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鹏

汤鹏
  • 姓名:汤鹏
  • 别名:字海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南益阳人
  • 出生日期:1801
  • 逝世日期:1844
  • 民族族群:

汤鹏(1801-1844)近代诗人。字海秋。湖南益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次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曾任军机章京。旋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郎中。擢山东道监察御史,议论风发,勇于言事,一月之中而3上奏章。以触犯清朝宗室尚书,叱辱满族官员而被罢御史,改任户部员外郎。鸦片战争时期不在御史之位,仍请户部尚书转奏条陈,建言30事。平生以负才敢言出名,毁誉交加。死后,曾国藩撰挽联曰:“著书累百千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一十八省,名亦随之。”王之春以为“数言纪实,写尽其人”(《椒生随笔》卷4)。


汤鹏诗兼工各体而多产,道光十八年(1838)已有诗3000多首,而删存2000多首。其诗题材广泛而以抒发内心感慨不平之气为其特色。如《咏怀四十首》有句曰:“朱丝弦在钟期死,流水高山不可弹。”“蛾眉有憾供谣诼,骏骨无媒失翥骞。”《初值枢禁》:“十年蠖屈才名老,五色鸾翔禁掖尊。”《拨闷六首》:“千秋一剑独苍茫,宦海飘如未泊航。 ”《友人席上醉后作》:“屈悲贾愤太摧颓,两鬓飘飘白雪来。只有杜康如我意,飞腾三万六千杯。”其诗集竟博得53人题赞,亦属罕见。林则徐曰:“海秋之诗无体不工。四言出入于《风》、《雅》、《颂》。五言始而希踪韩、杜,既而陶、阮、鲍、谢,皆在伯仲之间。七古则寓妥帖排奡之力于淋漓跌宕之中,合太白、昌黎为一手。五、七律,五、七绝均嗣响唐人。至其所为琴操、古歌谣,则尤备古人所不及,为今人之所不能为。”(《〈海秋诗集〉跋》)张际亮曰:“观其才气之纵溢,骨力之雄奡,声情之激壮,思理之浩窅,出入《骚》、《雅》,包举汉、唐,洵近代之所希也。”(《〈海秋诗集〉跋》)著有《海秋诗集》、《浮邱子》、《学术明林》、《七经补疏》、《止信笔初稿》、《四书艺》 和《古今体诗》等。


鸦片战争时间,上书反对英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对鸦片大量输入引起的“银荒”,主张以赋税征收实物的办法来解决,认为“毋弃民所有,则粟不贱。 毋苛民所无,则银不贵。”(《浮邱子·医贫》) 并以古代赋税征粟而不征银的情况对自己的主张进行论证:“古之征于民也粟,今之征于民也银,是故银势积重,粟势积轻。” (同上) 关于对外贸易及经济往来,主张应“严中外之防”,毋贪荒服之利而苟取之,毋损中华之利而苛与之。” (同上) 甚至认为“毋苟取,则能直其词以锄不顺。 毋苟与,则能大其坊以塞无厌”,“锄不顺则榛梗化”,“塞无厌则觊觎消” (同上),表明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认识还极其肤浅。认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患贫”,从古代儒家关于“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的理财思想出发,认为当时中国所以患贫,在于生产者少而消费者众,主张尽量使“浮民”参加农业生产。将出现大量浮民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土地兼并,据此提出“申名田之限以黜兼并”(《浮邱子·尚变》) 的主张,认为“限民田则均贫富,均贫富则抑兼并,抑兼并则鲜流亡。如是者国无贫。”(《浮邱子·医贫》)反对封建政府经营商业,强调“货出于市,毋出于官”(同上),要求废除当时官商勾结垄断食盐的“纲盐”制度,而代之以一般商人领票纳税后自由贩销食盐的“票盐”制度。也反对官府及贵族官僚经营高利贷,要求他们“毋收责,毋率贷” (同上)。主张减轻或废除各种工商税,以利于私人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医贫除增加社会生产外,还须去奢崇俭,节制消费,处在封建社会不同等级的人,应有严格不同的生活消费标准,超越标准的行为不但是经济上的“奢”,而且是政治上的“僭”,应予坚决制止。对封建上层统治阶级人物,也要求适当予以约束,使“宫禁之用毋滥,官封之用毋滥,兵卫之用毋滥,边鄙之用毋滥,凶荒之用毋滥,仓促非常之用毋滥。”

汤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长夜漫漫路迢迢

长夜漫漫路迢迢

《长夜漫漫路迢迢》为奥尼尔最后一部作品,根据作者要求在其死后才能上映,该剧被作者自认为和公认为其最好的作品,并再次获得普利策奖。 1939年夏天,大战阴影笼罩的旧金山,在一座俯视着湾区、名为“道庵”的房子里,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尼尔,开始撰写在内心深藏多年的自传戏《长夜漫漫路迢迢》。他决心将自己家中不可告人之事毫无保留地诉诸笔墨。往事如幽灵般纠缠不休,逼他非写不可,否则永远不得安宁。这部自传性剧作成为奥尼尔代表作。按作者本人的要求,这部作品在他去世后,直到1956年才首次上演。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19世纪美国作家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汤姆是种植园主谢尔比家的家生奴隶,从小忠心侍奉主人,成年后当上了总管,人们都叫他汤姆叔叔。他与家人住在一间小木屋中。谢尔比做股票生意失败后,将汤姆和另一个奴隶抵押给新主人。途中,汤姆救了一个落水的女孩伊娃,伊娃的父亲圣克莱尔出于感激,买下了汤姆,他们相处得很好。后来,伊娃夭折,圣克莱尔答应了女儿临死前提出的解放汤姆的要求。不料,圣克莱尔突然遇害。汤姆又被卖给另一个种植园主。由于他同情帮助其他奴隶,遭到主人毒打,他血流满面,大声地说:“我的灵魂不属于你,你买不到它!”当谢尔比的儿子乔治到来,要赎汤姆回去时,汤姆却因遭毒打离开了人世。乔治悲痛地埋葬了汤姆,发誓要铲除这令人诅咒的奴隶制。回到庄园后,他解放了家中全部黑奴,并对他们说:当你们享受自由的时候,请记住亲爱的汤姆叔叔,看一看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赞扬了女奴伊莱扎不愿儿子被卖,而带着儿子冒死逃往加拿大的反抗精神,同时对汤姆逆来顺受的基督教博爱宽恕精神表示了肯定。1852年小说发表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在美国南部,被列为禁书。奴隶主疯狂诋毁此书及斯陀夫人。作者收到的许多匿名信中,有的装着一颗子弹,有的装有两只黑奴的血耳朵。但此书受到全世界进步人士的热列支持。西方史学家认为此书为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制造了强大的舆论。林肯总统称斯陀夫人是“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在此书之前,美国小说由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这部美国第一部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问世,为美国文学奠定了第一块现实主义基石。1901年,此书由林纾译成中文出版,名为《黑奴吁天录》。后来,欧阳玉倩将其改编成话剧《黑奴恨》上演。

大人赋

大人赋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文章写大人“悲世俗之迫隘”,于是远离尘嚣而游于旷杳,“驾应龙象舆”,“骖赤螭青虯”,以星辰为旌幡,以虹霓为幡饰,游于东南西北天地之间。众神悉听征召,五帝为先导,陵阳当侍从,神仙们前呼后拥,供其役使,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最后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她“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所幸还有三足乌“为之使”。文章至此感叹道:“必长生者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露出讽谏规劝之意。作品最后申足此意,说明在空旷无人的虚无之境成仙,超脱尘世而独存,丝毫没有乐趣。这篇赋的用意在于谏正汉武帝的好神求仙,采用了较婉曲的手法,借渲染仙境的冷寂、仙人的凄凉生活表现作者的态度,达到讽谕的目的。文章辞采华美,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大人富于浪漫色彩的远游,表现大人凌驾一切的威武气概。据说此赋既奏,“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古言

古言

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县 (今地名同) 人。明嘉靖元年(1522)举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初为职方主事,因而得以日披故牍,尽晓天下厄塞、士马虚实、强弱之数,遂撰《九边图志》。许瓒任吏部尚书后,召郑晓为吏部考功司郎中。因违抗严嵩旨意,被贬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同知。后又迁官太仆寺丞,南京太常寺卿,不久又官拜刑部右侍郎,旋即又改任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又因平定东南沿海倭寇有功,召拜吏部左侍郎,迁南京吏部尚书。又因知兵事,改右都御史,协理戎政。不久又拜刑部尚书。郑晓学问渊博,平生著作很多。除前述 《九边图志》 外,还有 《禹贡图说》、《今言》、《古言》等。《古言》一书,是专门记载明以前掌故和评论古人的著作,书首有作者自序。此书因是作者随笔成文之作,因此书中议论时有偏颇,引据也不免疏舛,言辞亦皆高论而不近理,许多论述皆出自一己之好恶,后人参用此书,应不以其议论为限。书收入《郑端简公全集》中,《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另有《古言类编》(亦称《郑端简公古言类编》或《学古琐言》)二卷,为郑晓之曾孙婿项皋谟编次,卷上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卷下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史》、《诸子》、《杂言》。收入《百陵学山》、《盐邑志林》、《学海类编》等丛书之中,另有《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盐邑志林》本。1936商务印书馆据《盐邑志林》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净名玄论

净名玄论

凡八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论述净名经(维摩经)之要旨。此书属吉藏晚年著作。初述撰著缘由,次分名题、宗旨、会处三科。引用书籍颇多,有大品经、法华经、涅槃经、大智度论等三十余部经论,并载录道安、鸠摩罗什、僧肇、道生、北土论师等数十家之说。注释书有日本智光之净名玄论略述七卷。

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一卷,宋施护译。说长者女须摩提,嫁于满财长者子,令其家供养佛僧,同悟道者。出于增一阿含经须陀品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