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玠

朱仕玠
  • 姓名:朱仕玠
  • 别名:字璧丰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建宁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朱仕玠,生卒年不详,清诗人。字碧峰,一作碧丰,号筠园。福建建宁人。朱仕琇兄。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授德化教谕,调凤山,丁忧归。服除,补尤溪教谕,迁内黄知县,未赴官,卒年六十二。通经史诸子,与弟仕琇相切磋,仕琇攻古文,仕玠遂专攻诗。游京师,沈德潜见其诗,评为得选诗神理,黄叔琳、方苞皆一见推许。尝涉黄河,游太学,以振发诗之意气。所为诗,“抑而不愁,顺而不荡,俯仰容与,体清心远,雅近韦、孟、然规格虽具,而精气盖寡”,亦工古文,“能造精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著有《筠园诗稿》、《谿音》、《音别》、《小琉球漫志》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文献征存录》卷五。


朱仕玠,字璧丰,号筠园,福建建宁县邑北杨林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与弟朱仕琇游京师,名动京师。他多次参加科考,因文风新颖而名落孙山。一生仕途坎坷,官至八品教谕。乾隆二十八年(1763)调任台湾凤山教谕,此次任职仅一年零两个月,因母亲病逝回建宁守制。守制期满后,朱仕玠又教于尤溪县教谕,此次满六年任期,加之表现出色得以升迁,擢升为河南内黄知县。清代学官想要改任县官是相当难的,朱仕玠能够由学官擢升知县,足以证明他的才品和能力,很可惜他没有上任就病逝了。朱仕玠著作颇丰,有《筠园诗稿》三卷、《删稿》三卷、《和陶》三卷、《和红蕉山房诗录》一卷、《鸿雁集》一卷、《赋钞》一卷、《溪音》十卷、《音别》四卷、《小琉球漫志》十卷及《龙山漫录》二十卷,均入《清史列传》并行于世。其中《小琉球漫志》是一部出色的台湾地方风物志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朱仕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遵岩集

遵岩集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明王慎中撰。明隆庆五年(1571年)刊刻。《遵岩集》二十四卷,按文体分卷编次,诗七卷,文十七卷。计:五言古诗一卷,七言古诗一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附五言绝句十首)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七言绝句、古乐府(附词)一卷;记一卷,序三卷,志铭三卷,墓表一卷,传一卷,行状一卷,祭文二卷,杂著一卷,书四卷。王慎中早期的诗歌辞藻浮艳,罢职以后其诗又杂入道学家讲学之语,颓然自放,成就不高。但也有少数诗篇写得清新流畅。他的五言诗似乎比其他体裁的诗歌要好一些,朱彝尊在《明诗综》中称赞他的五言诗文理精密,嗣响颜谢。其诗受六朝的影响较深,有邃穆简远的特点。王慎中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早期散文创作,受七子的影响,摹拟秦汉古文,后来仔细阅读了一些唐宋著名散文家的文集,转而肯定唐宋古文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并焚毁旧作,重新创作遂成为明中叶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一位散文家。王慎中的散文演迤详瞻,卓然成家,重视构思立意,意定而后辞立就。结构严谨,铺叙详明,语言华美而又意味深长是王慎中散文的明显特色。《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海上平寇记》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文章宛曲流畅,气势雄奇,句法富于变化,描绘生动,说理透彻,很能表现出他的散文特色。《遵岩集》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刻本,系慎中子同康和其婿庄国祯整理而成,较为精整。《四库全书》所著录的即是此本。另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遵岩先生文集》四十二卷本,清李光墺、李光型所编,闽中同人书社藏板。

嗣子之死

嗣子之死

我先来介绍一下本案中的一个角儿。那人姓韩名承祖,是一个旧式商人,年纪已有五十五以外。他身上穿一件细夏布长衫,白纱袜,黑缎鞋,非常整洁朴素。他一手执一柄折扇,一手执一块白纱巾。面上灰白中带青,一双棕色眼珠满现着惊恐的神色。他坐在霍桑的对面,把那折扇紧紧地握着,似乎已忘掉了扇子的功用,只把他的回动的右手中执着的那块白巾不住地在他的额角上抹拭。那白巾己经湿透了,差不多绞滤得出水。霍桑仍闲散地躺在那张藤椅上,口中衔着一支纸烟,手里也拿一把折扇,缓缓地摇着。他早己叫施桂送了一杯冷水给来客。

江苏省通志稿度支志

江苏省通志稿度支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度支志。江南通志有食货志,近今方志有财政志,今拟立度支志。自晋南迁,储蓄粮馈,苏为根本。盐法大兴,淮之运行及六七省,莫之与京。其后关榷亦复日盛,雷氏创厘,东南之平,其原在此。漕运先河,其终由海,捐输饷需,亦属大端,未可略也。清代江苏入款,以供京协各饷者为多,赔借各款,名目不同,实皆与债无异,故立饷需,债务二目。

春秋谷梁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注释书。旧题谷梁赤传,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20卷。《谷梁传》初为谷梁赤传述,后由传其学者录为书。其传重在释《春秋》义例。传义之精,为公羊所弗及。魏晋以来,注《谷梁传》有尹更始、唐固、孔演等10家。自范宁作《集解》后,诸解皆废。范宁注本因兼载门生、故吏、子弟之说,各记其姓名,故称《集解》。宁注矜慎,较何休《公羊解诂》严密。至杨士勋疏,与徐彦疏《公羊》不相上下。《公羊传》与《春秋》经初亦单行,以传附经,疑在范宁作《集解》时。今有《十三经注疏》本传世。

德育启蒙

德育启蒙

《德育启蒙》是印光大师的遗著,共有二十八个偈子,讲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道理。二十八条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实际做到,不仅能淑世育人,而且还能移风易俗,起到和谐社会的作用。

菩萨诃色欲法经

菩萨诃色欲法经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菩萨诃色欲经、菩萨呵色法经、呵色欲法。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谓女色为世间之枷锁、重患、衰祸等;劝诫世人远离女色,勿受其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