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

- 姓名:于成龙
- 别名:字北溟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西永宁人
- 出生日期:1617年9月26日
- 逝世日期:1684年5月31日
- 民族族群: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清巡抚,著名清官。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副榜贡生。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疏盐引,建学官,创设养济院,县大治。后迁四川合州知州。时四川大乱后,卅中遗民裁百余,正赋仅十五两,而供役繁重。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迁湖广黄冈同知,驻歧亭,多盗,白昼行劫。抚其渠、贳罪,令捕盗自赎。康熙十二年署武昌知府,招抚盗群,降其众数千。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时泉、漳诸郡民以通郑成功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他向康亲王傑曰: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从其请。迂疑狱,辄令讯鞫。判决明允,狱无淹滞。军中多掠良民子女没为奴婢,集资赎归之。十九年擢直隸巡抚,戒州县私加火耗餽遗上官。二十年,八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迁江南江西总督,革加派,剔积弊,治事嘗至达旦。好微行,察知民间疾苦。二十三年兼江苏、安徽巡抚。未几,卒于官。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八视,惟笥中绨袍一袭,牀头盐豉数器而已。清史评曰:于成龙秉刚正之性,苦节自厉,始终不渝,所至民怀其德。
于成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朝鲜史略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其序事,详略虽然不是很合乎体要,但在搜罗遗闻方面,颇为详尽。书末有万历庚戌(1610)赵琦美跋,称借录于冯仲缨家。大概是当时倭寇陷朝鲜时、出师东援时所得之本。现有《四库全书》本、《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辑本。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简称《度人上经大法》。道教仪法汇编。编成于明代。凡七十二卷,分为八十八品。其中包括斋戒醮仪,建坛步斗,符箓咒章,天书云篆,内炼存思及修持法式等。而其要在行咒、行符。谓咒是神仙语言,符为上天文字,通过符咒则可召役鬼神。收入《道藏》第85—99册。
眉庐丛话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今据《东方杂志》原本整理。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于经中最后部份:即本书所讲解的,由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书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及引起该种现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该修行人由于执著境界,而生起的种种困难,及对此境界之误解。… 那些著魔境界的起因,是由于不持守戒律;这个重要的起因在本书中充分发挥。修习禅定的人,若要在平定上有所进步的话,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断淫、杀、盗、妄。不然,其结果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见,身心内外都会引起魔著。… 本经中对盲修瞎炼的人、邪知邪见的人、滥用神通的人,以及邪师的误导,描绘得特别明确而生动,因此对某些人就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对佛教修行人而言,是很独特而有价值的指引。宣公上人对本经的讲解价值也在于此。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引言》,原载1926年12月《内学》第三辑,《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收录。唯识三十颂释,梵名Trim!s/ika^-vijn~apti-bha^s!ya 。意译三十了别释。又称唯识三十颂释论。印度安慧造。解释世亲所著之唯识三十论颂。先叙造论之旨趣,次诠明各颂次第及字句意义。并援引阿毗达磨经、入无分别陀罗尼(梵Nirvikalpa - praves/a-dha^ran!i^ ) 及其他偈颂以广证其说。
净土随学
净土随学,二卷,清古崑编,照莹题词,芳慧缘起,附往生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