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惟善

- 姓名:钱惟善
- 别名: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379
- 民族族群:
钱惟善(?—1379) ,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他长于毛氏诗学,强记而多才。至正元年(1341)乡试,试题为《罗刹江赋》,三千考生惟有他引枚乘《七发》,证罗刹江即钱塘之曲江,大为试官称赏,置于前列,由是知名,归而建曲江草堂,晚年自号曲江老人。惟善官至儒学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隐吴江之筒川,又移居华亭。入明后,与王逢、陆居仁等以遗民自居,与杨维桢唱和,明洪武十二年(1379)犹在世,死后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明叶廷秀《诗谈》说:“钱惟善钟湖山之秀而发于诗,故多秀句。”陈旅序其集称其诗“妥适清蒨,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风焉。”其诗未尝不议论,却不同于宋人议论,如《述怀寄光远并简城南诸友二首》,有议论而归于形象之中。晚期诗常用哀伤之情,即使面对杭州这种风景胜地,也是“凄凉犹自觉繁华”(《雨后登吴山过城隍庙眺望》),这当与他作为遗民的心境有一定关系,瞿佑曾摘他与杨维桢唱和之句,如“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说“盖感时事也”。瞿佑又称赏他的十首《西湖竹枝词》,认为“皆佳作”,曾“爱而尽和之”,《西湖游览志馀》说瞿的和诗“大为思复奖许”。著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前有陈旅序。生平事迹见《(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正德)华亭县志》卷一五、《南畿志》卷一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七五、《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元诗选·初集》小传、《元史类编》卷三六、《明史》卷二八五、《新元史》卷二三八。
钱惟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憨山老人梦游集
由门人福善、通炯、刘起相编辑刊行的有《憨山老人梦游集》四十卷(现流通本五十五卷)。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嘉兴藏函。止刻法语五卷。丙申岁。龚孝升入粤。海幢华首和尚得余书。楗椎告众。访求鼎湖栖壑禅师藏本。曹秋岳诸公。僐写归吴。谦益手自仇勘。撰次为四十卷。大师著述。援笔立就。文不加点。字句不免繁芿。段落间有失次。东游时。曾以左氏心法序。下委刊定。见而色喜。遂削前藁。今兹仇勘。僭有行墨改窜。实禀承大师坠言。非敢僭逾。犯是不韪也。
国学概论讲话
作者谭正璧,主要讲述了国学的相关知识。本书原版由蔡元培题写书名。这本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全书如同一幅工笔画,纤毫毕现,细致入微。作为初窥国学门径的入门书,放置案头,随手翻检,很是轻便可喜。
陈乃乾日记
日记。陈乃乾撰。日记上起1922年,下至1966年,跨度长达四十余年,内容丰富,可想而知。近人感时伤事,借笔墨抒胸臆,往往形诸日记,连篇累牍,不能自休;陈乃乾日记与此颇异,言简意赅,每日多不过数百字,而富有价值:如访书经历、掌故见闻、版本考订、编纂工作、人物交往……乃至一时物价,甚或偶闻验方,一一形诸笔墨,直截明快,便于学者读用。有重要史料价值。
史可法遗书
遗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凤阳总督马士英联合操江提督刘孔昭、镇将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人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宏光,史称弘光帝,这是南明一朝的开始。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初,清兵大将多铎分兵南下,势如破竹,直至扬州。史可法镇守扬州,而刘泽清、刘良佐贪生怕死之辈则问讯就率军逃走。 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率先抵达并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檄各镇兵,无一至者。"十九日清将多铎赶到,送给史可法五封劝降信,史可法未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誓死与扬州城共存亡。二十一日,总兵李栖凤、建军高歧凤也率领自己的军营投降,扬州城的实力更加微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可法写下了五封遗书。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一卷。沩山灵祐(771—853),唐代禅宗僧人,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从内容看其资料主要采自《五灯会元》。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所收的《五家灯录》。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亦称《元证大师语录》。禅宗语录。明末郭凝之编集。二卷。本寂(840—901),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上卷为语录;下卷除语录外,还包括《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八要玄机》、《五位旨诀》等文。今存本是日僧玄契在郭凝之原本基础上的重集本,内容与原本基本一致。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