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

- 姓名:金岳霖
- 别名:字龙荪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南长沙人
- 出生日期:1895年8月26日
- 逝世日期:1984年10月19日
- 民族族群:
金岳霖(1895年8月26日—1984年10月19日),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1918年和192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并为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在哲学方面,吸收西方哲学的成果,建立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最早把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并处处考虑到中国的特点。批判了英国新实在论者罗素的主观唯心论(“唯主方式”),力图证明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以及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知识的客观性,用“正觉底呈现是客观的”、“内容和对象在正觉底所与上合一”的观点,论证了事物的可知性。提出摹状与规律的学说,肯定了抽象概念有摹写现实和规范现实的双重作用,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在逻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中国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7年撰《逻辑》一书,系统地从西方引进演绎逻辑(包括数理逻辑),对演绎逻辑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索,至今仍有重要学术价值。把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称为“思议原则”,认为“同一是意义的条件,必然是逻辑之所取,矛盾是逻辑之所舍”(《逻辑》),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是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为各种科学提供了取舍标准,任何科学要系统化都要遵守形式逻辑。又指出:“所谓科学方法,即以自然律去接受自然,或以自然律为手段或工具去研究自然。”(《知识论》)认为在观察、试验中运用自然律作为接受方式,即以自然过程之“理”还治自然过程,科学理论便成了工具,亦即转化为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形式逻辑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探讨了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在概括思维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形式。指出形式逻辑的抽象公式的正确性以真实性为基础,形式上的对错与实质上的真假有区别,但不能“分家”,因为“推论的正确性一直就是包含它的组成部分的真实性的”。并改变了从前将归纳逻辑排除在形式逻辑之外的观点,主张“要恢复归纳本来的地位”。在60年代,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文科逻辑教科书《形式逻辑》。主要著作有《知识论》、《论道》、《罗素哲学》、《客观事物的确定性和形式逻辑的头三条基本思维规律》、《论中国哲学》等。
猜你喜欢的书
绝笔
《绝笔》一书中收录了芥川《罗生门》《竹丛中》《鼻子》《绝笔》等短篇小说,芥川的作品更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小说首次发表于1927年。一位年过六十、富有高雅的英国寡居女人C太太,旅人们对饭店发生的风化案发起激烈的争论之后,向“我”倾诉了困扰她一生的二十四小时经历:当年,也就是她丈夫去世的第二年,四十二岁的C太太独自一人来到蒙特卡罗,空虚寂寞的她在赌馆里迷上了一位嗜赌如命的年轻人。短短的二十四个小时里,C太太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只是好奇那双具有无限魔力的手,到急切挽救站在死亡边缘的他,再到意乱情迷失身于他,后来疯狂到不顾一切地想要和他远走天涯。可是,C太太一厢情愿的牺牲并没有让这个年轻赌徒洗心革面,换来的却是当众的侮辱和情感的欺骗,这样的结果使得C太太之后的人生蒙上了羞愧、痛苦和自责的阴影。
銮坡集
诗文集,明正德间《宋学士文集》本,20卷,明初宋濂著,前有杨维桢、贝琼二序。包括翰苑前集10卷,翰苑后集10卷。所收诗文,大致都是他做翰林学士时所著。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属今浙江)人。《銮坡集》为《宋学士文集》的第一部分。《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为四库全书之一。
张燕公集
二十五卷。唐张说撰。张说字连济,又一字说之,号燕许大手笔,原籍河东(山西永济),后迁居洛阳。文学家、学者,官至唐大臣。张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于唐玄宗朝倡导开馆置学士,广引知名之士以辅佑王化。建议招募壮士以充宿卫。著有 《张燕公集》。其为文精壮,尤长于碑志。朝廷凡有大作,多出自张说、苏颋之手。孙逖在为其所作挽词中称许“海内文章伯,朝端礼乐英。”其诗法精妙,风格朴实遒劲。《张燕公集》又名 《张说之集》为唐代诗文别集。第一卷诗赋、二至十卷为诗,十一卷之后为文,集后附孙毓修补造。《四库全书总目》说:“《唐书·艺文志》载其集三十卷,今所传本止二十五卷。然自宋以后,诸家著录并同,则其五卷之佚久矣。”1930年发现的影宋蜀刻本三十卷《张说之集》是现存最早的宋刻本。
新学伪经考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一生勤于着述,主要着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此书大旨谓东汉以后所讲习之经,皆刘歆伪造。因刘歆作过王莽新朝大臣,故斥其学为“新学”。称“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在序中言“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着。”从经学角度看,此书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其考辨失之武断臆测、其论说失之偏激疏误者屡见。其弟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曰:“《伪经考》之书……乃至谓《史记》《楚辞》经刘歆羼入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歆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之万不可通者,而有为必力持之,实则其主张之要点,并不必借重于此等枝词强辩而成立,而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梁启超的批评颇为中肯。然此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是一部辨伪专着,而在于它反封建的思想意义。古文经学乃儒家正统,中国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而此书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无疑是对封建统治的大胆挑战,为变法维新解放思想、扫除封建绊脚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理论着作之一。书成后,清朝御史安维峻曾奏请毁禁;封建官绅叶德辉称宁肯让魏忠贤配享孔庙,也不能让康有为扰乱时政,可见其对封建王朝的威胁震慑力量之大。有《蛰云雷斋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万有文库》本,古籍出版社1956年单行本,中华书局1959年单行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康有为全集》(第一集)本。
光明童子因缘经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光明童子经。王舍城善贤长者妻怀妊,长者问佛。佛记其生男,受天福,出家证果。长者误信外道语,以毒药摩妻腹,妻死,焚之。佛与大众往视,子从火中坐莲华生。佛命频婆娑罗王,取以为子,后仍归长者家。能辨白橵新旧,受天福乐,畏阿阇世,遂求出家证果,佛为比丘说其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