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云龙

鲍云龙
  • 姓名:鲍云龙
  • 别名:字景翔,号鲁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歙县霞峰
  • 出生日期:1226
  • 逝世日期:1296
  • 民族族群:

鲍云龙(1226-1296),南宋经师,字景翔,号鲁斋,歙县霞峰(今属安徽省歙县上丰乡霞江村)人。博通经史,尤精易学。宋宝佑六年(1258)举人,景定(1260-1264)进士。后居乡收徒讲学,入元不仕以终。著有《天原发微》、《大月令》、《筮章研几》等。《天原发微》入选《四库全书》。《大月令》、《筮章研几》等。《宋元学案补遗》有传。


鉴于秦、汉以来探讨天道之人或拘于数术,或沦于虚无,致使天下人郁闭不解的状况,鲍云龙作《天原发微》,主要是附会周易而研讨天人之关系,阐发天地人神之道理。他先列诸儒之说于前,而以己见辨论其后。依据《易大传》天数二十有五,而立书目二十五篇,博考详究,条分缕析。二十五篇主要内容如下:《太极》篇论述道体,认为太极是万物之本;《动静》篇论述道用,讲万物发展变化;《静动》篇论述用本于体,讲体用关系;《辨方》篇论述方位,认为一年四季运行必孕始于坎位;《元浑》篇讨论万物发展变化,认为万物始终表现为天道运行;《分二》篇讲动静初分,即天地氤氲;《衍五》篇讲阴阳再分,即两仪生四象;《观象》篇探讨四象各生两仪,即八卦;《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篇敷演邵雍之说,以日月星辰分别配四象;《天枢》篇讨论“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故,以所余之一为北辰;《岁会》篇讲所谓“十二次”,即与“爻辰”说相关的太阳沿着黄道绕地球而所次的方位;《司气》篇讲七十二候,即易经与历法的关系;《卦气》篇讲挂气说,认为焦延寿、京房之学从《太玄》所出;《盈缩》篇讲推算设置闰年闰月之理;《象数》篇讲的是河图洛书为自然数的源头;《先后》篇论述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左右》篇讲左旋右旋之说;《二中》篇讲数字,认为五、六分别为天地之中;《阳复》篇讲复卦,认为“复”为天心;《数原》篇讲数字之变化,认为万变不出一理;《鬼神》篇论辨《易传》中所谓鬼神,认为后世理解之鬼神多非其正;《变化》篇说的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变化,认为天有天的变化,人有人的变化。全文以朱熹“主敬”之说作为结论。


《天原发微》广泛涉猎宋以前易学,且多以扬雄旧说为据,不免有些杂芜荒远。但总的来说,全书条理分明,其中于《易大传》义理颇有发明,于象数之学也颇多补正,阐述独到,算得上是一部有用之书。元元贞年间,同乡歙人郑昭祖出资刻印,方回、戴表元分别作序。至于明初,族人鲍宁依据赵汸之说,附入辨正百余条,又作篇目名义,采云龙与方回问答为节要,冠之于首,也算是发扬光大了鲍云龙的学说了。但鲍宁对原文删改较多,已经不是元贞刊本的旧貌了。通行本是《四库全书》本。

鲍云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须溪集

须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刘辰翁撰。刘辰翁字会孟,庐陵(江西吉安)人,须溪是他居住的地名。《须溪集》原本200卷,但传本颇稀,明代已很少见。清代初期,仅能见到《须溪记钞》8卷及《须溪四景诗集》4卷,前一种是文集,但所收篇什寥寥。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有《须溪集略》4卷,也是很简略的辑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采辑出刘辰翁诗文,重新编次为《须溪集》10卷。卷1—5为记,卷6为序、题跋、说、赋,卷7为墓志铭,杂篇、古近体诗,其中有五古2首,七古5首,五律5首,七律9首,五绝1首,六绝2首,七绝7首。本集的卷8—10为词。据《四库全书总目》,上述10卷本已将《须溪记钞》中的篇什包括在内。刘辰翁的作品,以词最有特色,其词作承继辛派遗风,与张炎、周密等宋代遗民的词作风格有明显区别。其词另有《须溪词》辑本行世。本书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豫章丛书》本等较常见的版本。但《豫章丛书》本《须溪集》仅为7卷,不包括3卷词,但附有民国魏元旷撰《校勘记》、胡思敬撰《续记》各1卷。《四库全书》编者对刘辰翁提出了批评,认为:“所作诗文,亦专以奇怪磊落为宗,务在艰涩其词,甚或至于不可句读。”但无论怎么说,在宋代遗民中刘辰翁都是相当有影响的文学家。

修炼须知

修炼须知

修炼须知,编者不详,似出于元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说辑要,分运火行持、朔望弦晦、防危护失、卵酉刑德、沐浴心虑、生杀爻铢、修真七事,凡七章。各章分别纂集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白玉蟾、马丹阳、赵友钦、陈致虚等人言语,以论述内丹要旨。所引诸家以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最多。疑为元末陈致虚门人所编辑。

恨海

恨海

写情小说,十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初版。小说以庚子事变为背景,描写北京一个大院中两对未婚青年在战乱中离散及其爱情与幸福被毁灭的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故事叙述陈家兄弟二人经父母做主,哥哥伯和与同院姑娘张棣华订婚,弟弟仲蔼与同院表妹王娟娟订婚。义和团入京,清政府与洋人谈判破裂,战争迫在眉睫,娟娟随父母回苏州原籍;

餐樱庑随笔

餐樱庑随笔

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著述甚丰。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杂记清代宫廷辛秘,朝野轶闻,典章学术,市井风情等,稍兼前清历代野史。该书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十三卷),现据此标点整理,参考了今人的整理成果。

璎珞本业经疏

璎珞本业经疏

璎珞本业经疏,下卷,新罗元晓撰,附阅藏知津一则,缺上卷。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

1卷,清 行高说,明德重梓,超原行略(依驹本印)。序一序二序三上堂小参机缘偈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