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铉

姚铉
  • 姓名:姚铉
  • 别名:字宝文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 出生日期:968
  • 逝世日期:1020
  • 民族族群:

姚铉(968-1020)字宝文,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知潭州湘乡县。三迁为殿中丞,通判简、宣、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馆。至道初,迁太常寺丞,充京西转运使。历官右正言、右司谏,为河东转运使。咸平三年,知郓州,加起居舍人,为京东转运使。移两浙转运使,与薛映不和,映密摭其罪状奏闻,贬连州文学。大中祥符五年,移岳州,又徙舒州,为本州团练副使。天禧四年卒,年五十三。铉隽爽尚气,文辞敏丽,工书法。淳化中,预赏花钓鱼宴,应制赋诗,铉诗最先成,宋太宗赏赐白金百两(《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其《钱塘郡》诗有“疏钟天竺晓,一雁海门秋”之句,杨亿称为佳句(《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七引《杨文公谈苑》)。尝汇粹唐人文章为《唐文粹》一百卷,旨在纠正西崑体诗风,当时杨亿、刘筠等人崇尚的骈体四六盛行,而他却“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故侈言蔓辞,率皆不取”(《唐文粹序》),表现出不同的文学取向。是书于姚铉亡殁后由其子上献朝廷,在宋代颇具影响。著有《姚铉文集》二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今已佚。《全宋诗》卷一○三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二六八收其文三篇。事迹见《宋史》卷四四一本传。

姚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花里活

花里活

三卷。明陈诗教撰。著有《花里活》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往今来的花卉故事。全书按朝代分编,内容大多因袭陈言,特别是在考证方面疏漏较多。至于《花里活》的书名,来源于唐李贺《秦宫诗》中“秦宫一生花里活”之句,秦宫本是梁冀的奴才,这里引以自比,既有失作者的身份,也见陈氏失考之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列为存目。

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1卷,28篇。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撰。书成后,深得翰林学士苏轼赞赏,两次奏荐,乞换文资,并附呈此《备论》,以证实其“文章议论”。该书现存26篇。书中对战国至五代的兴衰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以史为鉴。该书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 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重要的是看是否含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所以战胜了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 “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书中对如何用“智”作了多方面的论述: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推崇韩信、曹操“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利用“谋夫策士”,东汉末孙坚之所以“功业不就”,就是因为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书中提出君将要和谐,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何博士备论》褒贬历史人物不囿旧说,苏轼赞誉它“论历代所 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当然,其中对某些人和事的评论,也难免有偏颇之处。

金箓资度早午晚朝仪

金箓资度早午晚朝仪

玉箓资度早午晚朝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删补名医方论

删补名医方论

方书。清吴谦等人辑。八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此即《医宗金鉴》之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三。从《金匮》、《千金》、《外台》及历代名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全书九万余字。卷一载独参汤、参附汤等二十二方。卷二载补中益气汤、平胃散等二十一方。卷三载续命汤、三生饮等二十四方。卷四载黄连解毒汤、三黄汤等二十九方。卷五载礞石滚痰丸、指迷茯苓丸等二十四方。卷六载桂枝汤、麻黄汤等二十七方。卷七载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二十一方。卷八载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二十一方。每方列述方名、主治、药物、服法,并附以“集注”或间有按语。引述历代名医之论,以阐述每方主治病证机理、方义及加减变化。选方精,论述详,可谓集诸家之精华于一书。对所引论述有删有补,意求简明透晰,故名。选方以实用为准,未分类。对研究方剂学较有参考价值。有乾隆七年(1742)武英殿刊《医宗金鉴》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医宗金鉴》单行本。

瞑庵杂识

瞑庵杂识

《瞑庵杂识》《瞑庵二识》为朱克敬的笔记体二集,如记录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部分奏疏、对湖南厘金的缘起和抽收办法有详细说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纠纷、长沙官绅的倾轧等等。杨坚点校。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之一。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并序,内题注仁王护国般若经,有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