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善住
  • 姓名:善住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善住,元代高僧、诗人、释子。字无住,号云屋。是吴郡郡城报恩寺僧人。生卒年不详。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集、宋无诸人唱和酬答。主要活动于元代前期,泰定年间尚在世。他虽然身入空门,但与文士结交颇深,曾寓居钱塘千顷寺。善住诗名颇著,宋无在《答无住师见寄》诗中说:“句妙唐风在,心空汉月明。”他自己在论诗时也写道:“典雅始成唐句法,粗豪终有宋人风。”以此可以概见他的诗歌风格。有诗集《谷响集》3卷,今有传本。《元诗选》初集选入他的105首。他的诗以近体为工,七言绝句、律诗最为擅长,以清隽、细微为事,近于南宋的四灵派、江湖派,总之不出宋人窠臼。他的五七言律诗中多有秀句。顾嗣立曾十分欣赏他的“雨声寒绕树,野色静连山”;“城鸦归晚色,庭树入秋风”;“野岸烧烟添柳色,败垣春雨长苔衣”:“江郭雨昏山色古,柳桥风暖鸟声春”等联。但它们也未能超出江湖派诗风。前人对善住评价较高,《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善住虽然受到宋人影响,“然造语新秀,绝无蔬笋之气,佳处亦未易及。在元代诗僧中固宜为屈一指也。”

善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南丰文钞

南丰文钞

十卷。宋曾巩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刊行于此。是本也坤所选编并加评语,红黑二色套印本,盖万历年间所刊。曾巩文10卷,计疏、札、状6篇,书15篇,序31篇,记、传28篇,论、议、杂著7篇。

刘勰和文心雕龙

刘勰和文心雕龙

作者陆侃如、牟世金。该书内容丰富且条理清晰。开篇回溯刘勰所处时代之前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使读者明晰刘勰理论诞生的土壤。随后详细介绍刘勰生平、著述及其思想渊源,为理解《文心雕龙》奠定基础。书中对《文心雕龙》的剖析细致入微,文体论部分,精准阐释各类文体的特征与规范;批评论明确文学批评的标准与原理,并对诸多作家作品展开分析。创作论更是精华所在,深入探讨神思、体性、风骨等文学创作关键问题,将《文心雕龙》中抽象的文学理论具象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读者能轻松领会其精髓。

读例存疑

读例存疑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本书以《大清律例》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为篇目,逐条疏证历朝编订、增删的条例,阐发条例的编定原旨及要点,并指出例与律、例与例之间相歧异的地方。资料丰富,引据准确,所发议论多对清朝立法活动,具有较大的律学理论意义。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

慈悲水忏法

慈悲水忏法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之助,殷重忏悔并以三昧水洗疮,疮乃愈。师为启后人忏悔之门,遂作本书。本书形式亦如其他忏法书,首先对诸佛菩萨归命,其次举忏悔文,对一切烦恼障、业障、四生六道之一切报障等忏悔终了,最后有发愿回向文。众生若依此忏法至诚忏罪,则可消释宿世冤业。此即后世盛传之‘水忏’。

贤劫经

贤劫经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