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山绍瑾

- 姓名:莹山绍瑾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越前(福井县)人
- 出生日期:1268
- 逝世日期:1325
- 民族族群:
莹山绍瑾(1268~1325),日本曹洞宗太祖。越前(福井县)人,俗姓藤原。法名绍瑾。十三岁礼永平寺第二世孤云怀奘出家,怀奘示寂后又至大乘寺师事彻通义介。十八岁起游历诸方,参谒寂圆、宝觉、慧晓诸师,并于比睿山学习天台宗教法。正应二年(1289),复至大乘寺随侍义介,嗣其法,于北陆大张宗风。将能登(石川县)之诸岳寺改成禅院,寺名诸岳山总持寺,任开山始祖;后奉命奏答后醍醐天皇之十种疑问,致使天皇归依,敕颁‘总持寺’寺额而为官寺,与永平寺并称曹洞宗之根本道场。师以更改宗祖道元之宗风,使之趋于大众化,故被尊为曹洞宗中兴之祖。正中二年,于永光寺示寂,世寿五十八,法腊四十六。敕谥‘佛慈禅师’、‘常济大师’。著作有语录、莹山清规、坐禅用心记、传光录等。嗣法弟子有素哲、智洪、绍硕、至简、源照尼、祖忍尼、慧球。[延宝传灯录卷七、本朝高僧传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的书
都城纪胜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五目。食店目记南北食品、小儿戏剧糖果,瓦舍众伎目记杂剧及诸部、队、班等情况,道具、唱段、杂手艺等亦有详记,三教外地叙儒,佛、道三教情况。记事虽不及《梦粱录》、《武林旧事》赅备,亦足备考察当时之盛况,并可与其互相参证。有《四库全书》、《楝亭十二种》、《武林掌故丛编》本。今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附《东京梦华录》后。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资参考。
南曲入声客问
昆曲声韵论著。清毛先舒撰。最初收入康熙年间张潮所辑的《昭代丛书》中,今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集排印本。全文仅三千多字,是补述作者所著《南曲正韵》未尽之言,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谈昆曲的歌唱。该文专门探讨了南曲歌唱中入声字之唱法。北曲入声字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南曲仍有入声字,理论上可以押韵,但实际上在歌唱时,都将入声字按平、上、去三声发音。这样似乎给人们这样一个看法:南北曲唱法无别。而客观上又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对此现象,文中剖析道:北曲入声乃“音变腔不变”,而南曲入声则“腔变音不变”。因为北方语音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故称“音变”,而南方语音中仍有入声字存在,歌唱时须出字即断,不好作腔,而断后仍需以三声作腔,故称“腔变”。这就是南北曲的主要不同之处,也是南曲不能“派入三声”的原因。毛先舒主张用单押之法,使之随谱变腔。他所提出的方法,对当时歌坛上如何处理南曲入声的纠纷,颇有参考价值。
圆觉经释译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是说此经所讲之理是永恒的,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范围广大,大而无量无边。所以“大”是从体得名。“方”是法则,从圆觉流出真如、菩提、涅槃等,因为圆觉是清净的,所以四大、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等都是清净的。所以“方”是从相得名。“广”是多博的意思,一心一念有无限妙用,所以“广”是从用得名。
净土往生传
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序述,戒珠自梁代慧皎、唐代道宣等十二家所撰之传记,及宋代赞宁所撰之宋高僧传中,选出僧显以下七十五人,编成本书。然其他如慧明等六十二人,以无临终来迎之事实,故不收录。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
不空罥索咒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