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良价

- 姓名:洞山良价
- 俗姓:俞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公元807
- 逝世日期:869年
- 民族族群:
洞山良价(公元807~869年),唐代禅僧。云岩昙晟弟子。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据《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等载,俗姓俞。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幼从马祖道一弟子五泄灵默禅师出家。二十一岁时于嵩山受具足戒。其后往诸方参学,首谒南泉普愿,次参沩山灵祐,最后参云岩昙晟。于云岩处从对“无情说法”公案的参究而有所领会。辞别之时,云岩示以“宝镜三昧”之精神。后因过河,见水中之影,乃豁然大悟,作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景德传灯录》卷一五)大中末(859)住新丰山接诱学徒。其后又盛化于豫章高安(今属江西)之洞山,门下常有五百之众。故世称“洞山良价”。卒谥“悟本禅师”。嗣法弟子有曹山本寂、云居道膺等二十六人。著有《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二卷、《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新丰吟》、《五位君臣颂》、《五位显诀》等。
我国禅宗曹洞宗之祖。唐代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俗姓俞。幼从师诵般若心经,以无根尘之义问其师,其师骇然,即指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年二十一,诣嵩山受具足戒,寻谒南泉普愿,深领其旨,又访沩山灵祐,参‘无情说法’之公案,不契。受指示诣云岩昙晟,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后嗣云岩之法,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倡五位君臣说,门风颇振。咸通十年,命剃发披衣,鸣钟辞众,大众号恸不止。师忽开目谓曰(大五一·三二三中):‘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众犹恋慕不已,乃延七日,至第八日浴讫,于丈室端坐长往。世寿六十三,法腊四十二。敕谥‘悟本禅师’。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华严休静、青林师虔等二十余人。尤以本寂之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
洞山良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昔话
《日本昔话》共收录日本各地口传故事一百零八篇。 最早作为少儿读物出版于1930年。内容质朴而生动,保持了日本各地传说故事的原型。“昔话”即民众间口头流传的传说故事。柳田国男使用这一名称,是为了与那些被刻意加工整形的“民间故事”区别开来。
酒色财气四调
酒色财气四调 寄调如梦令
新茶花
著者上编署钟心青,下编署钟情心青。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十 五回,上海申江小说社印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 3月出版;下编十 五回,明明学社印行,同年12月出版,铅印本,标明 “爱情小说”。卷首有妓女武林林照片及汪僢题诗。宣统二年(1910)该社再版。该书的中心故事,是叙述留日学生项庆如与上海妓女武林林的爱情悲剧。项庆如系上海知县的侄子,自幼酷爱文学,尤嗜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羡慕书中玛克与亚猛的真挚爱情。但早年即由父母包办,娶了妻室,夫妻同床异梦,形同冰炭。故回国后滞留上海,出入妓院,以期找到意中之人。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作为《清实录》曲笔问题之始的《清太祖实录》,因经多朝的改修.先后出现 了“崇德初纂本”、“顺治改缮本”、“康熙重修本”、"雍乾定本”等多个不同版本。 崇德年间,皇太极在位时,《武帝实录》即已纂成;后顺治年间对其进行了再修, 改动较小;康熙年阆又进行了重修,此次重修较之前内容上改动极大,书名亦由《武皇帝实录》改为《高皇帝实录》;雍乾年间,又对实录进行了字句方面的校对。而多次的改修与校订,亦使其真相不存,曲笔问题为最甚。经过对《清太祖实录》的 两个不同本子《清太宗武皇帝实录》与《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的对比之后发现,前者虽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但其行文质朴,载有许多其他文献未见之事,还是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的;而后者在经史官们的改订、删减、增补以及润色后,对一些史事的隐讳与文饰较之前更为详密,可信度大为下降,部分内容令人难以据信。
儒言
亦名《晁氏儒言》,宋晁说之著。徽宗政和二年(1112)为攻王安石新学而作,内容多涉及《三经新义》与《字说》。非但是学术上的论争,且兼斥安石居心行事。排《周礼》,抑《孟子》,尊《春秋》,务与相反,负气求胜,言辞激烈。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明明昱证义并序,相宗八要解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