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

夏多布里昂
  • 姓名:夏多布里昂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68年9月4日
  • 逝世日期:1848年7月4日
  • 民族族群:

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年9月4日~1848年7月4日),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生于圣·玛洛一贵族之家。童年在凄凉的城堡中度过,因此从小养成忧郁性格。18岁当兵,曾任陆军中尉。19岁以作家身份进入宫廷。23岁旅游北美洲,呼吸到独立和自由的空气。路易16被推翻后,立刻回法国加入侨民团。因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而流亡伦敦,靠教法文和翻译维持生活。1797年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论革命》。母亲去世后,他重新投入基督教怀抱,提出“我的信念来自心灵的”口号。拿破仑时期,担任过执政官,以外交使节的身份进驻罗马和瑞士。1802年代表作《基督教真谛》问世,着力宣扬天主教是社会、秩序和道德的支柱,反对启蒙主义和暴力革命。1811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发表过不利于拿破仑的演说,而遭禁令。1814年拿破仑败北,他发表著名小册子《论波拿巴和波旁王朝》,深得路易十八的赏识,复辟时期,他任外交大臣,曾劝说国王对西班牙宣战,镇压西班牙人民反对君主专制的起义。七月革命后路易菲力普上台,他重新投入文学创作。力作《基督教真谛》宣扬基督教的优美和功绩,目的是教人热爱基督教。他视基督教为文艺创作源泉和审美的标准,指出文艺的成败取决于对基督教的信仰,并以神秘和忧郁来对抗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他的浪漫主义代表小说有《阿达拉》和《勒内》。夏多布里昂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在政治上一直效力正统王朝。在文学方面,也散布过许多基督教的有害偏见。他在创作方法上,善长描写月色和景物。

夏多布里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清邵阳车万育著。全书两卷。按三十个平声韵部编写对文,上、下卷各十五个韵部。每韵有对文三则,每则有联语十对,联语也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对仗工整,语言雅致,一韵到底,便于记忆,流传以来,影响极为深广,深受读者喜爱,因而版本很多。近年来湖南岳麓书社加以整理重印。兹录其“东”韵对文一则,以见一斑:“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蛩。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独钓之翁。”

读易大旨 [四库本]

读易大旨 [四库本]

五卷。清孙奇逢(1585—1675)撰。奇逢字君泰,号钟元,又号复峰,容城人 (今河北容城),前明万历庚子举人。此书乃入清后流寓河南管门山时所作。前有序言云,至苏门山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所得之见,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称其为“大旨”。其门人耿极为他校订,末附有《兼山堂问答》,及与三元道人李崶论易之语,别为一卷。李崶,雄县人,孙奇逢师从崶学《易》。后奇逢曾孙用正复从散见于他著中的论《易》之语取得五条,汇冠卷首,题曰义例。跋称原本序文凡例皆缺,故用此补充。案奇逢说《易》,不显攻图书,亦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在发明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而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均先列出己说,其后附上旧训。其平生所学,主要在于实用,故所说均关法戒,有可取之处。有康熙二十七年刊本、全集本,收入 《四库全书》。

原诗

原诗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还认为时有正变,而“诗变而仍不失其正”,诗歌发展的大势是“踵事增华”,“因时递变”。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复古拟古的风尚。其次,就创作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理、事、情和才、胆、识、力之说。理、事、情概括了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才、胆、识、力则综合了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的才能、胆量、见识和笔力,四者之中,尤以“识”为主。所论高屋建瓴,自具系统,识见远远突过前人。此外,还把诗人之“胸襟”视为“诗之基”;又认为诗无定法,以克肖自然为法,以及对艺术思维中的虚实相成、有无互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的认识等,都是深中肯綮之论,部分地揭示了创作的本质规律,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是继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之后,最具系统性的诗歌理论著作。但因其未能摆脱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也就无法把其初露端倪的艺术辩证法贯彻到底。在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时,也往往忽视社会生活诸因素的影响,此为历史局限性所在。有《己畦集》本、《清诗话》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霍松林校注本(1979年版)。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诵法门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诵法门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诵法门,一卷,唐不空译,日本净严题记,尾题圣观自在成就大悲莲华部心瑜伽念诵法。密教仪轨经典。属瑜伽密教莲花部仪轨,说莲花部印明观想诸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

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

简称《广大仪轨》、《广仪轨》等。密教仪轨经典。唐善无畏译。三卷。属密宗胎藏法仪轨,广说《大日经》之供养仪轨。其内容是在善无畏译《大日经供养法》基础上增广而成,与《摄大仪轨》相当。此书见于宗睿《求法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起信论纂注

起信论纂注

起信论纂注,二卷,明直界纂注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