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浊

非浊
  • 姓名:非浊
  • 俗姓:张。字贞照
  • 性别:
  • 朝代:辽代
  • 出生地:范阳(河北涿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063
  • 民族族群:

非浊(?~1063),辽代僧。范阳(河北涿县)人,俗姓张。字贞照。辽兴宗重熙初年礼圆融国师为师,未几罹患脚疾,遂隐于盘山修白伞盖法,常于宴坐诵持时有山神敬侍,久之病愈。重熙八年(1040)冬敕赐紫衣,十八年授‘上京管内都僧录’,后转任‘燕京管内左街僧录’。及道宗即位,加赠‘崇禄大夫检校太保’。清宁二年(1056),进任‘检校太傅太尉’,赐号‘纯慧大师’。师广罗搜访缺章,修治睿典,撰成随愿往生集二十卷,进呈御筵后入藏。六年春,道宗幸临燕京,以师为燕京管内忏悔主菩萨戒师而受戒。九年四月,示寂于竹林寺,世寿不详。《往生集》今佚,非浊另集有《三宝感应要略录》三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一。《全辽文》卷七录《三宝感应要略录序》及《偈》两篇。生平事迹见《全辽文》卷八《非浊禅师实行幢记》、《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辽南京奉福寺沙门释非浊传》。

非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原本周易本义

原本周易本义

朱熹著。成书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在《答黎季忱》中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相分,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卷,十翼自为十卷,卷首载有《九图》,卷末有《周易五赞》和《筮仪》。后人董楷等将原书割裂,重组成四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将《彖传》、《象传》、《文言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故有十二卷与四卷本之别。清《四库全书》收录原本《周易本义》为十二卷,系南宋咸淳间吴革刊本。《四库全书》另收录四卷本《周易本义》,系董楷等割裂本义以附程传的经传参合本。在原本《周易本义》里,朱熹着重依据《周易》的经传体例来探究《易》的卜筮之义,同时也阐发义理,主张通过象数去讲义理。该书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既济真经

既济真经

又名《吕祖御敌既济真经》,一卷,著者佚名,原题“纯阳纯阳演正孚佑帝君”“门人紫金光耀大仙邓希贤笺注”。该书为一部专门探究房室养生之典籍。说理精深,似有故弄玄奥之嫌。版本早已失传。此次整理版本乃由东瀛手抄辗转而来。

汇评全本金瓶梅

汇评全本金瓶梅

汇评全本金瓶梅,正文以全本新刻绣像批评本为底本。批语包括(李渔)新刻绣像批评本、张竹坡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本、文龙在兹堂本手书批评的全部批语。张竹坡批评本批语以齐鲁书社四大奇书本核对,新刻绣像批评本批语以侯忠义、王汝梅《金瓶梅资料汇编》核对,文龙在资堂本手书批语以刘辉《金瓶梅版本研究》核对。

向导

向导

忍住痛,刘妈拚性命地想从这破庙宇里爬出来,牙门咬得绷绷紧。腿上的鲜血直流,整块整块地沾在裤子边上,象紫黑色的膏糊,将创口牢牢地吸住了。
她爬上了一步,疼痛得象有一枝利箭射在她的心中。她的两只手心全撑在地上,将受伤的一只腿子高高抬起,一簸一颠的,匍匐着支持到了庙宇的门边,她再也忍痛不住了,就横身斜倒在那大门边的阶级上。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

王力所写的讲述诗词格律基本知识的书。为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 中的一种,收入《文集》 第15卷(据《丛书》 本1977年第2版)。本书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除“引言” 外,共4章: 第1章“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讲诗词的韵、四声、平仄和对仗的基本知识; 第2章 “诗律”,讲诗的种类、律诗的韵、律诗的平仄、律诗的对仗、绝句、古体诗; 第3章 “词律”,讲词的种类、词谱、词韵以及词的平仄和对仗; 第4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讲诗词节奏、诗词的语法特点。本书的 “结语” 强调: 任何规律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格律也不能是例外; 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但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先要熟谙格律,才能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