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孙

陈振孙
  • 姓名:陈振孙
  • 别名:字伯玉,号斋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振孙,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字伯玉,号斋,曾名瑗。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初为鄞县(今属浙江鄞县)学徒。宁宗、理宗(1195-1225)之际历任漂水(今江苏漂阳)、绍兴(今浙江)鄞县教授。端平三年(1236)任命浙东提举,次年改至持嘉兴府(今属浙江嘉兴)为浙西提举,能设身处地体恤宗族百姓的心意,发动万户,废弃醋库,老百姓很感动。淳祐四年(1244),官至侍郎,受职国子司业,写了一些研究古典经典方面的学说。九年(1249)任宝章阁待制致仕,追封光禄大夫。陈振孙以藏书知名,在宝庆二年(1226),通判兴化军(今属福建莆田)时,先后查访、收买和传抄了当地藏书家郑寅、李馥、方渐、郑樵、林霆等人的藏书,积书达51480卷。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撰成《直斋书录解题》,它的特点是评品优劣,考辩谬误,兼及学术交流,为古藉考证提供了宝贵资料是我国第二部著名私家藏书提要解题目录,是中国目录学史名著。原本已佚。今所传本乃是清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22卷,分经、史、子、集四录,53类,收书3096种,51180卷。超过南宋官修目录《中兴馆阁书目》所著录之数。对后世影响深远。元代马端临作《文献通考·经藉考》以晁、陈二目为蓝本。

陈振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安全保护证

安全保护证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理想国

理想国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著。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著名的“四主德”说,即一个国家必须同时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道这四德的性质,才称得上是理想国。而实现理想国的根本途径是让哲学家担任治国者,或让治国者学习哲学。作者指出认识“善”的理念是治国者学习的最高目标。在书中作者还阐发了他著名的“理念论”,即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普遍绝对的理念世界,它独立于现象世界,凡美的、公正的或善的具体事物其真实性都来自“美”、“公正”、“善”等理念。作者认为,因为哲学家懂得“善”的真谛,所以只有他才能治理国家。他还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欲三部分组成,而灵魂中这三种成分的和谐相处(在理性的引导下)就会造就一个公正的人。作为个人放大的国家,与灵魂中这三种成分相应,是政治家、军人和劳动者,当这三部分人各自执行自己的职责而不互相干扰和僭越的时候,国家便有了公正。作者强调了美德即是和谐,和谐的首要因素就是公正。公正是社会中的支配力量,它是调节公共社会生活的原则,也是个人生活价值的标准。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指出了理想的国家,稳定的社会秩序与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在于培养哲学家,训练保卫国家秩序的军人,提供大量安于生产,服从统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该书是作者关于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文艺等方面的一部综合性著作,是他中期思想发展的系统化总结,该书是人们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了解2000多年来的西方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必读书。

兵垒

兵垒

意谓兵法之百囊,全书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是书具有明清兵书的显著特点,条分缕析,事理结合。许多精避论述,已成军事名言,虽非名家手笔,亦不乏真知灼见。正如方以南在刻本序言中指出的那样,“语必析精,事必征实,适合陆军学校教科之用。噫!是编出而胡文忠公《读史兵略》之价值减矣。” 是书虽著于明代,但作者手校孤本传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湖北工业传习所用铅字印刷,湖北国学编辑社出版发行,今藏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今据湖北工业传习所铅印本整理。

文天祥

文天祥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文天祥》孙毓修著。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治今江西高安)、赣州(治今江西赣州)等州。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治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逃脱后,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兵败,退守广东。1278年被俘,于狱中作《正气歌》,誓死不屈。后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般若心经论

般若心经论

般若心经论,一卷,清函是撰。

万如禅师语录

万如禅师语录

清通微说,行猷等编。十卷。卷首收序、荆溪龙池老和尚列传。卷一收住浙江嘉兴府如如禅院语录,卷二收住福建兴化府曹山上生禅寺语录,卷三至卷六收住荆溪龙池山禹门禅寺语录,卷七收示众、入室机缘、勘辩机缘、问答机缘、卷八收法语、拈古、颂古,卷九收书问、真赞,自赞,卷十收佛事、杂著、偈。卷末附行实、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