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

- 姓名:沈亚之
- 别名:字下贤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 出生日期:781
- 逝世日期:832
- 民族族群: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五年赴京应试,屡黜于有司。七年下第东还,李贺作歌以送行。至十年始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彙辟为掌书记。入朝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元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栎阳尉。四年,福建观察使徐晦荐为福建都团练副使。大和三年,以殿中侍御史充沧德宣慰判官。五月,宣慰使柏耆以擅杀叛将李同捷获罪,沈亚之坐贬虔州南康尉。五年,量移郢州司户参军。卒于任所。沈亚之工诗善文,尤长于传奇小说。其诗善感物态,工于情语,有名当时。李贺称之为“吴兴才人”(《送沈亚之歌》)。胡震亨谓其诗“意尚新奇,风骨未就”(《唐音癸签》卷七),与殷尧藩、张祜、徐凝、杜牧相唱和。李商隐曾有《拟沈下贤》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升堂者。佳句“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叶梦得以为可与李益诗“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并称。(《韵语阳秋》卷二引)《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诗为其代表作。曾游韩愈门下,所作散文“务为奇崛,在孙樵、刘蜕之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送李膠秀才诗序》闸述诗歌见解,兼论李贺诗歌成就,为文论家所重视。有史才。徐晦见其文云:“古史者亚之。”(《与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书》)所撰《霍丘县万胜冈新城录》、《旌故平卢军节士文》等,自谓可“备史听”。传奇小说善“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名篇有《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冯燕传》等。前三篇叙神人故事,尤多窈窕之思。后世话本小说《邢君瑞五载幽期》即本《异梦录》。《冯燕传》对后世影响亦大。司空图曾据之作《冯燕歌》。宋曾布又演其事为《水调七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沈亚之集》九卷。《郡斋读书志》著录《沈亚之集》八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沈下贤集》一二卷。《文献通考》作一○卷。今传有《沈下贤集》一二卷本及一○卷本两种。《全唐诗》卷四九三编其诗为一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五补诗一首,《续拾》卷二五又补二首、断句二句。《全唐文》编其文为五卷,见卷七三四至七三八。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上、《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六等。
猜你喜欢的书
山中来信
《山中来信》是2012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梭,译者是李平沤。本书是一部论战类文章,《山中来信》共九封信,信中讲述的,不是山中景色,而是“设计全国人民利益的大事”,是18世纪论战类文章的一部杰作。卢梭在写作《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后,受到法国政府的迫害和查禁,日内瓦的宗教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对是否通缉卢梭产生了争议,掌握行政权的小议会对法国政府亦步亦趋,坚持对卢梭进行迫害。为此,小议会的检察长写了一篇《乡间来信》为议会辩护,卢梭则针锋相对地写了一篇《山中来信》,作为答辩。此书篇幅不大,也被认为是卢梭的经典著作之一。
闲愁万种
胡兰成著。 收录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或记事,或言情,或抒志,可以当做是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最能见出民国一代才子胡兰成的文采风华。 两篇理论文章《民志篇》、《劫毁篇》,论述中国历史上民间起兵的传统和机缘。此一政见思想是胡兰成与汪精卫分手的重要因素,而胡兰成持之终身。 《日月并明》是胡兰成未完绝笔。文中申述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男人把女人所发明的东西来说明其原故,做成了理论体系化的学问。此是胡兰成晚年独特的理论见解。
老子校释
《老子》校释本。两篇八十一章,今人朱谦之撰。成书于一九五五年。《老子校释》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底本,以敦煌写本和遂州碑本为主要参订本。还批判地选用了王弼,河上公等注本,“御注”、“广明”、“景福”等石本,以及傅奕、范应元等古本。在校勘上,《校释》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百四十九条为主,以魏稼孙《绩语堂碑录》订正和补缺严可均所校条目所得四十三条为次,又博采纪昀、毕沅、王昶、吴云、罗振玉、何士骥等校勘易州龙兴碑本的成果。夹句较勘,广引众家之说,案以己见。在训诂方面,《校释》多采王念孙、孙诒让、俞樾、洪颐煊、刘师培、易顺鼎、马叙伦、陶鸿庆、奚侗、蒋锡昌、劳健、高亨、于省吾诸家旧注,又采有日本学者大田晴轩、武内义雄之说,随文著录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校释》还特别注意到楚国方言与《老子》的关系,用《庄子》、《诗经》、《淮南子》等古籍中记载的楚国方言意义来解释《老子》书中的某些文字。朱氏还认为,《老子》一书虽以今音来读是不合韵的,但古今异音,以古音读之,还是合韵的,不合韵处就有后人增改的嫌疑。故《校释》除校诂字句外,还于每章末列音韵一项,对《老子》中的文字定音归韵。朱氏又作《老子韵例》,附于《校释》之后。音韵上,朱谦之主要参考江晋三《老子韵读》,又以姚文田之《古音谐》和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以及李赓芸之《炳烛编》补正江氏之疏漏,还采有刘师培《老子韵表》、高本汉《老子韵考》中的个别意见。朱氏指出,《老子》一书文句长短不一,其用韵体制也是各不相同。朱氏经分析归纳,把书中用韵体例列为二十四类。《老子校释》是注解《老子》的较好的、流行最广的书之一。
灵魂与心
本书为钱穆先生探讨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论著,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的养成史略。 先生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深奥朦胧的难点,特别是对儒家、道家的思想演变历程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灵魂与心”这一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历史的思想路径中破解中华民族的信仰密码,本书将引领读者跟随钱穆先生一道,去追寻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出处。
华学科学与哲学
此书是胡兰成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书。1974年他受聘为中国文学学院终身教授,开门授课,其向来高谈汉文明或中国文明,此书即是他为授课而准备的一本书,记录了他在中国文化学院期间的思想精华。其书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优越性,究天人之际,穷东西之辩,提出华学一词,将中国文明上升到与科学、哲学这两大世界学科并立的高度。其中见解深得唐君毅、卜少夫等人推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显空门。空门显。四门皆显。菩萨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经。一则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继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岂非实相大乘之正印乎。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