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

余治
  • 姓名:余治
  • 别名:字翼廷,号莲村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无锡人
  • 出生日期:1809
  • 逝世日期:1874
  • 民族族群:

余治(1809~1874),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晚署木锋先生,门人私谥“孝惠”,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慈善家、戏曲作家。好戏曲创作,作品甚多。内容多为劝人行善,宣扬忠孝节义。同治十三年于苏州病卒。


余治幼时家贫,九岁读书于塾,十五岁训蒙里中,以馆谷养亲。道光十五年(1835)补金匮学附生。十九年(1839)肄业于江阴县暨阳书院。二十二年(1842)应江阴少尹姚某之聘,就署教读。以乡塾旧有读本《神童诗》、《千家诗》诸书词意卑陋,仿其体例别撰五七言诗以课童蒙,名曰《发蒙必读》,不署姓氏,刻印分送,各塾争相传写。后又撰《续神童诗》、《续千家诗》。二十五年(1845)集资设义塾数处,供贫家子弟读书。二十八年(1848)以其地多溺女,倡立“恤产保婴会”。先后曾五应乡试不中,至咸丰二年(1852)“乃绝意进取,专以挽回风俗,救正人心为汲汲”。八年(1858)由附生保举训导,加光禄寺署正衔。早肄业于江阴县暨阳书院。五应乡试不中。咸丰八年(185)由附生保举训导,同治五年(1866)充广方言馆监督。六年(1867)赴上海,在上海县城西设普育堂。


余治是第一个创作大量皮黄剧本的文人剧作家,一生编撰皮黄剧本数十种,并组织一班孤苦无告的穷孩子,成立童伶戏班,请梨园老艺人教戏,自己亲自指导排练,赴各地演出。虽“资用屡困,谤讥屡作”,仍“力经营之不少衰”。郑振铎评曰:“他并不用传统的昆曲来组成他的剧本。他的剧本唱白,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皮黄调’的式样。这是他的足以自立于中国戏史上的一端”。所撰皮黄剧本共三十余种,现存《后劝农》、《活佛图》、《同胞案》、《义民记》、《海烈妇记》、《岳侯训子》、《英雄谱》、《朱砂痣》等二十八种,辑为《庶几堂今乐》初集、二集,有光绪间刊本。尚有《苦节记》、《状元福》、《巧还报》、《人兽记》、《五雷报》、《孝友图》等数种,已佚。其他作品有《尊小学斋诗文集》六卷、《得一录》十六卷,皆刊行于世。

余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大西庇阿

大西庇阿

《大西庇阿:胜过拿破仑》是关于古罗马著名军事天才西庇阿的传记。西庇阿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方面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在扎马战役中打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而著称于世。本书刻画了西庇阿的神机妙算和用兵如神进而讲述了西庇阿自出生至逝世的传奇经历;以严谨的写作态度,参照作为西庇阿忠诚部下 的朋友波利比乌斯留下的作品,从难以寻觅的少量关于西庇阿的史料中寻找历史的真相,挖掘每一个历史的点点滴滴,以真实的史料和有理有据的分析还原西庇阿的精彩人生。

吴都文粹

吴都文粹

地方诗文总集。十卷,卷三至卷七为诗。宋郑虎臣编纂。郑虎臣字景兆,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会稽尉。南宋德祐初,自请监押奸臣贾似道,押至漳州木绵庵,椎杀之。郑虎臣为吴中巨富,热心当地文献,辑此书以存苏州风土演变痕迹。吴中,宋代称平江府,包括今江苏苏州、吴江、昆山、常熟、太仓、嘉定等地。书中所收皆为历代至南宋有关吴中诗文,作者未必皆为吴人。所选录诗以东吴陆机《吴趋行》开篇至宋为止。入选作品多有考订文字,有助于考察古代吴中风俗及其演变。如唐皮日休《鱼斗》诗后,皮自注:“吴中卖鱼论斗。”编者又注云:“鱼斗者,吴俗以斗数鱼,今以二斤半为一斗,买卖者多论斗,自唐至今如此。”皮日休《登初阳楼》后,编者注云:“初阳楼在郡池上,既曰初阳,宜占东城,今废。”其他在咏“齐云楼”、“馆娃宫”、“响屟廊”、“采香径”、“长洲苑”、“蠡口”等名胜之后,皆有长注,对这些遗迹有较为详密的考订。此编初刊于宋末,后多以钞本传世。康熙六十年(1721)娄东施氏以活字板刊行,此本多舛谬;而一些抄校本,如乾隆间钱枚手抄本、黄丕烈手校抄本则较好。《四库全书》据施氏活字本著录。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删正帝京景物略

删正帝京景物略

《删正帝京景物略》是对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采摭颇疏”“考据亦多不精”,甚至有的条目文不对题、违背体例而做的删订。纪晓岚删掉了正文附录的全部诗歌,还删去和节略了与体例不合的正文,并增加了一些注释。其《序》评竟陵、公安之得失,论作家之师承及文风,言简意明,极其精当。

童蒙须知韵语

童蒙须知韵语

《童蒙须知韵语》是清代万斛泉创作的蒙学读物。本书从常识到历史,从典故到人物,无不具备,而且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是一本典范的儿童教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启蒙教育长期采用。

珂雪词

珂雪词

清词别集。曹贞吉撰。2卷,补遗1卷。收词247阕。其词崇南宋,论词与朱彝尊旨趣相近。他的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古调之中纬以新意,不必模周范柳,学步邯郸而实不失为雅制”(《四库全书总目》)。入手雄浑,语有寄托,绝去靡曼,可比陈维崧。如〔扫花游〕《春雪,用宋人韵》绵雅幽细,极为陈廷焯推许;〔留客住〕《鹧鸪》抒发投荒念乱之感,朱祖谋誉为绝调。尤以咏物怀古诸作为海内所推,如〔风流子〕《京口怀古》、《金陵怀古》、《钱塘怀古》等,跳荡恢奇,激扬顿挫;咏物之作入微穷变,以瑰丽之辞寄窅渺之思,沉郁顿挫之气,直驾辛、柳而上。陈廷焯评他的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朱、陈,而取径较正”(《白雨斋词话》卷3)。集前有王炜、高珩、陈维崧等人序。所附词评、词话和名人题辞,《四库全书》采录时曾予删除。通行的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清名家词》等版本。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