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

- 姓名:沈亚之
- 别名:字下贤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 出生日期:781
- 逝世日期:832
- 民族族群: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五年赴京应试,屡黜于有司。七年下第东还,李贺作歌以送行。至十年始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彙辟为掌书记。入朝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元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栎阳尉。四年,福建观察使徐晦荐为福建都团练副使。大和三年,以殿中侍御史充沧德宣慰判官。五月,宣慰使柏耆以擅杀叛将李同捷获罪,沈亚之坐贬虔州南康尉。五年,量移郢州司户参军。卒于任所。沈亚之工诗善文,尤长于传奇小说。其诗善感物态,工于情语,有名当时。李贺称之为“吴兴才人”(《送沈亚之歌》)。胡震亨谓其诗“意尚新奇,风骨未就”(《唐音癸签》卷七),与殷尧藩、张祜、徐凝、杜牧相唱和。李商隐曾有《拟沈下贤》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升堂者。佳句“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叶梦得以为可与李益诗“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并称。(《韵语阳秋》卷二引)《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诗为其代表作。曾游韩愈门下,所作散文“务为奇崛,在孙樵、刘蜕之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送李膠秀才诗序》闸述诗歌见解,兼论李贺诗歌成就,为文论家所重视。有史才。徐晦见其文云:“古史者亚之。”(《与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书》)所撰《霍丘县万胜冈新城录》、《旌故平卢军节士文》等,自谓可“备史听”。传奇小说善“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名篇有《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冯燕传》等。前三篇叙神人故事,尤多窈窕之思。后世话本小说《邢君瑞五载幽期》即本《异梦录》。《冯燕传》对后世影响亦大。司空图曾据之作《冯燕歌》。宋曾布又演其事为《水调七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沈亚之集》九卷。《郡斋读书志》著录《沈亚之集》八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沈下贤集》一二卷。《文献通考》作一○卷。今传有《沈下贤集》一二卷本及一○卷本两种。《全唐诗》卷四九三编其诗为一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五补诗一首,《续拾》卷二五又补二首、断句二句。《全唐文》编其文为五卷,见卷七三四至七三八。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七《文宗纪》上、《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六等。
猜你喜欢的书
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于波德莱尔身后出版,集结了诗人生前在完整构思下创作的五十首诗作,以散文诗的形式对现代社会图景进行了抽象化与艺术化的处理。《巴黎的忧郁》又名《小散文诗》,波德莱尔创造了“poème en prose”一词,为长期存在但声音微弱的反传统韵律与拆解诗歌的尝试正名,被誉为散文诗的鼻祖。《巴黎的忧郁》以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颠覆了同时代诗歌中的韵律与结构,借由感官化、意识流的形式,将个体意识与十九世纪的巴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诗人直言,这是“另一本《恶之花》,但更加自由、细腻、辛辣”。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又译露西·莫德·蒙格玛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04年。《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成长与梦想是全书的主题,作者以安妮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胸怀梦想,不懈努力,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
东文选
133卷,纂集官有卢思慎、姜希孟、徐居正、梁诚之、崔淑精等23人,但作品选录工作主要由徐居正完成。《东文选》常见的版本有两种,一为太学社1975年对朝鲜王朝时代刻本的影印,一为民族文化刊行会1994年的标点排印本。正文共130卷,选录了上自三国、下逮鲜初的辞赋、诗歌、文章共4500余篇,其中,各体文章计108卷,按文体分为45类,分别是:诏勅、教书、制诰、册、批答、表笺、启、状、露布、檄书、箴、铭、颂、赞、奏议、札子、文、书、记、序、说、论、传、跋、致语、辩、对、志、原、牒、议、杂著、策题、上梁文、祭文、祝文、疏、道场文、斋词、青词、哀词、诔、行状、碑铭、墓志。《东文选》“正编”由徐居正编选,收有“采自三国,至于当代”的辞赋诗文,实际收录的是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之后至成宗年间(1470~1494)的文学作品。“续编”由申用溉于中宗年间(1506~1544)编选,所收为正编之后约四十年间的诗文。肃宗年间(1506~1544)宋相琦又进行补编。最终《东文选》长达154卷,45册,成为一部历代优秀诗文集。所收诗作,有高句丽名将乙支文德和高丽的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文人的作品,还有虽然并不闻名但留下了思想、艺术水平高的作品的人的诗作。散文作品里有李奎报、林椿、李承仁、郑已五等文人的传记和义人传记体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东文选》作为一部诗文并举的通代文学选本,保存了朝鲜大量的汉文学史料,总结了前此“始于三国,盛于高丽,极于盛朝”的朝鲜汉文学的历史成就,是朝鲜编纂出版的文学作品选集中所收作品最多、体系井然紧凑的丛书。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东国文学史的意义,而且不少作品关涉中国的政治文化及文学艺术,具备见证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文化交流的文献价值。
十二楼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全名《觉世名言十二楼》或《觉世名言第一种十二楼》。十二卷三十八回,每卷演一故事,清李渔著。清初消闲居刻本,有图十二幅,图与卷应。书前有钟离濬水即杜濬序,各卷题下署“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内文每半页九行,行十九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宝宁堂、经元升藏板、文芸堂、广顺堂、文宝堂、会成堂刻本等。每篇均以“楼”名其目,如《合影楼》、《夺锦楼》等,均为先历磨难、最后成功或团圆的喜剧。有清顺治间原刊本和嘉庆五年会成堂重刊本。
甄异传
东晋·戴祚撰。又称《甄异记》、《甄异志》、《甄异录》。志怪小说集。三卷。原书早佚。《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杂传类,题“晋西戎主簿戴祚撰”。 《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大约亡于宋。重编《说郛》本辑其遗文五则,但多有误收;鲁迅《古小说钩沉》自《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齐民要术》和苏易简《文房四谱》诸书中辑其遗文十七条,是当前较完备的辑佚本。所记多为晋太元、建武中鬼神怪异、感应灵验之事,为此前志怪书所不载。其中“秦树”、“杨丑奴”记人与鬼、人与妖恋爱,“张阁”、“张牧"记鬼使、鬼奴故事,皆首尾完整,情节曲折,较有小说韵味。
甄正论
唐玄嶷撰。三卷。约成书于天授元年至长安四年(690—704)间。据《开元录》卷九载,玄嶷,俗姓王,名乂,原为道士,后改宗佛教,剃度为僧,并著此书抨击道教。此书无序跋,不分章门,以“滞俗公子”和“甄正先生”的问答形式写成。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1)对道教立天尊为教主的批驳;(2)对《灵宝经》、《老子化胡经》进行评说;(3)从历史角度揭示道教仪斋、教服以及道经等皆为仿佛教而来。此书重在破斥道教,而对佛教本身的内容阐释甚少。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