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杓烁

- 姓名:潘杓烁
- 别名:字象承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潘杓烁,字象承,号月山。清代浙江仁和县人。邑名医潘楫次子。杓烁素习举业,为诸生。兼习学医。因人命至重,向不轻试其术。辑有《未信编》,曾刊行。据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钱塘县志》。
潘杓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我是猫
《我是猫》,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夏目潄石1905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分上、中、下三册出版。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中一只猫为故事的叙述者,刻画出20世纪初日本那些不满现实、故作清高知识分子的无聊世态,对各种社会弊端,对见利忘义的市侩、高利贷者等作了辛辣的讽刺。作品的矛盾冲突在苦沙弥等与资本家金田之间展开。鄙视世俗、正直的苦沙弥,经常与寒月等忧时愤世的穷知识分子吟诗作文、高谈阔论,藉以填补空虚的精神生活。当金田之妻为女儿婚事到苦沙弥家打听寒月情况时,被冷落、嘲弄,为此,苦沙弥遭到有钱有势金田家的迫害。书中描写金田致富秘决是“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作品以独特的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特殊的艺术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腐朽的社会制度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作品以猫的主观叙述贯穿始终,以猫喝醉酒掉进水缸淹死而结束全篇。
玄要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牺牲之庐舍”;“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附篇为《三丰先生辑录》,节录了白玉蟾(紫清)、陆西星(潜虚)、李西月(李涵虚)等人的内丹名言,各有特色。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王文恪公笔记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一卷。不著撰人。《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以后出现多种译本,主要有唐玄奘、义净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繁多,也不过于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视。本记对持诵金刚经所见闻的灵验功德予以记述,旨在增信,扩大弘法。本书中所载持诵金刚经灵验事,始自梁代招提寺僧琰法师至宝氏法师,共有十八事。主要有:僧琰师事、赵文昌事、遂州人事、畦彦通事、宝至寺僧法藏事、苟居士事、王陁事、崔善冲事、唐晏事、宝氏事、魏旬事等。据所载灵验之事写作文笔,与初唐撰述相同。据卷末所附开元皇帝赞金刚经功德文考察,很可能此书作于唐开元年间,或当时好事之人因唐玄宗作有金刚经赞,而辑此灵验功德记。考其灵验功德之事,多有与道教灵验之事相通之处。如书中有载周武死入地狱等野史杂言。该书对研究佛道教在灵验方面的相互影响与借鉴问题可供参考。现有版本是敦煌卷子本。
七佛经
全称《佛说七佛经》。佛教经典。北宋法天译。一卷。为七佛之传记,尤详载毗婆尸佛之事迹。经中着重宣说十不善业及其果报。有失译人名的异译本《七佛义母姓字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