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金

张楚金
  • 姓名:张楚金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并州祁(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楚金,生卒年月不详,唐秋官(刑部)尚书。并州祁(今属河北)人。少有志行,事亲以孝闻。与兄越石同以茂才应举。州司以兄弟不可两收,将罢越石。他辞曰:“以顺则越石长,以才则楚金不如,请某退。”州牧李绩叹曰:“贡才本求才行,相推如此,可双举也。”乃俱荐擢第。高宗(650~683年在位)时,任刑侍郎。垂拱年(685),则天监国,罗织事起,湖州佐吏江琛诬刺史裴光谋反,将裴光写的字连缀起来,合成一封谋反信。法司审讯裴光,光承认字是本人笔迹,但内容不是自己写的。前后审判三次,不能判决。敕令他审理此案,乃仰卧西窗,向日看反书,字似补作。平看则不觉,向日则见之。令属吏取一甕水,命江琛投书於水中,字一一解散。琛叩头伏罪,承认反书是割裴光的字合成的。后任秋官尚书,治狱明断,曾修订有关赦免、流放的律令,有政绩。后为周兴构陷,受刑时,仰天叹曰:“皇天后土,岂不察忠臣乎? 奈何以无辜获罪。”市人为之歔欷,感其忠正孝悌。后配流嶺表,卒于徙所。著有:《翰苑》30卷,《绅诚》3卷。

张楚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周易外传

周易外传

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研究《周易》之著。共七卷,一百四十五论。卷一至卷四分论六十四卦,卷五卷六论《系辞传》,卷七论《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成书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1)对“道器”、“象道”、“体用”等范畴作了唯物主义分析。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器则无其道。”(卷五)道与象的关系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体用关系,“象外无道”(卷六)。(2)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与运动。“物物相依”,“可依者有也”,任何事物都要凭借一定条件才能存在,这种条件性说明了事物之间的互相依赖和普遍联系,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皆无妄而不可谓之妄”(卷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自身运动的结果:“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卷六)(3)强调“珍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已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卷二)珍生的目的在于“延天以佑人”(卷五),即把握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后收入《船山遗书》。有1962年中华书局单行本。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原题「元阳子颂」,元阳子盖系唐代内丹派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颂阴符经》一卷,当即是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是书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作者于每句经文之后,以七言四句颂诗一首,其颂诗皆以修炼内丹之旨解释发挥经义。

归厚录

归厚录

世俗論龍。不明高山平洋。乃是兩事。於高山則宗喝物點穴之虛議。及至平洋。亦以山龍脈息求之。高山既昧。平洋亦誣。歸厚一篇。專為平洋而作而水龍之法盡於此矣。千古不傳之訣。忠告有生。一片孝敬之心。永錫爾類。自是民德歸厚矣。斯與楊公撼疑二經。並駕齊驅。惜失作者之名。然閱其文義。非天下之至精。則不能與於此也。有謂蔣大鴻得天宮之秘。因著此篇。門人范生為之圖註。而范氏謂是佚名。古本繫明冷謙註。然蔣大鴻自謂地理辨證之外。止有天元五歌。別無他本。據此則范氏之說為確。原本註義。剴切鮮明。後人多以意見增刪。故間夾雜不真。今增天元理數。悉為考證。并馭極章註末。附蔣大鴻黃白二氣說。審運章註末。附余所撰中元餘氣辨。雲菴蔣國宗城氏註。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由广西向湖南进军途中,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的文告。以宗教语言,斥责清朝统治者为“阎罗妖”、“魔鬼”,“专迷惑缠捉”人民,是“人民仇敌”;号召清军弃暗投明,“速即反戈替天诛妖”;并呼唤人民投入推翻清朝的斗争。当年编入《颁行诏书》刊行。现据法国东方语言学校图书馆藏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刻本,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等书。

三国史话

三国史话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本书文字流畅,是一部难得的三国普及读物。

尚书纂传

尚书纂传

元王天与撰。46卷。王天与字立大,梅浦人,初为赣州路先贤书院山长,大德二年(1298)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书前有自序,称“其体例,则先二孔氏(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疏)说者,崇古也;有未当,则引诸家之说平之;有未备,则引诸家之说足之;说俱通者并存之,间或以臆见按之,大要期与二先生合而已”,所说详于义理而略于训诂。收入《四库全书》、《通志堂经解》、《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