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

- 姓名:柳开
- 别名:字仲塗,自号东郊野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大名(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947年
- 逝世日期:1000年
- 民族族群:
柳开(947年-1000年),字仲塗,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唐末战乱,文籍荡然无存,有赵姓老儒生持韩愈文数十篇授柳开,读之爱不能舍,以为著文当以韩、柳为宗尚,遂改名肩愈,字绍先。又仰慕唐王通经术,自以为能开圣贤之途,乃更今名与字。著《野史》、《东郊野夫传》、《补亡先生传》,以表白其志向。当时有范杲亦喜好古学,爱柳开文章,诵于朝野,为之延誉,世人并称“柳范”。开宝六年,登进士第,授宋州司寇。九年,迁录事参军。太宗讨伐后晋,擢为赞善大夫,知常州,移知润州,拜监察御史。太平兴国九年,知贝州,加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贬上蔡令。还阙,复侍御史,改崇义使、知宁边军。端拱元年,知全州。淳化元年,移知桂州。明年,诏归京师,为黥徒所诉,入御史台狱,贬滁州团练副使。召还,复崇仪使,知环州。至道元年,知曹州,移邢州。咸平元年,秩满入觐,出知代州,移沧州,兼兵马钤辖。于道中病卒,年五十四。开尚气自任,不拘小节,临终命笔云:“吾十年著一书,意今未毕,可传于世,吾将死矣。”其后门人张景命名为《默书》。宋初文章继五代之习,崇尚偶俪,自柳开始为古文,自谓“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也;而在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恕斋丛谈》引柳开论文语)。杨昭俭亦称开文章“世无如者已二百年馀矣”,其改变宋初文风之功,实不可没。然开亦能言而不能行,其文大多“词涩言苦”,令人难以卒读。叶适评柳开《补亡先生传》,谓柳开以藩篱未涉之狂气,“尊己陋物,叫呼以自誉,失古人为学之本意”,称为一病(《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八)。开不善词赋,诗作甚少,其文集仅存诗五首,有一些诗简古精要,如《塞上曲》诗“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之句,描绘塞上风光,甚为时人所称,谓“可画于屏障”(张师正《倦游杂录》)。其《讽虞嫔》诗,清翁方纲则以为语意艰涩,“词气近樊宗师之徒,于风雅殊远”(《石洲诗话》卷三)。著有文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明刊本并附录增为十六卷,现通行版本有明吴氏丛书堂抄本、清乾隆柳渥川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印本等。《全宋诗》卷五四录其诗八首。《全宋文》卷一一五至一二五收其文十一卷。事迹见张景《柳公行状》、《宋史》卷四四○本传。
柳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止息盛怒
大多数读者只知道泰戈尔是一位诺奖诗人,却不知道他小说写得也很好,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打开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泰戈尔,一个用诗意写小说的瑰宝作家。本书精选的21个短篇,内容涉及印度的种姓阶层、婚姻制度、社会习俗、女性地位、家庭伦理等,即使年代久远,依然有着很强的人文关怀,充满哲思、优美的笔触使这些故事的现实回响尤为深远。作品中既有对平等、尊严、自由、爱情的追求,也有对生死、人性的探索,这些主题在他的诗意之下显得格外悲悯动人。有的被改编成电影,名留宝莱坞;有的在坊间传颂,成为传世名篇。
女孝经
唐朝散郎侯莫陈邈妻郑氏撰。体例模仿《孝经》,全书分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帮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等十八章。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在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时,要遵守的孝敬父母,侍奉丈夫,养子育女,操持家务,恪守妇规等封建道德规范。作者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在书前特作进书表,作为侄女的规戒。全书旨在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女孝经》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女教之书之一。
林肯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林肯》钱智修著。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1861—1865)。生于肯塔基州。9岁丧母,但得到继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未受过正规教育,靠刻苦自学,涉猎甚广。早年当过工人、水手、店员、邮递员和土地测量员。1836年在伊利诺斯州开业当律师。1834年步人政界,相继出任州议员、国会众议员。1856年加入共和党,力主阻止奴隶制的扩大。1860年当选总统,南方因此叛乱。南北战争期间,颁布 《宅地法》 和 《解放黑奴宣言》,使联邦政府稳操胜券。1865年4月14日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遭刺客布斯枪击,头部饮弹,翌日晨逝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白话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志表水平与编者史识都很高,但文辞刻意求简,有史实不清处。此为《新五代史》白话文。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津逮秘书》所刻援陈振孙之言,题曰唐陆机,皆误矣。《崇文总目》云:“世或以‘玑’为‘机’,非也,机本不治《诗》,今应以‘玑’为正。”今本二卷,关于今本性质,诸家说法不一:有谓为缀拾之本者,清焦循曰:“陆疏太约,为后人缀拾之本。吕东莱所引陆疏言《毛诗》授受与此大异,知缀拾者未见《读诗记》也。”有谓今本即陆氏原本者,清丁晏曰:“《初学记》‘烛类’引陆士衡《毛诗草木疏》,唐人已误为“机”,幸有《释文》爵里甚明。今所传二卷即玑之原书,后人疑为缀拾之本,非也。以《尔雅》邢疏、《齐民要术》、《太平御览》所引证之,仍以此疏为详。疏引刘歆、张奂诸说皆古义之仅存者。间为遗文,后人传写佚脱耳。下篇叙四学源流,至为赅洽,毛公名亨,得此疏而始备。惟其去古未远,是以述古能详,尤信其为原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今本乃后人所辑,曰:“原本久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大抵从《诗本义》中录出。”《郑堂读书记》亦谓“元恪原书久佚,此本多从《诗正义》中采辑成编,然以《诗正义》核之,搜摭尚多遗漏,迄今诸家传写不免有所窜乱,又非欧公撰《崇文目》时所见之本矣。”《四库提要》及《郑堂读书记》所言当是,今本乃后人所辑之本;然此书保存了诸多有关《毛诗》的名物训诂,还是很有价值的。《四库提要》曰:“虫鱼草木今昔异名,年代迢遥,传疑弥甚。玑去古未远,所言犹不甚失真,《诗正义》全用其说。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其驳正诸家,亦多以玑说为据。讲多识之学者,固当以此为最古焉。”今本凡草之类四十八、木之类三十一、鸟之类二十二、兽之类七、鱼之类八、虫之类十六;计六类一百三十二则。后有鲁、齐、韩、毛四诗授受源流四则,与《汉书·儒林传》相表里。是书有《续百川学海》本、《汉魏丛书》本、《唐宋丛书》本、《古经解汇函》本等。
宗鉴法林
凡七十二卷。清代僧迦陵性音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广泛搜录历代诸师之古则、公案、拈颂,计二七二○条。其所列顺序为:世尊、诸经、应化圣贤、西天祖师、东土祖师、旁出诸祖、未详法嗣者、自大鉴下一世至青原及南岳下三十七世、嗣法未详之尊宿等。因康熙五十一年(1712)春,于塞北之法林寺会集编书,至五十三年夏,镌版完工于京师柏林院之宗鉴堂,故题名宗鉴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