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山贞

- 姓名:顾山贞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顾山贞,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遗民,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撰有《客滇述》等。
顾山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鲊话
1卷。汉军旗人佟世思撰。为作者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访广东恩平时,记其风土人情政事之书。有 《与梅堂遗集》、《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及《辽海丛书》本。
湛园札记
余本题札记淮阴阎征君乙之而改为劄记按尔雅释器简谓之毕郭璞云今简札也春秋传疏云简札牍毕同物而异名凡为书字有多有少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可尽者书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书之于防又云小事传闻记于简牍简牍即札余所记者大扺多小事传闻而一行可尽者故取名以此劄之与札义虽通用然劄子古人颇用以奏事注疏家未尝及之兼劄记名书古人多有余欲少异其字以自别耳故不从征君仍为札记辛未秋八月廿五日识
牛郎织女传
全名《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白话小说。明朱名世编。四卷不分回。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说据民间传说繁衍而成。叙金童与天孙织女互相爱慕。玉帝得知要斩金童,太上老君保奏金童下凡,托生到牛员外家为次子,名牛金郎。令天孙织女到云锦宫织锦。金郎年幼父母去世,常受嫂嫂马氏毒打折磨。太白金星奏知玉帝,准命牛金星下凡为牛陪伴金郎。牛能言,祸事皆赖以告知,使金郎躲过灾难。金郎依牛言和兄嫂分家,十三岁升天,在天河遇见织女,二人倾诉旧情,玉帝赐二人成婚。他们婚后只恋夫妻之情,忘却天职,玉帝大怒,擒拿后欲斩。后又改令金童在河西天将行宫内,织女在河东云锦宫工织,二人不得相会。由于太白金星请太上老君讲情,方允逢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存明万历书林余成章刊本,上图下文,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上海大观书局石印本题书名为“新编神怪小说牛郎织女”,十二回。
赵子曰
长篇小说。老舍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写北京钟鼓楼后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荒废学业、颠三倒四的生活。主人公赵子曰爱慕虚荣,受人奉承便得意忘形,连考试名列末榜,也自我安慰,爱在通霄达旦的打麻将中流水般地输钱。他不务正业,在闹学潮中受人怂恿,绑打校长,被学校除名。但他并不醒悟,受尽不逞之徒的耍弄,继续糊涂混世。作品讽刺了为非作歹的恶少欧阳之风,赞扬了富有正义感的李景纯,尤其是对以赵子曰为代表的借解放自由而放浪的“新式人物”给予尖锐的嘲讽和针砭,表现了作者对虚荣、萎靡、混世市民文化心理的否定,反映了作者对民族自重自强意识的呼唤。由于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所限,书中对学生运动的描写不够真实。
元宫词百章笺注
明朱有燉著,今人傅乐淑笺注《元宫词百章》刊刻于明代永乐年间。书前冠有不著姓名的《原序》写道“永乐元年,钦赐予家一老抠,年七十矣,乃元后之乳母女,常居宫中,能通胡人书翰,知元宫中事最悉,间尝细访之,一一备陈其事。故予诗百篇,皆元宫中实事,亦有史未曾载,外人不得而知者,遗之后人,以广多闻焉。永乐四年二月朔日,兰雪轩制。”
法句经
又名《法句集经》、《法句集》、《昙钵经》、《昙钵集》、《法集要颂经》等。佛教经典。古印度法救撰,1卷。中译本有古代葛氏、竺得炎、支谦、法炬、法立、僧伽跋澄、佛念,天息灾等人古汉语译本,现代有法舫、了参等人现代汉语译本。各译本篇章不同,有900偈、700偈、500偈,1000章等多种形式。其中吴时支谦译2卷,39品,752偈本和宋时天息灾译4卷本较为通行。巴利佛典里此经收入阿含《小部》第2卷,共26品,423偈。法救(Dharmatrata 约1世纪),据《大毗婆沙论》卷1说:“佛去世后,大德法救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所以本经实际上是法救从各派佛典里“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支谦《法句偈序》)而纂集的。本经主要收录了有关佛教道德的格言,阐述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遵循的佛教道德标准。主张佛教徒要抛弃世俗的烦恼欲望,潜心诵读经典,守戒行律,追求佛教智慧,趣向涅槃解脱境界。在古印度,它通常被作为佛教初学者入门读物。支谦称其“此乃始进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本经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里影响甚大,为佛教徒和学者必读书,以此作为道德指南和思想理论基础。每个出家人首先要熟读此经,受戒之前要求背出全部偈文,不然就不能受戒。本经文辞优美,韵律娴熟,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是一部优秀的巴利佛教文学古典著作,在巴利佛教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