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

- 姓名:文同
- 别名:字与可,号笑笑先生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 出生日期:1018
- 逝世日期:1079年
- 民族族群: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未冠能文。皇祐元年进士,为邛州军事判官,更摄蒲江、大邑二令。至和二年,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召试馆职,编校史馆书籍,出通判邛州。治平二年,通判汉州,迁太常博士,知普州。熙宁三年,知太常礼院,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出知陵州,徙兴元府。于任上修治学校,使民遣子弟就学。历度支、司封员外郎,徙知洋州。代还,判登闻鼓院。元丰元年,除知湖州。赴任道上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博学多才艺,擅长书法、绘画。尤以善画竹著称,画竹时讲求体验,主张胸有成竹,创制出一种以浓墨为竹面,淡墨为背的画竹叶法,开创了传统中国画之湖州竹派。工诗文,司马光称其诗“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与文同小简》)。他论宋代诗人推崇梅尧臣,其诗如《织妇怨》描写织妇遭受官吏百般刁难,《冤妇行》陈述妇女在家中的悲惨境遇,都与梅氏尧臣直接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同出一机杼。杨慎称赞他的近体诗有唐人韦应物、孟浩然风致,举《闲乐》、《过友人溪居》、《晚次江上》、《江上主人》诸篇,以为“置之开元诸公集中,殆不可别”(《升庵诗话》卷一)。其写景咏物诗尤富特色,颇多佳句,如“帘钩挂新月,窗纸漏飞霜”(《极寒》),“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写真”(《杏花》),“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墨君堂晚晴凭栏》),“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晚至村家》),都形象生动,宛如图画,显示了他善于取景,工于描绘的特色。由于他工于画事,故诗中描写自然景物往往以前人名画作喻,如“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晚禽图》”(《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长举》),这为古体诗歌描绘景物开辟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著有《丹渊集》四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时家诚之重新编次为四十卷,并附遗文二卷、年谱一卷,后遂成定本。现存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刊本、崇祯四年毛晋重刻本、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四三二至四五一录其诗二十卷。《全宋文》卷一○九八至一一一○收其文十三卷。事迹见范百禄《文公墓志铭》(《丹渊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本传。南宋家诚之编有《石室先生年谱》。
文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备忘集
又称《海忠介先生备忘集》。文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人称“海青天”。曾因上疏触怒世宗,逮狱论死;亦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十六年。七十二岁又被起用,病卒于任。时市面停业,送葬哀悼之列百里不绝。卒谥忠介。有《元祐党人碑考》。是集乃康熙年间瑞六代孙廷芳重编,约十五万四千字。正文含奏疏一卷,序三卷,书、附录二卷,杂说一卷,附录三卷。瑞生平学问以刚为主,尤以奏疏直刺朝廷之弊称著。其中《治安疏》敢于批评皇上迷信道教,不理朝政;《改折禄米仓粮疏》、《开吴淞江疏》等,反映他以工代赈。疏浚吴淞江,消除水患等功绩。《严师教戒》则提出他做人的标准。有康熙间刊本,《四库全书》本。
婺源乡土志
安徽乡土志。清董钟琪等撰。七章。钟琪字吉符,安徽婺源人。全书分绪言、沿革、建置、官制、宦绩、人物、风俗、兵事九门,含城池之建置、学制,县职、黄巢之乱,矿贼及山寇、衢州之变等百余目,共约一万六千字,约于光绪三十四年成书。凡其地建置沿革、县治变迁、地理形势、天灾人祸、历史人物均有记述。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绘事微言
中国古代画学论著。明唐志契著。四卷。卷一凡五十一节,论述山水画美学原理。认为“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主张情景合一,以艺术家的个性贯注于山水之中。提出“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的观点。指出以情观景,才能使落笔不生软、不板呆,强调以审美情态观察山水,才能使作品超越古人。又有“画尊山水”、“画以地异”、“山水写趣”、“画要读书”、画“要看真山真水”等各节,反映其反对绘画摹拟古风,重视真、情的美学观点。卷二至卷四,采集前人观点,包括《品画录》、《续画品序》、《画录补遗》、《纪艺》、《续纪艺》、《画笺》、《画麈选要》、《画媵选要》、《画题》、《山水松石格》、《山水诀》、《画论》、《画山水赋》、《笔法记》、《名画记》、《林泉高致》、《山水纯全集》、《画史》、《画训》、《画继杂说》、《画山水诀》、《图画歌》、《山水节要》、《绘宗十二忌》、《采绘辑议》、《画谱》、《无声诗》、《画苑》、《画说选要》、《国朝吴郡丹青志》、《画史》、《书画金汤》、《名人图画语录》等。为历代画学美学思想精华。该书一度流传较广,为艺林所重。原刻藏本有“天启丁卯(1627年)仲春自序”,今已佚。现只存郑元勋序一篇。有《秦汉十印斋旧藏明钞本》、文澜阁《四库全书》补钞本、《海陵丛刻》本、文澜阁《四库全书》珍本、清钞本等。《画论丛刊》收录。198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王伯敏点校本。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旨
经解类典籍。又名《清静经原旨》。《淸静经》注本之一。一卷。题为“汾水居士注释”。末附王风声肩艺林所作之序和跋,谓此书成于民国三年(1914),并附王,柳二人所作诗七首。全书以请静工夫作解,参以曰用伦常之道。指出“清静、性命、阴阳之理,同一义也”。“其清由静生,静由真觉,真觉由悟,如是之推,此经何尝有字。可称无字经矣。而悟者必须先打眼力考察真师良友时谈性理,陡然言下见性,即为觉悟真空,再就有道而正焉,彼此心心相印,大觉无疑,即为得诀,又为两相授受之薪传者也,是经之注,专为升堂入室者观,其门外汉,必不为然”。其注间引禅理。今编入《藏外道书》第三册“经典类”。
中州集
金诗总集。全称《翰宛英华中州集》。十卷。附 《乐府》一卷。金元好问(1190—1257)编。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鸿词科,授儒林郎、官国史院编修等,金亡后不仕。著有《续夷坚志》等。此集选录金一代之诗,诗人二百四十九人,诗二千二百五十九首。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余分为十集,以十干纪之。辛集目录傍注“别起”二字,其人亦复始于金初。似乎七卷以前为正集,七卷以后为续集。壬集自马舜以下别标“诸相”一门,列刘豫等十六人;“状元”一门,列郑子聃等八人;“异人”一门,列王中立等四人;“隐德”一门,列薛继先等四人。癸集,列知己三人,南冠五人,而附见宋遗民赵滋及好问父兄诗于末,前有好问自序。各人为小传,详具始末,兼评其诗。入四库时,以毛晋刊本为蓝本。有 《四库全书》 本。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简名《谢天香》。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杂取《古今词话》中柳永缱绻江淮一官妓事、与杭妓楚楚相恋得谒孙何事、《能改斋漫录》中杭妓操琴改秦观《满庭芳》词事及宋元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金院本《变柳七郎》等柳永轶事,与《钜野县志》谢天香书“秾芳亭”事及宋元话本《简帖和尚》中钱大尹事,合衍而成。剧写词人柳永与开封名妓谢天香相恋,时春闱期近,柳将辞谢赴京。适值故友钱可新任开封府尹,柳往贺钱,托其照看谢氏。钱以其恋妓,怒而责之。柳启程,谢为饯行,柳作《定风波》词留别。钱闻柳词中有“可可”二字犯己名讳,唤谢令唱,待其犯而罚之,以妓受刑不能嫁士大夫而断柳贪花之念。谢唱时改“可可”为“已已”,并巧换词韵以避惩罚。钱喜其聪慧,改念成全二人,故假娶谢为妾除其乐籍,而三年并不同房。谢不知计,暗自悲怨。柳中状元而归,怨钱夺爱。钱乃说破本意,柳谢始悟,再三拜谢,遂成眷属。有《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本、《元曲选》本、《今乐府选》本。