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迪

科洛迪
  • 姓名:科洛迪
  • 全名:卡洛·科洛迪
  • 性别: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6
  • 逝世日期:1890年
  • 民族族群:

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1826年11月24日一1890年10月26日),意大利19世纪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古典童话名著《皮诺乔》(《木偶奇遇记》)的作者。Collodi这一笔名是作家母亲生长的镇名。出生厨师家庭的科洛迪曾就学于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为本地报纸写稿。1848年,血气方刚的科洛迪手持武器积极追随民族复兴运动的领袖马志尼,参加了意大利反对奥地利异族统治者的民族解放运动。后从事新闻工作。1859年起担任托斯卡纳地区政府的戏剧审查官。他的同情始终在穷人一边,发表在《路灯》和 《斗争》等讽刺杂志上的短篇小说、随笔、评论,都贯穿着揭露讽刺意大利资产阶级社会弊端、维护民主权利的精神。1875年,科洛迪的一个朋友请他翻译了法国17世纪作家沙尔·贝洛的三篇童话,受到很大启示。1876年,正当意大利即将获得独立之时,他试为孩子写了他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姜内提诺漫游意大利》。这是对意大利作家帕拉维契尼 (1800—1880)描写模范少年成长过程的名作《姜内特》的反驳——“姜内特”是理想化了的富于训导意味的模范少年,而“姜内提诺”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活生生的顽皮男孩。“姜内提诺”的形象创造为“皮诺乔”形象的出现作了艺术准备:姜内提诺胆小,懒惰,快活,调皮,嘴馋,已经有了许多“皮诺乔”的影子。《姜内提诺》引起反响后,又写了《米努佐诺》。1878—1881年间他写了一系列《姜内提诺》型的故事册子。1881年,在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儿童文学创作经验后,他据说因赌博而债台高筑,54岁的科洛迪为意大利一份《儿童报》的小型杂志写连载童话《一个木偶的故事》。这个木偶故事的头几章就大获成功,当作者想把木偶让刺客吊死收结故事时,读者纷纷要求作者续写木偶的故事,于是作者设计了一个蓝发仙女前来搭救。一个顽皮木偶的艺术胜利,对于以 “模范少年”占统治地位的意大利儿童文学无异于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成功,与意大利原本有讽刺幽默的民间童话传统有关,也与意大利民间木偶剧和假面喜剧盛行有关。科洛迪在《木偶奇遇记》成功前曾有《小手杖》系列作品,《木偶奇遇记》成功后又有《眼睛和鼻子》(1881)、《愉快的故事》(1887)和“皮诺乔”系列童话,但其影响都不能与《木偶奇遇记》同日而语。这部童话名著仅在意大利本国就出了256版以上,英文的《木偶奇遇记》则有111种以上。

科洛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名疑

名疑

四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年进士。官至泺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姓汇》、《姓觿》等。是书所录,上自三皇,下至元代。博采史传,以及百家杂说。凡是古人姓名异字、以及更名更字、同姓名者,全都汇萃其中。神仙鬼怪之名也都详载其中,如吴刚、姮娥、丰隆、屏翳、神荼等。体例也非常冗杂。但是,由于此书采辑丰富,见闻广博,很有参考价值。有《归云别集》本、《泽古斋丛钞》本、《四库全书》本。

曹仁伯医案

曹仁伯医案

又名 《曹仁伯医案论》。医案。清曹仁伯撰。一卷。仁伯有 《琉球百问》 已著录。此书初为抄本,后由裘庆元收入《三三医书》刊行。约万余字。以里居姓氏为题,载案二十五则,包括湿痰、头鸣右盛、交肠、血证、湿热痰浊、伏邪、振颤等,多为内科杂病证治。其中伏邪外感、痰证较多。每案详析病因病机,叙述立法方药,或有按语。仁伯擅治内科杂病,尤重治本,辨治灵活,深得灵素奥旨。叙案细腻,不拘于论证列方。所载数则连续复诊案例,始末清晰,便于了解诊治经过。所治患者来自嘉兴、安徽、杭州、绍兴、松江、洞庭山各地,亦可见其盛名。有一九二三年裘庆元刊 《三三医书》 铅印本。

表记集传

表记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 《礼记》注五篇之二。《表记》为《礼记》篇名; 黄道周《自序》有言,古者窥测天地日月,皆先立表。《表记》之名由此而出。《表记》古注约分九节,陈浩《礼记集说》乱注疏伦次,强分为四十余章,后学者多以此非之。黄道周分为三十六章,后学者以为有乖于说经之法亦加指摘。是书解《表记》均引之于《春秋》,以《春秋》发其条例,多言君子恭敬仁义之德,必证之以 《春秋》,触类旁通,说解颇有发明。虽为《表记》集传,实则疏于《表记》本义,而专力于《春秋》,所发多有借鉴之处。后附黄道周 《春秋表记问业》十五条。有康熙中刊本,《石斋全书》本。

竺仙和尚语录

竺仙和尚语录

凡四卷。又作竺仙禅师语录、竺仙录。元代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裔尧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系竺仙在日本弘法时之语录集。编集净妙寺、南禅寺、真如寺、建长寺、净智寺、无量寿寺语录,以及法语、偈颂、赞语、行 集道道记、塔铭等,卷下之下附录天柱集一卷。

销释金刚经科仪

销释金刚经科仪

又名《金刚科仪》。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宗镜述。一卷。明代至今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据编集而成。必须与坊间刻本《金刚经》(卷首为奉请八金刚、四菩萨)配合才能举行法会。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於我国古代经录,也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日本《续藏经》收有清道光年间抄本《销释金刚经科仪》和明嘉靖三十年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但都未经校勘。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旨在阐明除障法。内容叙述昔时释尊于喜乐山顶之天宫,为大梵王及观世音菩萨宣说胜幡璎珞陀罗尼,谓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能灭尽五逆重罪,获得大富贵。本经之异译本有玄奘译之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