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

- 姓名:柳开
- 别名:字仲塗,自号东郊野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大名(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947年
- 逝世日期:1000年
- 民族族群:
柳开(947年-1000年),字仲塗,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唐末战乱,文籍荡然无存,有赵姓老儒生持韩愈文数十篇授柳开,读之爱不能舍,以为著文当以韩、柳为宗尚,遂改名肩愈,字绍先。又仰慕唐王通经术,自以为能开圣贤之途,乃更今名与字。著《野史》、《东郊野夫传》、《补亡先生传》,以表白其志向。当时有范杲亦喜好古学,爱柳开文章,诵于朝野,为之延誉,世人并称“柳范”。开宝六年,登进士第,授宋州司寇。九年,迁录事参军。太宗讨伐后晋,擢为赞善大夫,知常州,移知润州,拜监察御史。太平兴国九年,知贝州,加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贬上蔡令。还阙,复侍御史,改崇义使、知宁边军。端拱元年,知全州。淳化元年,移知桂州。明年,诏归京师,为黥徒所诉,入御史台狱,贬滁州团练副使。召还,复崇仪使,知环州。至道元年,知曹州,移邢州。咸平元年,秩满入觐,出知代州,移沧州,兼兵马钤辖。于道中病卒,年五十四。开尚气自任,不拘小节,临终命笔云:“吾十年著一书,意今未毕,可传于世,吾将死矣。”其后门人张景命名为《默书》。宋初文章继五代之习,崇尚偶俪,自柳开始为古文,自谓“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也;而在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恕斋丛谈》引柳开论文语)。杨昭俭亦称开文章“世无如者已二百年馀矣”,其改变宋初文风之功,实不可没。然开亦能言而不能行,其文大多“词涩言苦”,令人难以卒读。叶适评柳开《补亡先生传》,谓柳开以藩篱未涉之狂气,“尊己陋物,叫呼以自誉,失古人为学之本意”,称为一病(《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八)。开不善词赋,诗作甚少,其文集仅存诗五首,有一些诗简古精要,如《塞上曲》诗“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之句,描绘塞上风光,甚为时人所称,谓“可画于屏障”(张师正《倦游杂录》)。其《讽虞嫔》诗,清翁方纲则以为语意艰涩,“词气近樊宗师之徒,于风雅殊远”(《石洲诗话》卷三)。著有文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明刊本并附录增为十六卷,现通行版本有明吴氏丛书堂抄本、清乾隆柳渥川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印本等。《全宋诗》卷五四录其诗八首。《全宋文》卷一一五至一二五收其文十一卷。事迹见张景《柳公行状》、《宋史》卷四四○本传。
柳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三才定位图
三才定位图,北宋张商英撰。《宋史‧艺文志》天文类着录作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书分上下篇,上篇叙述上天玉京及三清天之由来,宣称诸天皆有天帝主之,并有天王、星君、唐、葛、周三将军等。下篇载诸天神图像,以三清为主,并侍列众天帝、仙君。神像之上各注其名号,或注明其冠服颜色,图像描绘颇具艺术性。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前田繁树《六朝时期干吉传的演变》认为本律出自南陈之时。述几种老子戒律。
本草简要方
芦沟桥事变之后。予方旅居汉口。二十七年秋。入桂林。寇祸日深。武汉又陷。欧战未起。国步之危。甚于累卵。有数门人过桂。知予生活艰苦。问此后出处。予曰。如果国不幸而亡。亭林船山所不敢学。我其以青主先生为归乎。其实书画无法则。医药无宗派。此言亦欺世而已。三十二年秋。世事日有转机。予早托迹中国农民银行。衣食粗给。公余之暇。乃编此书。盖中国之医。向不专精于识病。而专重在用药。伤寒论一书所包之病多矣。而统名之曰伤寒。及其下药。乃各不同。小儿惊风。所包之病多矣。而统名之曰急慢惊风。及其下药。乃各不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知识病虽未确。用药故不误也。
加里波的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加里波的》林白水著。加里波的即加里波第, 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领袖、卓越的军事家。生于海员家庭。早年当过水手和船长。1834年参加萨伏依起义后流亡南美,曾参加巴西和乌拉圭等国的革命运动。1848年返回意大利,次年为保卫革命中建立的罗马共和国而浴血奋战。共和国失败后率数千人撤离,跨越亚平宁山脉,沿途传播意大利统一的思想,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1860年组成“千人红衫军”,解放了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两地后并入撒丁王国),对意大利的统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最后一次战斗是1870年援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进行普法战争,并热烈祝贺1871年巴黎公社的诞生。
泾林续记
一卷。明周玄暐撰。周玄暐,字叔懋,一字缄吾,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戌(1586)进士,官至云南道御史,《昆山县志·周复俊传》后附有他的事迹。按周复俊为周玄暐祖父,曾著有《泾林杂记》一书,该书题《续记》,以示承先人之书而作。书为笔记体文,所记为明代弘治、正德以来朝野遗闻掌故。其中如严嵩父子弄权,忠直之臣杨继盛、沈炼等被严陷害等事,叙述详备,且倾向褒贬鲜明,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而对专宠严氏父子的皇帝,则多有回护开脱,罪责全推在严氏狡猾,善于揣摩迎合上意;又云严嵩所为,全出于其子严世蕃之谋,则只可作一家之言。书中记张居正事,多有诋毁:不仅发掘隐私,言张死于纵欲;且指斥其包藏祸心,染指神器。对张居正这样政绩比较显著的政治家做出如此评价,则出于作者的门户之见,不足为史证。该书有涵芬楼秘笈本,功顺堂丛书本。
经分别
巴利名Sutta-vibhan%ga 。巴利文律藏三大部之一。又作经分律。主要内容为戒之条文、说明成立之因缘、条文字句之解释及条文运用之实例等。包括说明比丘二百二十七戒之大分别(巴Maha^-vibhan%ga ,又作比丘分别),及说明比丘尼三百十一戒之比丘尼分别(巴Bhikkhuni^-vibhan%ga )。大分别系包括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二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七十五众学、七灭诤;比丘尼分别则总括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百六十六波逸提、八波罗提提舍尼、七十五众学、七灭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