于1918年出版。恰佩克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是与哥哥合写的散文集《闪光的深渊》(1916)。1917年,他单独出版短篇小说集《基督蒙难》。这部作品和后来的《痛苦的故事》(1921)反映了作家的世界观的复杂性,流露出悲观情绪。


1920年,恰佩克发表社会幻想剧《万能机器人》,轰动欧美剧坛。翌年应邀担任“葡萄园”剧院的导演,并且与哥哥合写剧本《昆虫生活景象》,讽喻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接着又有长篇小说《专制工厂》(1922)和《原子狂想》(1924)等陆续问世。


恰佩克是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相对论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因此世界观非常矛盾。20年代中期,他在政治上步入歧途,直接为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的政策效劳,成了总统马萨利克的知心朋友,并且著书宣传阶级和平共处和社会渐进的改良主义思想(《和马萨利克的谈话》, 1928~1935)。但另一方面,他在创作中坚持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写了短篇小说集《从一个衣袋里掏出来的故事》(1929)和《从另一个衣袋里掏出来的故事》(1929),以及长篇小说三部曲《霍尔杜巴尔》(1933)、《流星》(1934)和《平凡的生活》(1934)。这些作品也暴露了作家的苦闷情绪。 30年代中期,在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下,恰佩克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他从悲观主义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担任了国际保卫文化作家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分会的领导工作,热情支持西班牙共和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他的创作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写的社会幻想小说《鲵鱼之乱》(1936)、中篇小说《第一救生队》(1937)、剧本《白色病》(1937)和《母亲》(1938)等,揭示了法西斯势力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号召人们为消灭法西斯而战斗,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在艺术上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运用了现实描绘与怪诞虚幻相结合的手法,比较深刻地暴露了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本质。

恰佩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运甓漫稿

运甓漫稿

明代诗词别集。李昌祺(名祯,以字行)著。7卷。初刻于正统年间。原题“河南左布政使庐陵李祯著,江西吉安府知府江浦张瑄校,江西吉安府儒学教授郑纲编”。集前有正统元年(1436)陈循序,正统三年李时勉序。其集皆古近体诗及诗余。今存有此刻本。另外,还有《四库全书》本。其诗受到大多数诗论家推崇,陈循序称其“本之以理,充之以气,故(其诗)雅淡清丽,宏伟新奇,无不该备,不必远较于古,就今而论,千百之中不过数辈。”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诗“务谢朝华,力启夕秀,取材结体,颇与段柯古相似”。《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其诗“一变绮靡纤巧之习,而以流丽出之,故别饶鲜润,迥异庸芜。”陈田《明诗纪事》同样指出:其诗“色新意古,诸体并工,在永乐诗家中,独标一格。当时选二十八士进学文渊阁,有才如此,不与其列。操鉴衡者,能辞其咎乎。”也有少数诗论家略有异议,如郑瑗《井观琐言》认为其诗“浮艳太逞,不类庄人雅士所为”。看法不免迂腐。今观其集,确有不少清丽华赡之作,丽而不腻、不俗。在当时诗坛可算是一位佼佼者。

文毅集

文毅集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乐初,擢为侍读,并与黄淮、杨士奇等人直入文渊阁,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明成祖重视。后为汉王高煦所恶,数构谗言,先谪广西,又改交阯,永乐九年(1411)被逮下狱死。著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但解缙殁后多已散佚。天顺初,金城黄谏始辑刻其遗文为三十一卷。嘉靖中,罗洪复与解缙从孙解桐辑成十卷。此集共十六卷,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其十世孙解悦所补辑。解缙才气故逸,为文兴之所至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当时有才子之目。其文雄健奇古,佳者直逼司马迁、韩愈,甚有功力。至于其奏议,如《大庖西封事》、《白李善长冤》诸篇,俱明白剀切、流畅颇有气势。其诗风格与文章相似,“颇似李杜”,蔡朔认为其诗“豪纵放逸,一自胸中流出,譬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览者为之心惊目骇。”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经》,撰人及时代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仅二百余字,乃太上灵宝天尊说。谓世间善男善女若有灾厄。只须念诵此经,向玉皇天尊大道圣真忏悔,即可禳灾度厄,所求如愿。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和气汤”,并读“九字经”等法。临别授书,言铁脚道人所纂。书中所述多注重精神修养,所录“警身纂要十五条”系劝人为善、清心寡欲之说;“摄生纂要二十八条”为养神炼气、饮食调理之道,皆是老年保健良方。有明嘉靖间 《洪楩辑刊》 本。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是蒋廷黻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 追随蒋廷黻的回忆,读者可领略湖南城乡清末到民国的人文变迁;感受作为非官派留学生在美半工半读的艰难,如体力劳作换取食宿的艰辛,上门推销图书却一无所获,在餐馆打工收到女友母亲小费的窘迫,等等;还能清晰看到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所接触到的学者及其观点,如何影响到蒋廷黻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理念。 跟随蒋廷黻的国内外游历,读者还可以遍观30年代的苏联、英、法、纳粹德国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也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独具魅力的北平、贫困却伟大的西安,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风貌,乃至战前东北的经济繁荣和内部矛盾等。 随着蒋廷黻的工作,读者可以了解南开和清华历史系的创建和完善,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公务系统的繁琐和僵化。 人物方面,除有知遇之恩的蒋介石及诸多国民党高层官员外,书中还提到一起创办《独立评论》的友人胡适、丁文江等,其他如张伯苓,罗家伦、鲁迅、张学良、杨树达等,着墨不多,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侧影。

遗日摩尼宝经

遗日摩尼宝经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