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 姓名:汪应辰
- 别名:字圣锡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118年
- 逝世日期:1176年
- 民族族群:
汪应辰(1118年-1176年),初名汪洋,及第后宋高宗为改今名,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家贫力学,乡举、礼部试均为高选,赵鼎奇之,延之馆塾。绍兴五年为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力主和议,以上疏论金国归河南地事,忤秦桧,出通判建州,乞祠归,主管崇道观。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二十六年,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出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升敷文阁待制,举朱熹以自代。隆兴元年,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乾道四年,召除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六年,复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坐平江府米纲有折阅,贬秩,遂请祠。淳熙三年,卒于家,年五十九,谥文定。应辰刚方正直,遇事特立不回,与赵鼎、喻樗、张九成、吕本中相善,以忤秦桧流落岭南十七年,而凛然不可屈。工骈体文,陈振孙谓其所撰制诏“温雅典实,得王言体”(《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罗大经尝举其《赐四川宣抚虞允文辞召命不允诏》、《赐知绍兴府史浩乞宫观养亲不允诏》、《赐陈俊卿辞左相不允诏》、《赐虞允文辞右相不允诏》等篇,称为诏诰佳作(《鹤林玉露》甲编卷六)。奏疏能指斥时弊,侃侃而论,如绍兴八年轮对上《论和议异议疏》,以为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既谐,因循无备为可畏,由此而触怒秦桧等主和派权臣。诗歌清新平易,有闲逸之趣,如《雪中梅花》、《宜春漫述》、《怀玉山》诸诗,均清新条畅。著有《文定集》五十卷,又有《玉山翰林词草》五卷、《玉山表奏》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二二),原集已佚。明弘治中程敏政自内阁藏本摘出诗文编为《汪文定公集》十二卷、附录二卷,今存明嘉靖二十五年夏浚刻本;清四库馆臣复据《永乐大典》辑补重编为《文定集》二十四卷。今两本并存。《全宋诗》卷二○九○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四七六一至四七八二收其文二十二卷。事迹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科学与近代世界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出版于1925年的哲学著作。该书讲述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以及数学在思想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追溯了17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对于当今哲学思维的影响。另外,作者还对有机哲学思想作了简洁的论述。 在该书中,怀特海力主发挥哲学的批判宇宙观功用,以活动过程哲学或有机体哲学代替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该书主要总结了近几个世纪来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对近代世界哲学的重大影响。认为“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宇宙观压倒了其他方面所形成的旧观点而独步一时”,同时现代科学只有放弃唯物主义观点,接受机体哲学和过程哲学的观点才能解释新发展中的新事实和新问题。
大英殖民帝国
《大英殖民帝国》讲述了大英殖民帝国萌芽、兴起、扩张、形成、繁荣与衰落的历史。技术进步、大航海时代到来、地理大发现与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帝国的兴起存在怎样的联系?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如何调整国家战略迅速崛起?欧洲争霸战争与大英殖民帝国的形成存在怎样的历史逻辑?繁荣的大英殖民帝国是如何维系的?大英殖民帝国如何因地制宜统治文化差异巨大的殖民地的?面对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大英殖民帝国不回避衰落的现实,并进行自我改革,加速向英联邦过渡的?本书将一一解答。
阳明学派
谢无量著,1915年初版。全书分四编共二十章,分别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与陆象山的关系,王阳明的哲学、伦理学观点,还总结了王阳明对前人学术观点的评论。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序论说明阳明略传、阳明与陆象山之关系;第二篇阳明知哲学,其有宇宙观、人生观、天地万物一体观;第三篇阳明之伦理学:性说、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论等;第四篇阳明关于古今学术之评论:三教评论、朱子晚年定论、五经臆说等。
茶董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六《谱录类存目》著录此书,《提要》对此书内容作如下评价:“是编杂录南北朝到宋金茶事,不及采造煎试之法,但摭诗句故实。然疏漏特甚,舛误亦多。其曰茶董者,以《世说》记干宝为鬼之董狐,袭其文也。前有陈继儒序,卷首又题继儒补。其气类如是,则其书不足诘矣。”此书有明刊本,旧藏(丁丙)八千卷楼,今藏南京图书馆。前有冯时可、陈继儒二序,董其昌题词及夏树芳自序,似为原刊本。《四库总目》著录之本也许是《茶董》和陈继儒《茶董补》的合刻本。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简名《曲江池》、《李亚仙》。杂剧剧本。元石君宝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传奇。写洛阳府尹郑公弼之子郑元和辞别父亲,进京赴试。三月三,至长安曲江池游春,与京都名妓李亚仙相遇,一见钟情,遂倾囊耗资宿于李家。及资财荡尽,被鸨母赶走,沦落凶肆以为人出殡唱挽歌谋生。郑府尹闻知,赶到京师,痛打元和殆死而去。亚仙闻讯赶到,救活元和;而鸨母又赶来,强拖亚仙归家。亚仙后于风雪寒天与沦为乞丐之元和相遇,救之回家调养,并以积蓄自赎从良,与之另赁房宅同居,勉其刻苦攻读。逾年,元和应试中状元,授洛阳县令,亚仙亦凤冠霞帔。元和按例参见上司洛阳府尹,郑府尹欲认子,元和拒之。终因亚仙以死调劝,父子方得相认。有《元曲选》本、顾曲斋本。元高文秀有《郑元和风雪打瓦罐》,已佚;明朱有燉《曲江池》杂剧及薛近兖《绣襦记》传奇,皆据此改编。
宗门统要续集
凡二十卷。宋代宗永集,元代清茂续集。又作续集宗门统要。据冯子振续集宗门统要序,知宗永之宗门统要重刻于绍兴三年(1133),元代清茂再附加二卷,亦即增补南岳下第十二世至第十八世,及青原下第十一世至第十四世,共计四○六人,然仅收录一三一人之机缘(共二五九则)。或谓宗永编成宗门统要集十卷,清茂续编十二卷,成为二十二卷之宗门统要续集。本书起自西竺诸佛,继以东土诸祖及前世宗匠,盖所以指导后学与后世作家,并抉剔前人,皆出于文字而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