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光黻

韦光黻
  • 姓名:韦光黻
  • 别名:字君绣,号涟怀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韦光黻[ fú ],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君绣,号涟怀、洞虚子。韦韵觉父,顾元熙弟子,顾德华师。诸生。与姚燮、包世臣友,与顾禄为莫逆友。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迁居马铺桥,后居枫桥行医。礼佛为居士。通《易》学,精堪舆术。善弹琴。书学顾元熙,宗法欧阳询,画花卉得夏之鼎指授。咸丰二年(1852年)曾与任熊、黄鞠、杨韫华、齐学裘等发起成立华阳道院书画会。能文工诗。诗初学李贺,后出入盛唐,极为陈文述称赏,为“吴中后七子”之一。辑有《鹅湖小绿天》《寒山寺汉铜佛像题咏汇编》等。著有《蕊珠居集论》《闻见阐幽录》《杂纂新续》《广雅纂》《在山草堂集》等。

韦光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里山异兽谭

里山异兽谭

本书是日本民俗学家、画家早川孝太郎的经典作品,收录了日本三河、横山等地区的老猎人等所讲述山野中出没的野兽的故事,主要以野猪,鹿和狸猫的轶事为主,既有猎人山民的口头故事,比如猎人射杀了体格异常的大野猪的故事、 母鹿被杀死后跟来的小鹿的故事、在村庄发生的可疑事件怀疑是狸猫的恶作剧……又有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诸如净琉璃姬与鹿、狸猫所变的文釜茶壶等,还有民俗掌故等组成的独特的传统世界,以取自日常生活的鲜活表达加上作者精心的文字加工而形成的民俗学经典作品。

孙明复小集

孙明复小集

宋代诗文别集。1卷。孙复著。《文献通考》载孙复有《睢阳集》10卷,《宋史·艺文志》称有《孙复集》10卷,两书皆不传。后人重新收集,得文19篇、诗3首,更名《孙明复小集》,并附有序、题识和欧阳修所撰《孙明复先生墓志铭》。《四库全书》本未收序,题识、墓志铭等。孙复文章,在宋初文体卑靡之际,颇有别开生面之意。孙复与尹洙共同继承穆修、柳开复古之风。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根柢经术,谨严峭洁,卓然为儒者之言,与欧、苏、曾、王千变万化务极文章之能事者,又别为一格。”惜其所传甚少,不得窥其全貌。另有《孙明复小集》3卷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问经精舍校刊本。《宋文选》所收《孙明复文集》,分为2卷。

山堂肆考

山堂肆考

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明彭大翼撰。彭大翼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中曾知云南沾益州。张幼学补遗十二卷。张幼学为彭大翼之孙婿。是书辑录群书故实,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类编成帙。后有损佚。万历四十七年经张幼学重加辑补整理终成。全书分宫、商、角、徵、羽五集。又分四十五门。宫集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君道、帝属、臣职;商集分为臣职、仕进、科第、学校、政事、亲属;角集分为亲属、人品、形儿、性行、文学、字学、谥法、人事、诞育、民业;徵集分为释教、道教、神祗、仙教、鬼怪、典礼、音乐、技艺、宫室、器用、珍宝、币帛、衣服、饮食;羽集分为饮食、百谷、蔬菜、花品、草卉、果品、树木、羽虫、毛虫、鳞虫、甲虫、昆虫、补遗。每门又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有小序一篇,述其内容梗概、范围沿革等事。下录引文。引文采集宏富浩博,经史子集、释经道藏无所不及。或注作者、或标书名,剪裁适当,浅显易读。但亦有类目繁杂、立目不清之处,或引证间有改动,未尽据原书,或不见出处。如臣职一门,分开而隶属宫、商二集;亲属一门,而分隶商、角二集;饮食一门,而分隶徵、羽二集。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周显金陵书林始刊本。万历四十七年梅墅石渠阁刊增补本。清北京文锦堂刊本、《四库全书》本。

珍珠舶

珍珠舶

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以写才子佳人小说闻于时。原刻本未见,仅见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共6卷,每卷演一故事。卷1,叙华亭县商人赵相外出贩米,结义兄弟蒋云,先后与其母、其妻勾搭成奸,后又设法诬赵,使之入狱,赵母悔恨而死,其妻子被骗为娼,最后冤情大白,赵家又复渐兴。卷2,叙江都县秀才金宣10年落魄,经苏秀玉私助资斧,得中举人、进士的事。卷3,叙黄阿喜溺死,魂归附主人杨敬山家,助杨料理门户,杨帮其成亲的事。卷4,叙明末苏州才子谢嘉与无锡才女杜仙佩的爱情故事。卷5,叙崇祯年间太平府秀才东方白与陈留贾琼芳的婚姻纠葛。卷6,叙松江府僧人证空私通尼姑,又与赵氏妇偕逃,最后被发配赤城的事。

金刚般若经挟注

金刚般若经挟注

又名《挟注金刚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首尾均残,存二百九十八行。原卷失题,据内容拟题。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自“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起,至“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经文以大字抄写,注释附于经文下,作双行小字。文字简练,释义甚精。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无畏三藏禅要

无畏三藏禅要

简称《无畏禅要》、《禅要》,末题《无畏三藏受戒忏悔文及禅门要法》。密教著述。一卷。主要阐述受菩提心戒法和禅法要领。先说受菩提心戒十一门:发心、供养、忏悔、皈依、发菩提心、问遮难、请师、羯磨、结界、修四摄、重戒。后说禅门要法,分受三昧耶戒、发菩提心戒之五种真言和三摩地观法及调气法。前后并有序文及回向文。按文内所说,此两部分内容均由善无畏传授,善无畏曾与嵩岳会善寺敬贤对论佛法,而叙大乘要旨,门人抄集为文。先有西京西明寺慧警撰集为《无畏三藏禅要》,后又有人加以补充并另加入受菩提心戒文及序文,集为《无畏三藏受戒忏悔文及禅门要法》。或以为由一行集成。见于空海、圆仁等的《求法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