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存淦

邹存淦
  • 姓名:邹存淦
  • 别名:字俪笙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海宁人
  • 出生日期:1849
  • 逝世日期:1919
  • 民族族群:

邹存淦(1849~1919),清浙江海宁人。字俪笙。本不知医,因感吴师机《理瀹骈文》专论外治,为医家别开生面,遂师其意,于光绪三年(1877年)收集外治方二千三百余首,分门别类,辑成《外治寿世方》(或名《寿世初编》)四卷。其中儿科诸方选列尤详。疮疡方选居十之四五。所辑诸方,皆录自前人医学杂著,以期“世无不可外治之症,而见不必服药之功”。


依其祖父之言,辑录农谚、占候、医药与饮食等文献,编撰《田家占候集览》抄本10卷,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另有《外治寿世方初编》4卷,刊于光绪三年(1877)。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药方约2 200余首;撰《己丑曝书记》4卷,著录图书3万余卷。收藏抄本甚多,对古籍版本鉴定有深厚造诣,因收藏有抄本《九僧诗》,考证源流甚详:“《九僧诗》一卷……当欧阳文忠公时已不复传,其世鲜刊本可知,何至明季忽有影宋抄本为汲古阁主人所得耶?此必系书贾射利,由宋刻《江湖小集》影出,以欺毛氏者;其是否九僧原作,抑为陈起所纂辑,则无可质证矣”。“是本为萃古斋所抄,前有新安汪氏及启叔信印两章,据余萧客跋,即从汲古藏本传录,又听默斋校增已觉毫无遗漏,较之《江湖小集》似胜一层,惜抄手潦草,脱简脥字不一而足,因重录一过,略改正十余字,并附录晁氏、陈氏之说于前,以资考镜。《江湖小集》有石门顾氏‘读画斋重刻本’,其第二十五册之前一卷即《九僧诗》,当觅之以校其脱脥,庶可称完璧。”从该题跋注释文字看出,足见其版本考证功力之深。著有《识语》。藏书钤有“邹印存淦”、“俪笙”、“邹氏家藏”等印。

邹存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本书是著名学者、史学家顾颉刚的散杂文作品集,其中既有教导青少年立志、读书、为学等做人做事的散杂文,又收录其研究民俗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迹等方面的随笔。其中,《怀疑与学问》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它集思想性、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具有一定学术色彩的普适性读物。

许真君玉匣记

许真君玉匣记

许真君玉匣记,原题许旌阳撰,实际应为明朝道士之作。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卷首有宣德八年(1433)吴子谨序,内称许旌阳怜悯祈禳者触犯天地禁忌,致生灾殃,故撰写此书,姑苏道友倪守约得之于异人,刊印传世。书中称祈禳法事须选择吉日良辰,否则大凶。又本篇之后有《法师选择记》、《皇极玉记》、《诸葛先生万年出行图》、《碧玉经记》等篇目,皆为佛道二教选择吉日,占验祸福之日历书。其中列举行斋日、合帐吉日、试新衣日、太子洗头日、文殊裁衣日、男女值年星命、探病日、出行日、得病凶日、黄沙日、鬼哭日、二十八宿吉凶日、六十甲子喜神方等。

孟东野诗集

孟东野诗集

诗别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诗在晚唐已有结集,晚唐邵谒曾有《览孟东野集》一诗。据宋敏求记述,宋初孟集行世之本很多,但卷数不一,多寡各异。宋敏求把它统编成十四类,合成十卷,使孟集有一个较善之本,而以前的汴吴本、周安惠本、蜀之二卷本《咸池集》俱废。宋敏求本遂成为以后一切孟集的祖本。晁公武、陈振孙所著录的都是此宋编十卷本。黄丕烈曾得一北宋椠本,半页十一行,行十六字,后历经辗转,为李盛铎木樨轩所得(见《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二),今藏于北京大学。1934年武进陶氏涉园影印者即为此本。黄丕烈另有一北宋蜀本,仅存五卷,藏于北京图书馆。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天台国材曾用宋敏求本锓诸梓。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无锡秦禾于都穆处得国材旧本,秦氏又从之翻刻,卷帙行款尚是宋本之旧,末附与韩愈的联句。此本又有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增入刘辰翁评语。须溪评语仅赖凌本以传。国材本系统之外,尚有书棚本系统流传。陆心源皕宋楼藏汲古阁影宋精抄《孟东野诗集》十卷,题后有“临安府棚前北睦亲仁坊南陈宅经籍铺印”一行,因知乃抄自棚本。今《四部丛刊》所影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刊本,据丁丙判断,“其为翻雕棚本无疑,……惟无临安府棚前一行耳”(《善本书室藏书志》)。孟集刊刻者甚多,又有汲古阁本、闵氏套印本、席启㝢刊本等,皆源于宋敏求本,仅在个别处有出入。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华忱之校订的《孟东野诗集》,末附年谱,辑录遗事。注释本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十卷及夏敬观《孟郊诗选注》。

浩然斋词话

浩然斋词话

词话。南宋周密(1232—1308后)撰。一卷。密有《齐东野语》已著录。周密著述颇多,有《浩然斋雅谈》一书,已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上卷为考证经史与评论文章,中卷为诗话,下卷为词话。《词话丛编》辑其下卷,题为《浩然斋词话》。此集即《雅谈》之下卷,录词话二十六则,多为他书所不载。其中有记录创作轶闻者,亦有考辨词语渊源者。

传法正宗论

传法正宗论

凡二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由传法史考订禅门祖师之正脉法统,并论述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问题,为传法正宗记之姊妹篇。契嵩认同出三藏记集、达磨多罗禅经等诸说,而非议付法藏因缘传之说,以阐明自释尊至达磨二十八祖嫡传法系之正统性,并答辩禅门‘以心传心’、‘教证一如’等问难。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一字顶轮王之修法,其行法次第为:澡浴、佛部心、莲华部心、金刚部心、甲胄护身、办事、阏伽、普供养、赞、佛眼、本尊根本印明、大慈普护、正念诵等,卷末?附录水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