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

齐如山
  • 姓名:齐如山
  • 别名:名宗康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北高阳人
  • 出生日期:1876年1月16日
  • 逝世日期:1962年3月18日
  • 民族族群:

齐如山(1876年1月16日-1962年3月18日),名宗康,以字行。河北高阳人。出生于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日(1876年1月16日)。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为阮元门生,父为翁同龢门生。自幼受家庭教育。十九岁入北京同文馆,习德、法、英文,肄业五年。庚子事变后,同文馆停办,遂经营商业。其后三度赴西欧。在欧洲期间,观看了英、法诸国戏剧,对歌剧、话剧均有兴趣。回国后潜心于戏剧研究。结识梅兰芳,为其编写剧本,并精心设计身段、发髻、服装、佩件等。1929年底,随梅剧团赴美。三十年代主持国剧学会,编辑出版《戏剧丛刊》、《国剧画报》。1948年底取道香港至台湾。1954年在台北任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继续进行戏剧研究与写作。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大量收集戏曲资料,收藏戏曲书籍一千余部,其中数百种为稀见珍品。其研究以戏剧为中心,旁及音乐、舞蹈、武术、服饰、建筑、美术、工艺、杂耍等。先后为梅兰芳编撰剧本约三十余种。论者谓:“齐如山有着厚实的文学根底,又通晓舞台,因此他所编剧本,又具有结构顺畅,文词秀丽,宜于表演的特点”(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其创作、改编的剧本有《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牢狱鸳鸯》、《一缕麻》、《木兰从军》、《晴雯撕扇》、《天女散花》、《麻姑献寿》、《红线盗盒》、《上元夫人》、《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凤还巢》、《春灯谜》、《霸王别姬》、《春秋配》、《宇宙锋》等。戏剧论著有《京剧之变迁》、《说戏》、《中国剧之组织》、《国剧概论》、《国剧漫谈》、《说平剧》、《国剧艺术汇考》、《梅兰芳游美记》、《梅兰芳》等三十五种。其他著作有《故都琐述》、《北平三百六十行》、《北平怀旧》、《北平土语》、《北平零食》等,有“近代掌故的活辞典”之誉。其平生著作合计共九十种,合辑为《齐如山先生全集》。生平事迹见郑孝颖《齐如山》(载刘绍唐主编《民国人物小传》第五册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许姬传、邹慧兰《齐如山》(载《中国京剧史》中卷,第三十五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等。

猜你喜欢的书

迎着三色旗

迎着三色旗

《迎着三色旗》(Face au drapeau)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小说。作品共18章。托马斯·罗什是一位名扬四海的法国化学家。他发明的一种名叫“罗什闪电”的攻击导弹,因为要价太高而在欧洲四处受阻,大家都认为他已疯了。他被送到美国的一个疗养院,后又在一天晚上突然失踪。原来是海盗为了得到“罗什闪电”,将化学家劫持,并用重金收买发明家,意在统治大海。当各国军舰来围剿海盗时,他们发出“罗什闪电”将军舰炸得粉碎。最后,一艘法国军舰升起“三色旗”时,托马斯·罗什的灵魂突然受到震撼,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炸毁了海盗岛。

竹隐畸士集

竹隐畸士集

二十卷。宋赵鼎臣(约1101年前后在世)撰。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卫城 (今四川盐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鼎臣工诗,才气飘逸。曾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和。故所作具有门径,能力追古人。刘克庄称其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警句巧对,殆天造地设,略不戟人喉舌,费人心自。”其杂文刻意研练,古雅可观,亦非俭陋者所能望其项脊。所著《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搜采汇集而成,诸体具备、蔚然可观。今有 《四库全书》 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诸丛书本。

晦庵集

晦庵集

又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诗文别集。宋朱熹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文献通考》卷二四○著录同。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王遂搜辑遗文为续集,刊而序之,然序中未言卷数。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黄镛《晦庵别集序》云:建通守余师鲁“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建宁府建安书院咸淳元年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此本今存有宋刻、元明递修本,藏北京图书馆等处。又有明嘉靖潘璜等刻本,今存。《四库全书》以康熙年间臧眉锡、蔡方炳刻本为底本收入。正集仍为一百卷,然续集为五卷,别集为七卷。正集卷一至卷一○为诗;卷一一至卷二三为封事、奏札、奏状、申请、辞免等;卷二四至卷六四为书、札子;卷六五至卷七四为杂著;卷七五至卷一○○为序、记、跋、墓志铭、行状、公移等。续集五卷为书。别集七卷分别为书三卷,诗、题跋一卷,杂著一卷,公移二卷。光绪年间,贺瑞麟亦以臧眉锡、蔡方炳本为底本,并参校他本,将此集收入《西京清麓丛书》,名为《朱子大全文集》,正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末附有文集正讹一卷,文集记疑一卷,正讹记疑补遗一卷。此外通行者尚有《四部丛刊》本(据明嘉靖本影印)与《四部备要》(据明胡氏刻本排印)本。此二本正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续集、别集之分卷与臧眉锡、蔡方炳本不同,某些篇章之分合与文字亦稍有出入,然所收文章之篇目及顺序则基本相同。

王冕珠

王冕珠

时候是七月的上旬。我和霍桑因着我们的老同学丁松琴的太夫人七旬大庆,特地一同回到苏州去贺寿。丁松琴住在幽兰巷中,我们为避免旅馆的烦嚣和与朋友们的应酬,就下榻在松琴家里。丁老太太的寿辰是七月九日。这一天天气很热,来宾又多,什么戏法、游艺应有尽有,一直闹到了半夜方才散席。松琴是受过新教育的人,在一个药厂里服务,但丁老太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伊平日自己很俭约,但在施舍上却毫无吝色。这一点深得霍桑的敬佩,因此他才肯在大热天破例地拉了我赶去贺寿。松琴因为要博老太太的欢心,故而一切排场仍完全旧式。我们本打算下一天早晨就动身回沪,不料平空间忽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乎耽误了我们的行期。

书法约言

书法约言

一卷。书论。清代宋曹撰。明末清初书法家。字彬臣,号射陵,今江苏盐城人。明崇祯时官中书。入清后隐居不仕,自谓遗民。工诗善书。所撰是书,不作浮词。全书有总论、答客问书法、论作字之始、论楷书、论行书、论草书各目。总论以“学书之当”开始,讲用笔时心、腕、手的作用,运笔的起止、缓急、虚实、轻重、映带、回环、转折、偏正、藏露、神形等。指出“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要有“字外之奇”。不作浮泛之词,至为扼要。接下去是“答客问书法”一篇,以答问形式发挥《笔阵图》及孙过庭《书谱》所言书法之意,行文则仿效俗传的《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

原书只称诗话,后人改称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诗话。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时间,《四库提要》谓“熙宁四年(1071)致仕以后所作, 越一岁而修卒, 其晚年最后之笔也。”共二十八条,多叙论诗词作者身世及作品。多评论北宋时期诗人作品,间亦论及唐诗。书前自题:“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故多记述诗人轶事,亦表现出作者提倡艺术锤炼加工,反对浅率,主张诗歌应做到“意新语工”,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