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

冈波巴
  • 姓名:冈波巴
  • 别名:宁波滚嘎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希乃镇
  • 出生日期:1079年
  • 逝世日期:1153年
  • 民族族群:

冈波巴(Gampopa ,1079年-1153年),俗名打马著(法称),又名宁波滚嘎(众悦心),法名索南仁千(Sonam Rinchen,义为福德宝),因为他长期在冈波山区修行,因此被尊称为冈波巴(在藏语中,巴是大师的意思)。密勒日巴三大弟子之首,融合噶当派生起菩提心口诀,以及密宗大手印教授,显密融通,为噶举派传承的建立者。


他诞生於西藏东部涅地(Nyal)的希乃镇,父亲名为尼哇加波,母亲名为玛咱彩。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七岁起,就开始学习医术,并很快成为有名的医师,并在22岁时与出身贵族的妻子结婚,生下一子一女。大师自幼对佛教有深厚的信仰,十五岁时已广学红教宁玛派之各种密法,并跟随噶当派大师夏巴雍登札(Sharpa Yonten Drak)学习经典。


因为一场瘟疫,他的妻子跟儿女不幸过世,在他妻子死前,希望冈波巴献身佛教修行,因此大师在26岁时至格西洛丹些饶(Geshe Loden Sherap)处出家为僧,受具足戒。後来听闻噶当派(Kadampas)对於菩萨行有极善巧的教授,所以到达卫地,向格西略雍巴学习菩提道次第法,後来又跟随纽库巴宗竹嘉称(Nyukrumpa Tsöndru Gyaltsen)学习阿底峡大师所传的口授传承。


大师在32岁时,因为听到三名乞丐谈论大瑜伽修行者密勒日巴的事迹,决心去向他求法,最後到达促德(Trode Tashigang),希望能拜密勒日巴为师。当他见到密勒日巴时,密勒日巴手持著一个头颅骨做成的酒杯,装满了啤酒并交给他。因为受戒僧侣不可饮酒,冈波巴相当犹豫,密勒日巴尊者说:「不要多生妄念!喝下去吧!」大师於是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密勒日巴认可他的决心,於是将那洛巴六法教授给他,其中最重要的是拙火瑜伽,与大手印法教。


在13个月的学习之後,冈波巴大师又回到原来噶当派的寺院修行。因为在梦境中得到许多吉祥的预兆,希望他把噶当派传承的教法广泛教授、以利益众生,大师於是建立了达拉冈波(Draklha Gampo)寺并长期在此修行,得到很好的名声。


冈波巴是噶当巴(Kadampa)传承的执有者,同时也承接了密勒日巴大手印及密续的传承。他最大的贡献是将显密二教的教理修行方式融合为一,并且使得藏传噶举派由在家瑜伽士为主,重新回归到佛教出家僧团领导的传统。


他的弟子甚多,在他之後,发展为噶举派四大八小十二个支派。


他的弟子杜松虔巴(Düsum Khyenpa)是第一代的噶玛巴转世传承。


冈波巴著作甚多,最有名的是《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

冈波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经小学

医经小学

六卷。明刘纯撰。此书主要承朱丹溪宗旨,而参考刘守真、张洁古、李东垣诸家学说,依作者自己心得撰成。全书分六大类为六卷:本草第一、脉诀第二,经络第三,病机第四,治法第五、运气第六。每篇皆以歌诀概括。内容取自《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脉经》等古籍,皆注明出处。作者认为,刘、张诸家,对湿热相火二气多以推陈致新泻火之法治疗,而李东垣则用补中益气之法。对此,应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分时地,一概而论,反会加重其病情。所以须取三家之长,而避其短,补其阴与阳齐等,水火自然升降。可见,作者取朱丹溪之法甚明。医家评刘纯虽系北人,为朱丹溪再传弟子,但其成就仅次于朱氏得意门生戴原礼。杨士奇序称此书“本末条理,明切简备,医学之指南,而端本之书也。”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初刊本,成化九年(1473)熊氏种德堂刊本。

明制女官考

明制女官考

清黄百家撰。黄百家,明末大家黄宗羲之子。所书一卷,排列明初女官的诸局职守等情况。明代女官在宫中为皇帝服务,但与妃嫔不同。洪武五年 (1372) 制订六局品秩,二十二年授宫官勅,形成一套完整的宫廷女官制度。其六尚局为: ①尚官局,对各局出纳文书册籍签署印章,需到宫外征办的,则为其请旨。②尚仪局,掌管宫内礼仪起居。③尚服局,负责供应服用采章等。④尚食局,掌管皇帝膳食。⑤尚寝局,掌管皇帝晏寝。⑥尚功局,掌管女红的工作。六局之外另有宫正司,负责纠察宫闱戒令、谪罚之事。是书除记述六局职守外,还介绍了女官的品秩,人数、下属司,有的并列具体要求。比如尚食局,介绍有执掌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 (掌割烹煎和之事。有司膳、典膳、掌膳、女史各四人),司醖 [执掌(略) 分工 (略) 人数(略)],司药 [执掌 (略) 分工(略) 人数 (略)] 司 [执掌 (略) 分工 (略)人数 (略),并规定“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这些记载简明、具体,与卷末说明: “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于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见受职者,家给与禄。”使人们对明初女官制度有了粗略了解。尤其是永乐以后,除尚宝数司之外,女官职掌尽归宦官,是书提供的这些资料就更具历史价值。清虫天子辑的 《香艳丛书》收有此书。为宣统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另 《檀几丛书·余集》也收有此书。

三经评注

三经评注

此《三经评注》明代闵齐伋辑刻。全套共五卷,分三种:宋代谢枋得、明代杨慎批点《檀弓》;明代郭正域批点《考工记》两卷;题宋代苏洵批点《孟子》两卷。此为明万历四十五年吴兴闵氏套印刊本(前两种为朱墨套印,《孟子》为朱墨蓝三色套印)。 《檀弓》为《礼记》中一篇名,分上、下两篇,内容杂记先秦礼仪,以丧礼为主。宋谢叠山批点,卷末附闵齐伋识语,明万历四十四年朱墨套印本。 《考工记》是《周礼》的一部分。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明郭正域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朱墨套印本。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 “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二卷,宋苏洵批点,前有朱得之序,卷末附闵齐伋跋,明万历四十五年三色套印本。

谛闲大师遗集

谛闲大师遗集

四明观宗寺谛闲大师著,嗣法门人湛山倓虚编订,优婆塞弟子(叶恭绰蒋维乔)参校,谛闲 : 浙江黄岩人。二十一岁出家。由天台山国清寺迹端授记付法,为天台宗第四十三世。应请在各丛林讲经,最后住持天台山万年寺。主办过南京僧师范学堂及宁波观宗学社(后改弘法研究社)。著有《教观纲宗讲义》、《大乘止观述记》、《金刚经新疏》、《圆觉经讲义》等,门人辑为《谛闲大师全集》行世。谛闲大师遗集共分五编。第一编经释,第二编观释,第三编论释,第四编忏释,第五编遗著、语录。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于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

光明童子因缘经

光明童子因缘经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光明童子经。王舍城善贤长者妻怀妊,长者问佛。佛记其生男,受天福,出家证果。长者误信外道语,以毒药摩妻腹,妻死,焚之。佛与大众往视,子从火中坐莲华生。佛命频婆娑罗王,取以为子,后仍归长者家。能辨白橵新旧,受天福乐,畏阿阇世,遂求出家证果,佛为比丘说其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