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

章学诚
  • 姓名:章学诚
  • 别名:字实斋,号少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738
  • 逝世日期:1801年
  • 民族族群:

章学诚(公元1738—1801年),清史学家、思想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少即好读史,能列举其中利弊得失,曾寓居北京,依内阁学士朱筠。筠多藏书,好宾客,戴震、邵晋涵、洪亮吉等皆居门下。因得遍览群书,结交名流,学亦大进。从此知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举顺天府乡试。次年成进士。历主保定莲池书院等讲席。纂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等地方志。53岁时,往依湖广总督毕沅,助编《续资治通鉴》,又主修《湖北通志》并成《常德府志》,及纂修《史籍考》,因晚年目盲,终未成书。其所著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由其次子华绂初刻于开封,计有《文史通义》八卷、《校雠通义》三卷。道光三十年(1850)伍崇曜又重刻华绂本,收入《粤雅堂丛书》中。全集由近人刘翰恰合刻为《章氏遗书》,其中以《文史通义》为其代表作。全书分内外篇,内篇五卷泛论文史,外篇三卷专谈方志。《校雠通义》三卷。讨论甄别书籍部次条别的义例。


他在史学上的贡献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六经皆史说。《易教上》说:“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若夫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故以夫子之圣,犹且述而不作。”
二、论著作体例。他把著述和纂辑区别开来,以为著述是独断之学,纂辑是考索之功;著述乃成一家之言,纂辑只是整齐故事。
三、关于修纂方志的主张。方志要立三书:“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方志立三书议》)
四、关于校雠学。《校雠通义序》云:“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例,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认为不能只讲版本目录。此正是当时的校勘家所没有做到的。

章学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花香小镇

花香小镇

日本著名女作家安房直子的著作,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子:信总是看见骑着黄色自行车的女孩子。女孩子和信年龄相仿。在秋天开始的日子,信第一次看见她们的时候。信的好奇心导致了他去跟踪女孩子的目的。信跟着一大帮骑着黄色自行车的女孩子们骑呀骑呀。在一个坡,女孩子们都飞上天空去了,只有信冲下了坡。信终于知道了那些女孩原来就是地上的丹桂花。看着她们飞上天空,信竟然觉得她们自由了。

绝域纪略

绝域纪略

风土记。清方拱乾撰。一卷。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有说铃、昭代丛书、小方壶斋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内容分:流传(沿革)、天时、土地、宫室、树畜(五谷杂粮、土特产、动植物)、风俗、饮食等等。这是黑龙江牡丹地区传世的第一部风土记。系作者亲身见闻,是研究清初黑龙江、吉林历史的珍贵资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已出新标点本。

干禄字书

干禄字书

唐朝文字学家颜元孙编撰的一部刊正汉字字形的字书。颜元孙(?~714)字韦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占的四世孙。元孙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给那些做官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提供文字的正确、规范的写法,所以定书名为《干禄字书》(“干禄”即求禄位的意思)。全书共一卷,是以颜师古的《字样》为蓝本,重加校定增补而成。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辨正楷书字体的书。汉字发展到唐代,已历隶、楷、草等字体,原来的形体笔划逐渐为一般人所不了解,本书以辨正字形为主旨。所收之字按四声分部,再依二百零六韵编排。

女科百问

女科百问

二卷。宋 ·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妇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淮城纪事

淮城纪事

一卷。明不着撰人名氏。该书记甲申(1644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军京师,预遣部下至山东、河南充任官吏,安抚地方,四处招降。时明朝淮抚路振飞、按台王燮同备兵守御,拒不归顺,并杀害大顺遣官。李自城攻占北京,路、王二人仍负隅顽抗,纠集武装,固守淮城,防遏各处散兵游勇,保护地方绅士财产。后路振飞丁艰离去,王燮巡抚山东,当地缙绅以路、王等能保其产业,故为是记。《淮城纪事》用日记体,书前作者自序称,“此系吴腾一飞馆于淮上,目击而笔记之者,余稍为润色而刻之”,凡八十三日事。又冯梦龙《甲申日记》中有《淮城纪事》一书,内容大致与此相同,恐系一书所传。《淮城纪事》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抄本。吴县潘氏旧藏《甲乙稗史》抄本上卷所收《淮城纪事》题为滕一飞撰,旧藏吴县祝氏。上海涵芬楼旧藏《江表二臣传》抄本附有《淮城纪事》。该书较为常见的是《痛史》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成书于1600年,记述印度佛教密乘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和著名上师的传记。为研究佛教密乘的重要资料,其所述多属汉译佛典所缺。收在《大藏经补编》第十一册。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者多罗那他(1575~1634)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传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述。全书共分九分,记述了佛教密宗中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师分别作了详略不等的传记。这七系是︰(1)大手印教授,(2)拙火,(3)羯摩印,(4)光明教授,(5)生起次第,(6)辞句传承,(7)杂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