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存淦

邹存淦
  • 姓名:邹存淦
  • 别名:字俪笙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海宁人
  • 出生日期:1849
  • 逝世日期:1919
  • 民族族群:

邹存淦(1849~1919),清浙江海宁人。字俪笙。本不知医,因感吴师机《理瀹骈文》专论外治,为医家别开生面,遂师其意,于光绪三年(1877年)收集外治方二千三百余首,分门别类,辑成《外治寿世方》(或名《寿世初编》)四卷。其中儿科诸方选列尤详。疮疡方选居十之四五。所辑诸方,皆录自前人医学杂著,以期“世无不可外治之症,而见不必服药之功”。


依其祖父之言,辑录农谚、占候、医药与饮食等文献,编撰《田家占候集览》抄本10卷,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另有《外治寿世方初编》4卷,刊于光绪三年(1877)。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药方约2 200余首;撰《己丑曝书记》4卷,著录图书3万余卷。收藏抄本甚多,对古籍版本鉴定有深厚造诣,因收藏有抄本《九僧诗》,考证源流甚详:“《九僧诗》一卷……当欧阳文忠公时已不复传,其世鲜刊本可知,何至明季忽有影宋抄本为汲古阁主人所得耶?此必系书贾射利,由宋刻《江湖小集》影出,以欺毛氏者;其是否九僧原作,抑为陈起所纂辑,则无可质证矣”。“是本为萃古斋所抄,前有新安汪氏及启叔信印两章,据余萧客跋,即从汲古藏本传录,又听默斋校增已觉毫无遗漏,较之《江湖小集》似胜一层,惜抄手潦草,脱简脥字不一而足,因重录一过,略改正十余字,并附录晁氏、陈氏之说于前,以资考镜。《江湖小集》有石门顾氏‘读画斋重刻本’,其第二十五册之前一卷即《九僧诗》,当觅之以校其脱脥,庶可称完璧。”从该题跋注释文字看出,足见其版本考证功力之深。著有《识语》。藏书钤有“邹印存淦”、“俪笙”、“邹氏家藏”等印。

邹存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溪大全集

北溪大全集

诗文集。南宋陈淳撰。50卷。凡诗4卷,书问1卷,问目3卷,记序2卷,说3卷,题跋1卷,杂著3卷,讲义2卷,辩论2卷,书13卷,答问8卷,札子6卷,祝祭文2卷。又外集1卷,载有关陈淳的志铭祭文。集为其子榘编,淳祐八年(1248)薛季良刊行,岁久板毁。元至元元年(1335)、明弘治三年(1490)及万历十三年(1585)又迭经翻刻。《四库全书》据弘治本著录。清乾隆间陈文芳所刊《北溪先生全集》,除收入大全集各部分外,复增《字义》2卷,补遗1卷。陈本于光绪年间重刊。陈淳学宗朱熹且最能恪守师说。诗文质朴笃实,犹如语录。集中答问、辩论诸卷,探讨了理学诸命题;杂著中《道学体统》等四篇,及《似道》、《似学》二辩,力辟陆九渊学派;《答陈伯澡》一文则较集中地阐述了他的“道理”、“知行”观。故此集为研究南宋理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早期上清经中有所谓“三奇”,《玄都九真明科》将之列为“玄都上品”,其第三奇则为《太上素灵大有妙经》。故该经出自六朝。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曰三国帛和得《大有经》,盖指《大有三皇文》。大渊忍尔《道教史研究》认为《大有妙经》造于萧梁之前。该经包括《三洞混元内真变生官号宝名》、《太上道君守三元真一经》、《太上道君守元丹上经》、《四宫雌真一内神宝名玉诀》、《太上大洞守一内经法》、《太上三九素语内祝诀》、《太真隐朝求仙上法》、《太上九真明科》和《太帝君偈大有妙赞》。述神仙名讳、身中九宫、守三一、素语内咒、太玄九真明科三品二十七条等。

患难余生记

患难余生记

韬奋未完成的自传性著作。1946年由生活书店首次出版。写于1944年春,这时,韬奋脑癌手术后病情较为稳定,便开始忍着疼痛写作,最多时一天要写5千多字。除了补充前期生活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外,着重写的是1939年以后几年中的经历,对生活书店在艰难中奋斗的历史有较详尽的描述,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给了无情的揭露。可惜后来由于病情恶化,作者只写了约5万字,第3章尚未写完,便永远搁笔了。本书是韬奋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对研究他的思想以及生活书店,都是很重要的资料。本书曾多次重印,并被收入《经历》、《韬奋文集》之中。

雁门关存孝打虎

雁门关存孝打虎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存孝打虎》。撰人姓名不详(一说为元人陈以仁撰)。末本。剧写唐末沙陀李克用应唐朝皇帝之命带兵去抵御黄巢,行至雁门关,梦见被飞虎所咬。周德威为其圆梦,说李克用将遇应梦将军。李克用行围射猎,遇见为邓大户牧羊的安敬思独力打死猛虎,李克用收为义子,改名李存孝。李存孝战败黄巢部下大将,又乘胜攻入长安,杀败黄巢之弟黄圭。此剧第三折有〔古竹马〕2曲,与《太和正音谱》所载陈以仁《十八骑误入长安》相同,有人疑此剧即《误入长安》。但一般认为,两者不是一本。另,脉望馆抄本有《飞虎峪存孝打虎》杂剧,情节、曲词与此剧略同。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湘烟小录

湘烟小录

《湘烟小录》,含《香畹楼忆语》、《紫姬小传》、《紫湘诔》及各类诗词序跋二十馀种。皆围绕着清道光年间名媛王紫湘而作。王氏名子兰,字紫湘,一字畹。秣陵才女,钱塘世家才子陈裴之(陈小云,陈孟楷)之侧室,以貌美、才高、行洁、贤孝婉淑而为陈裴之及陈、王家人钟受,时人视之为董小宛再生。道光四年,紫湘卒,年仅二十二岁。陈裴之作《香畹楼忆语》,追忆夫妻“情文相生,凄艳万状”,文坛为之倾倒,以为可与《影梅庵忆语》并称。其时文人墨客及王、陈家人竞相为文吟诗,追忆紫湘,成为文坛一大景观。

台案汇录辛集

台案汇录辛集

本书分六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八集,称为「台案汇录辛集」。所有档案,统由「明清史料」戊编选录。其中主要以清嘉庆年间「艇盗」蔡牵事变为中心,而以道光年间中英鸦片战争期中有关台、澎防御事项为附。计前五卷共收七十六件,全与「蔡变」有关;后一卷收有十二件,即为防御英人关系文件。书末,录附「清史」「李长庚、王得禄、邱良功、许松年、黄标合传」(附录一)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王得禄行述」(附录二)。按此等人物均与蔡牵事变有关,王得禄且预防御英人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