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 姓名:李清
- 别名:字心水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扬州兴化人
- 出生日期:1602
- 逝世日期:1683
- 民族族群:
李清(1602—1683),字心水,一字映碧,号碧水翁,晚号天一居士。李春芳玄孙,清初扬州兴化人。
幼年早孤,伯父长敷爱同己出,悉心课读,清亦刻苦自励。崇祯四年(1631)登进士第,授宁国府推官。在任循法无私,当罪则罪,不当者,悉予平反,治绩称最。擢刑科给事中,因上书论尚书刘之凤不职状,又疏言尚书甄淑用刑刻深,反为淑所劾,谪调浙江布政司照磨。旋起为吏科给事中。弘光立,为工科都给事中。先是,清请定开国靖难及正德、天启死谏诸臣赠谥,不果行,议者或以为迂。清浩然而叹,曰:“士大夫廉耻丧尽矣,不于此时显微阐幽,激发忠义之气,更复何望耶!”至是复上疏请之,而李善长等14人、方孝儒等78人、陆震等14人、左光斗等9人并有追谥或赠官追谥者。清奉事两朝,三居谏垣,先后上数十疏,均不获报。寻迁大理寺左丞,遣祀南镇(在今福建境内),甫及杭州,而南都(今南京)已失守。乃间道趋松江,又渡江寓高邮。后归里,隐居枣园凡三十八年,杜门撰述,屡荐不起。清初修《明史》,诏征天下书,子李柟以《南渡录》、《三垣笔记》上之。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年八十二。明年,康熙首次南巡,曾优礼垂问,御书“多识畜德”额表闾里。
李清治学严谨,持论公允,尤邃于史学,著述至千余卷。举其要者,如:
《南北史合注》191卷。此书与清别著《诸史同异录》《历代不知姓名录》《南唐书合订》原已收入《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弘历帝抽阅李清所作,以为“妄逞臆说,任意比拟”,下令禁毁。所幸除《诸史同异录》外,余三书皆撤出而未毁。今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三垣笔记》3卷补遗3卷附识3卷补遗1卷。此书记崇祯、弘光两朝李清官刑、吏、工科给事中时朝章典故,大臣言行。目见者为本书,耳闻者为附录,记事翔实,去取惟精。1982年中华书局印行之顾思点校本最为完备。
《南渡录》6卷。此书为纲目日记体逐日记载弘光朝之大事记,始于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迄于弘光元年(1645)五月,所记皆李清耳闻目验,较他书为详实可信,且无门户之见,堪称实录。此书为李清后人家藏,而抄本多有流传外地者。及至1986年,扬州师院黄俶成君,费数年搜罗之功,竟获致《南渡录》抄本共十二种,复以徐恕旧藏之贻安堂本、李详迻录并具眉批之家抄本为底本,与别本逐一参校,补阙正讹,去芜存菁,出校记凡262条,经其剔抉爬梳,《南渡录》庶得近乎本来面目。1999年入编《南明史料》8种,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别著存世者,尚有《甲申日记》8卷、《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1卷、《史略正误》2卷、《鹤龄录》1卷、《三垣奏疏》5卷、《谏垣疏草》不分卷、《折狱新语》10卷、《女世说》4卷、《梼杌闲评》50回、《公余录》2卷。已佚者,不具录。
李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陶说
清代陶瓷著作。朱琰撰。6卷。分说今、说古、说明、说器4篇。卷一《说今》篇,有饶州窑和陶冶图说2节;卷二《说古》篇,有原始和古窑考2节;卷三《说明》篇,有饶州窑和造法2节;卷四至卷六《说器》篇,上溯唐虞、周商,下至唐、宋、元、明,依照历史沿革,按窑、按器分条叙述,广征博引,但不加评述。此书按陶瓷器出现的顺序作历史性介绍,叙述了明、清两代饶州窑和其他代表性官窑的瓷器及制造技术,是较详尽系统地论述古代陶瓷的著作,是一部著名的陶瓷史。初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称鲍廷博本。以后曾多次重刻,传本较多。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奇岛
《奇岛》是海外较早涉及文化乡愁主题的代表作,也是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著名小说。故事的背景被置于与世隔绝的泰勒斯岛,岛上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文化背景的不同,促使性格各异,但他们之间却能和睦相处。实际上,它是作者构想的一个乌托邦镜像。《奇岛》的主人公劳思是奇岛上人们的精神领袖,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林语堂理想之中的主人公应具有的文化素养、个性品质。这种素质和品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在岛上人们的眼中,劳思秉承着儒家高雅的智慧,有着老庄超脱澄明的心境。这是一部读之让人神往,令人陶醉的小说。
蛮窟风云
《蛮窟风云》是民国作家朱贞木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全书共分三十个章节 。现在先说金驼寨,在滇南石屏州异龙湖畔金驼峰上。这金驼峰也是云南著名哀牢。山脉的分支,面积有五六十里方圆。凡在金驼峰居住的尽是龙姓苗族,无形中这五六十里面积,变为龙家苗的势力范围,而且形势天险,出产富厚。在金驼峰深处,有一座高接云霄的峭壁,叫作插枪岩。岩壁中分,从顶挂下百丈长的一条大瀑布,终年喷琼曳玉,趋壑奔涧,弯弯曲曲分布成峰脚下二十八道溪涧,又从这许多溪涧汇聚一处,泄注于金驼峰后异龙湖中。这峰内二十八条溪涧是龙家苗族的水道,又是金驼峰的富源。原来金驼峰所以出名,因为峰势起伏,宛似骆驼,而且夕阳反照到处金光闪铄,蕴藏着无量金矿。插枪岩便是矿苗发现所在,终年无量金沙顺着瀑布冲刷而下,分流二十八道溪内。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章回小说。著者不详。四十二回。叙汉武帝时,河南洛阳马俊与柳絮、郝联、包刚结为兄弟。马俊因路见不平,打死恶少,逃亡至荆州丹凤山落草,得鬼谷子门人萧士达收为徒弟,被赐予三合明珠宝剑一口,飞天帽一顶。因山寨屡败官军,朝廷派柳絮父柳眉带兵征讨。柳絮在京城,被公主掷彩球招为驸马,遭奸相屈忠成陷害,逃出京城,流落民间。马俊知来征讨者为柳絮之父,不与交战,带飞天帽飞入京城。值奸相屈忠成谋刺皇帝,被俊侦知,入宫救驾。屈忠成事败逃至东炮山为寇。马俊寻访柳絮至虎跑山,遇盟弟包刚,并救出被陷的柳絮。其时屈忠成得龟精之助,屡败官兵,自称魏王,欲夺天下。马俊奉命征讨,得观音及萧士达相助,终获全胜,杀屈忠成,班师回朝。为英雄传奇小说与神魔小说合流之作。约成书于嘉庆末年,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经纶堂刊本。另有光绪四年(1878)刊本。
测海集节钞
测海集节钞,一卷,清彭绍升著并叙,弟子节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